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1 (1700-1725).djvu/112

此页尚未校对

檄潛善將兵入援。張邦昌僭位,潛善趨白於帥府,王 承制拜潛善為副元帥。二年,高宗即位,拜中書侍郎。 未幾,拜右僕射,進左僕射。帝南渡,至瓜州,幸鎮江,敵」 兵躡其後,潛善疏言「艱難之時,不敢具文求退。」中丞 張澂劾之,乃罷潛善為觀文殿大學士、知江寧府,落 職居衡州。鄭慤又論潛善誤國,王廷秀繼以為言,責 置英州,尋卒于梅州。潛善猥持國柄,嫉害忠良。李綱 既逐,張慤、宗澤、許景衡輩相繼貶死,臺諫一言,隨陷 其禍,中外為之切齒。

黃祖舜

按《宋史黃祖舜傳》:「祖舜,福州福清人。登進士第,累任 至軍器監丞,權守尚書屯田員外郎,徙吏部員外郎, 倉部郎中,遷右司郎中,權刑部侍郎,遷同知樞密院 事,薨於官,諡莊定。」

黃夷行

按《萬姓統譜》:「夷行字用之,浦城人。父革,宣和間中武 舉,官至武功大夫。」夷行用蔭補官,調監分寧酒稅。丁 父憂。故事,小使臣喪制只百日,夷行懇請持服。嘗建 論委將帥、訓舟師及銓選用人利害。會有以其說聞 者,孝宗召對便殿,語復稱旨。翌日,降詔獎諭,特授閤 門祗候。尋假泉州觀察使、知閤門事。使金,既還,主管 左右春坊事,東宮甚器遇之,除閤門宣贊舍人。後以 疾乞閒。寧宗立,召除帶御器械,改左武衛將軍。金使 至,命夷行充主客副使,轉武功大夫。

黃應南

按《萬姓統譜》:應南,字南仲,泰寧人。宣和七年釋褐,歷 湖廣、江、浙提刑。視事必正衣冠,尊嚴瞻視,自俸祿外, 一介不苟取。時稱「中興廉吏。」

黃宣

按《萬姓統譜》:「宣,莆田人。知蔡州遂平縣。時李彥附蔡 京,力助公田,脅制郡縣。有王時者,乞籍遂平之租,以 供延福內藏,凡三奉御札,專委檢校,屢執不從。中使 到,覈實,又以身扞之,遂平以故無公田。召為太學博 士。靖康初,得旨褒封,與一子官。」

黃願

按《龍溪縣志》:「願字修可,彥臣長子也。宣和中,以父任 補官,歷樞密院編修,大府、司農少卿。靖康初,知楚州, 值京東震恐,有劉士忠者,肆為浮言,願梟其首以安 眾。建炎元年,徙知揚州,安撫淮南東路。朝論以願熟 於邦計,將除戶部侍郎。有阻之者,乃加右文殿修撰。 三年春,金人至城下,時相黃潛善倉皇命願赴京口」, 因坐失守削秩。上知之深,未踰年,復原官,遂乞休致。

黃碩

按《龍溪縣志》:「碩字若沖,彥臣第二子也。大觀三年,與 弟預同登進士第。初調建昌教授,外臺交薦,累官至 朝散大夫。年五十,奉祠里居卒。」

黃預

按《龍溪縣志》:「預字幾先,彥臣第三子也。與兄碩同登 大觀三年進士,調汝州教授,未上,以薦除太學正。時 舍法盛行,預篤意訓導,特轉兩官,出知桐廬縣,有惠 政。入為監察御史,以直言忤蔡京,貶邠州宜祿縣卒。」

黃穎

按《龍溪縣志》:「穎字秀實,彥臣第五子也。以上舍免省 赴廷試,時彗星見,穎指陳時政,無所忌諱,抑殿兩科, 調秀州崇德簿。後歷樞密院編修官兼符寶郎,俄遷 中書舍人。方拜命,有忌其材者,出為提點江州太平 觀。為人溫恭廉介,尢工書隸,有《周禮解義》《春秋左氏 事類》行世。」

黃烈

按《浦城縣志》:「烈字元功,宣和間,累官知處州。方臘竊 發,諸邑淪陷,詔烈即劍州治事,得方臘將洪載降之, 重修郡城,民賴以固。」

黃汝楫

按《尚友錄》:汝楫,諸暨人,家頗富,仗義疏財。宣和中,方 臘作亂犯境,掠士女千餘人,閉空室中,汝楫以財物 二萬緡贖之。夜夢神告曰:「上帝以女活人多,賜五子 科第。」其後子開、閤、關、聞誾,皆相繼登科。

黃維纓

按《萬姓統譜》:維纓字端異,宣和末,屢上書言事。李綱 為行營使,嘗居幕府,遭亂還郡,陳長方稱為「千人之 英。」紹興初,以文名。

黃友

按《宋史黃友傳》:「友字龍友,溫州平陽人。少不羈,十五 入太學,語同輩曰:『大丈夫不能為國立功,亦造化中 贅物耳』。因投筆西遊。邊帥劉法一見奇之,延致門下。 登進士第,調永嘉、瑞安二縣主簿,攝華陰令,有政聲。 通判澶州。會金人敗盟,郭藥師以常勝軍叛,燕士響 應,友獨領數千人與之戰,躬冒矢石,破裂脣齒。欽宗」 即位,制置使詹度奏友久服武事,籌略過人,丞相何 栗從而薦之。召對,進直徽猷閣、制置司參謀官,同种 師中解太原圍,進榆次。敵兵四合,士卒奔潰。敵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