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0 (1700-1725).djvu/114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二百七十卷目錄

 王姓部列傳十八

  宋五

  王忠民      王倫

  王繼先      王大寶

  王相如      王衡仲

  王時敏      王霄

  王縉       王綯

  王允功      王薦

  王復       王琦

  王珠       王佐才

  王儔       王琮

  王次翁      王居正

  王綸       王之望

  王卿月      王賞

  王忠植      王玠

  王以詠      王㬇

  王蘋       王剛中

  王淮       王十朋

  王師道      王寀

  王質       王信

  王友直      王克明

  王悅       王定國

  王時會      王阮

  王拱       王自中

  王希呂      王藺

  王時敘      王之奇

  王抃       王居安

  王綽       王益祥

  王克恭      王允初

  王師愈      王極

  王沂之      王南美

  王廷珪      王柟

氏族典第二百七十卷

王姓部列傳十八

宋五

王忠民

按《宋史王忠民傳》:「忠民,潁陽人,世業醫。忠民幼通經 史,自靖康以來,數言邊方利害於朝,累召弗至。高宗 渡江,忠民隱居不出,諸鎮翟興等皆重之,弗能致。張 浚授以迪功郎,不受。興徙治藥川,忠民避地南下,遇 商虢鎮撫使董先於內鄉,留軍中,事以師禮。時劉豫 僭立,忠民作《九思圖》及定亂四象,達之金主。及鏤板」 印圖,散於偽境,以明天下之義。紹興三年,翟宗薦其 忠節於朝,特授宣教郎,詔董先津遣詣行在。既至,宰 相呂頤浩、簽書樞密院事徐俯見之,皆拜舍於政府。 忠民上疏辭官,言:「臣憤金人無道,故三上金主書,乞 還二帝本心報國,非冀名祿。」上不許。忠民以誥寘牘 中藏七寶山下,力懇求去,復依董先軍中,遂不出。

王倫

按《宋史王倫傳》:「倫字正道,莘縣人,文正公旦弟勗元 孫也。家貧無行為,任俠,往來京洛間,數犯法,幸免。汴 京失守,欽宗御宣德門,都人喧呼不已,倫乘勢徑造 御前曰:『臣能彈壓之』。遂自薦其才。欽宗取片紙書曰: 『王倫可除兵部侍郎』。倫下樓挾惡少數人,傳旨撫定, 都人乃息。宰相何栗以倫小人無功,除命太峻,奏補」 修職郎,斥不用。建炎元年,選能專對者使金,問兩宮 起居,遷朝奉郎,假刑部侍郎,充《大金》通問使,金留不 遣。紹興二年,粘罕忽自至館中與倫議和,縱之歸報。 是秋,倫至臨安,入對,言金人情偽甚悉,帝優獎之,除 右文殿修撰,主管萬壽觀。三年,韓肖胄使金還,金遣 李永壽、王詡繼至,二人驕倨,以倫充伴使。倫與道雲 中舊故,驕倨少損。七年春,徽宗及寧德后訃至,復以 倫為徽猷閣待制、假直學士,充迎奉梓宮使。金主與 群臣定議許和,遂遣倫還,且命太原少尹烏陵思謀、 太常少卿石慶來議事。至行在,倫往來館中計事。八 年秋,以端明殿學士再使金國。倫至金國,金主亶為 設宴三日,遣簽書宣徽院事蕭哲、左司郎中張通古 為江南詔諭使,偕倫來,許歸梓宮、太母及河南地。九 年春,賜倫同進士出身、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充迎梓宮、奉還兩宮、交割地界使,既又以倫為東京 留守。倫至東京,見金右副元帥兀朮,交割地界,兀朮 還燕。五月,倫自汴京赴金國議事。初,兀朮還,密言於 金主曰:「河南地本撻懶、宗磐主謀割之與宋,二人必 陰結彼國。今使已至汴,勿令踰境。」遂命中山府拘倫, 已而遷之河間,遂不復遣。十年,金渝盟,兀朮等復取 河南,倫居河間六載。至十四年,金欲以倫為平、灤三 路都轉運使,倫曰:「奉命而來,非降也。」金益脅以威,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