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1 (1700-1725).djvu/111

此页尚未校对

子:詔,右宣教郎、荊湖南路安撫司書寫機宜文字;䚮, 右從事郎,福州懷安尉。

黃沔

按《僊遊縣志》:「沔字朝宗,元符三年登進士第。徽宗奇 其才,嘗以江南豪士稱之,御筆擢編修,歷江淮荊浙、 福建、廣南等路提點坑冶使,官至朝請大夫,祕閣修 撰。」

黃國鎮

按《尚友錄》:「國鎮字子芳,元符三年登第,為福清尉,孤 介不可犯。每遊佛寺,僧瀹茗飲之,必償以錢而去。及 去官,一奴荷籠縱步南歸。後仕至本路提刑。」

黃相

按《尚友錄》:山谷子相,小字小德,生母出於微賤,故山 谷詩云:「解著《潛夫論》,不妨無外家。」東坡次韻有云:「名 駒已汗血,老蚌空泥沙。」山谷在黔中,與王瀘州帖云: 「小子相今年十四,骨相差龐厚。」又詩云:「小兒未可知, 客或許敦龐。」

黃得禮

按《萬姓統譜》:「得禮,豐城人。舉進士,為柳州推官。建中 靖國初,應詔言持平守正,如彭汝礪、葉濤之徒,當省 其言。子彥輔,著論是非,刊落陳言,歷官所至有聲。次 山,性警敏,歷官吏部員外郎,數論事補外,提點湖南 刑獄。」

黃龜年

按《宋史黃龜年傳》:「龜年,字德卲,福州永福人。登崇寧 五年進士第,調洺州司理參軍,累官河北西路提舉, 入為太常博士。靖康元年,除吏部員外郎,拜監察御 史,尋除尚書左司員外郎,中書門下檢正諸房公事, 充修正局檢討官,遷殿中侍御史。會邊報王倫來歸, 龜年劾檜專主和議,沮止恢復,植黨專權,漸不可長。」 章凡三上,遂褫檜職,除太常少卿,累遷起居舍人、中 書舍人。侍御史常同言龜年陰結大臣,致身要地,又 交結諸將,趣操不正,罷歸。司諫詹大方希檜意,劾龜 年附麗匪人,搢紳不齒,落職本貫居住,卒。子衡,仕至 湖南提舉。

黃鍾

按《萬姓統譜》:「鍾字器之,興化縣人,號定齋,從陳昭度 游。乾道中登第,待次德化尉,調漳州錄事參軍。平生 喜著述,有《周禮集解》《荀揚續注》《杜詩注釋》《史要》諸書。」

黃彥遠

按《尚友錄》:「彥遠字思邈,金谿人。政和二年進士,為平 江府教授。值睦寇偪近邑境,官吏宵遁,母堯氏聞難, 遣人勉之曰:『忠孝不兩立,汝當死職,勿吾憂也』。」彥遠 以義率士民城守,賊不敢犯。丁艱,哀毀成疾,廬墓三 年。服除,再調吉水令而歸,隱居東菴,著《五經指南》《運 氣要覽》《東菴文集》。

黃鍰

按《浦城縣志》:「鍰字用和,登政和五年進士,為工曹。按 視諸邑水災,蠲田租十之八。部使者怒,調衢州西安 丞。方臘初平,郡縣淪廢,鍰瘁心振,舉聲籍甚。靖康元 年,丞相李綱宣撫河東,辟為幕屬。紹興六年,召對稱 旨,除諸王宮學教授。以薦拜監察御史。首陳七事,詞 義敷暢。上曰:『卿可謂非堯舜之道,不陳於王前也』。因」 諭臣下當處以諫職會有沮者議遂格出為江西提 點刑獄卒。

黃璘

按《浦城縣志》:「璘字邦美,政和八年登第,除分水丞,改 密州教官,再丞拱州襄邑。靖康元年,金人犯京闕,分 兵襲拱州,城陷,璘赴井而死。建炎初,搜訪死節之士, 詔贈朝奉郎。」

黃駜

按《尚友錄》:「駜字公碩,南安人。居父喪,芝產於靈堂前, 其葉累百。政和中登第,調崇安尉。有鄭主簿者,貧不 妄取,卒於官。駜傾囊以賙其行,人皆義之。終於南劍 州通判。」

黃葆光

按《宋史黃葆光傳》:「葆光,字元暉,徽州黟人。應舉不第, 以從使高麗得官,試吏部銓第一,賜進士出身。由徐 州司理參軍為太學博士,遷祕書省校書郎,擢監察 御史。左司諫蔡京怒其異己,密白帝,徙葆光符寶郎。 省吏醵錢入寶籙宮,作千道齋報上恩。帝思其忠,明 年,復拜侍御史。京權勢震赫,舉朝結舌,葆光獨力攻」 之。京懼,中以他事,貶知昭州立山縣。又使言官論其 附會交結,泄漏密語,詔安置昭州。京致仕,召為職方 員外郎,改知處州。州當方臘殘亂之後,盡心牧養,民 列上其狀,加直祕閣,卒。葆光善論事,會文切理,不為 橫議所移,時頗推重。

黃潛善

按《宋史黃潛善傳》:「潛善,字茂和,邵武人,擢進士第,宣 和初,為左司郎,擢戶部侍郎。坐事謫亳州,以徽猷閣 待制知河間府。靖康初,金人入攻,康王開大元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