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9 (1700-1725).djvu/82

此页尚未校对

張國綱

按《濮州志》:「國綱,高平人,為濮州刺史,剛毅有為,遇事 不避。後死於王事。」

張邦翼

按《蘄州志》:「邦翼,字君弼,號軫南。進士,授浙江臨海知 縣,以廉能稱。遷南戶部,潔己奉公。遷廣東督學,移浙 江驛傳。三年,有四川監軍之命,平安世咱諸蠻,遷廣 東廉憲,轉江西右方伯,以耄乞歸。癸未春,獻賊襲蘄, 不屈死。」

張克祥

按《冠縣志》:「克祥,號雲菴,清源鄉人,累仕至江南陀封 鎮副總。崇禎十六年,盡節而終。」

張攀

按《安丘縣志》:「攀,字鳳臺,明崇禎時人,進士鸞四世孫。 勇略軼群,從征流寇,以血戰得功,授都司。尋奉差餉 遼,祁寒舶沈,凍脫右足五指,兵部特奏授陝西威遠 遊擊。後陞莊浪參將,復陞甘州副將。遭流寇來攻甘 城,力戰而死。家屬殉難者,嫂史副、室周及僮婢十四 人。」

張錫眉

按《明外史侯峒曾傳》:「峒曾,嘉定人。同里張錫眉,舉崇 禎三年鄉試,城破自經,妾何抱女沉水死。」

張鴻儒

按《城武縣志》:「鴻儒敏練有為,委為邑廂長。壬午,守北 門,多方捍禦,晝夜不懈。城破死焉。」

張文浩

按《博興縣志》:文浩,本縣東南隅社人,任直隸安肅縣 訓。遇亂,或曰:「公無城守責。文浩曰:『學官非國家臣子 耶』?分汛固守。城陷,死之。」

張龍文

按《武進縣志》:「龍文,字掌鱗,邑廩生。為人倜儻有奇氣, 輕財好施,四方咸慕其名。作文高古,句不猶人。甲申 年死於難。」

張述

按《博興縣志》述,海豐人,縣學教諭,崇禎間殉難。

張炤

按《蓬萊縣志》:「炤海防守備,殉難。」

張問達

按《黃縣志》:「問達,瀘州同知。旋里,糾眾守城,城陷遇害, 贈治中。」

張逵

按《樂陵縣志》:「逵素有勇力。當流寇進攻樂陵,逵領兵 禦之,箭中項,拔而復戰,猛氣愈勵,賊遂退去。」

張光先

按《安陸縣志》:「光先,字明扶,守禦所百戶。癸未城破,不 屈死。子國勳、國柱、國棟,俱被磔。」

張懷亮

按《寧陽縣志》:「懷亮,臨邑社人。父被賊劫,懇以身代,賊 釋其父而殺之。」

張允修

按《明外史張居正傳》:「居正子允修,字建初,廕尚寶丞。 張獻忠掠荊州,允修題詩於壁,不食而死。」

張同敞

按《明外史張居正傳》:「居正曾孫同敞,中書舍人,兩京 失守,走福建。永明王用為侍讀學士,改尚寶卿,擢兵 部右侍郎,總督諸路軍務。兵敗死之。」

張孝起

按《明外史張孝起傳》,「孝起,吳江人。舉於鄉,為廉州推 官。大兵至,避海濱。尋舉兵謀恢復,戰敗被獲,妻妾俱 投海死。孝起羈軍中,脫去。永明王以為吏科給事中。 清真介直,不與流俗伍。久之,擢右僉都御史,巡撫高、 雷、廉、瓊四府。城破,走避龍門島。島破,被執,不食七日 死。」

張鵬翼

按《明外史朱大典傳》:「死事衢州,張鵬翼,魯王所遣鎮 將。」

張君正

按《明外史朱大典傳》:「諸生殉義,諸暨張君正。城破,夜 入明倫堂縊死。」

張格

按《山西通志》:「格,石州人,庠生。遭城陷,負母避難。遇寇 刃,母哭泣代母死,被傷,罵賊卒。」

張灝

按《河南通志》:「灝,閿鄉人。流寇至,負父逃難。聞母屈氏 罵賊,抱幼女投井。灝遂入井,抱母屍出,痛泣三日死。」

張玉鉉

按《安慶府志》:「玉鉉,字鼎賴,潛邑廩生。因父新喪,寇逼 門庭,守柩不去。賊欲發柩臥棺上,賊即斷左手罵賊, 又斷右手,終罵不絕。賊怒,遂劈其顱死。」

張五倫

按《濱州志》:「五倫,庠生。父弭病危,五倫願以身代,禱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