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1 (1700-1725).djvu/14

此页尚未校对

按《元史王恂傳》:「恂字敬甫,中山唐縣人。父良,金末為 中山府掾。恂性穎悟。歲己酉,太保劉秉忠北上,途經 中山,見而奇之。癸丑,秉忠薦之世祖,召輔導裕宗,為 太子伴讀。中統二年,擢太子贊善。三年,裕宗封燕王, 守中書令,兼判樞密院事,領國子祭酒。十八年,居父 喪,哀毀,日飲勺水,帝遣內侍慰諭之。未幾卒,諡文肅。」 子寬、賓,並從許衡游,得《星曆》之傳。寬由保章正歷兵 部郎中,知蠡州。賓由保章副累遷祕書監。

王國昌

按《元史王國昌傳》:「國昌,膠州高密人。初為膠州千戶。 中統元年入覲,世祖察其能,遷左武衛親軍千戶。至 元五年,人有上書言高麗境內黑山海道至宋境為 近,帝命國昌往視之,還,帝延見慰勞。八年,遣使入日 本,命國昌屯于高麗之義安郡以為援,卒于軍。子通 嗣。」

王閏

按《元史王閏傳》:「閏,東平須城人。父素多貲,既老,盡廢 之。不甘淡薄,每食必需魚肉。閏朝夕勤苦,入市營奉 無闕。父嘗臥疾,夜燃長明燈,室中火延籬壁間,閏聞 火聲,驚起馳救,火已熾,煙燄蔽寢戶。閏突入火中,解 衣蒙父抱而出,肌體灼爛,而父無少傷。一女不能救, 遂焚死。中統二年,復其役。」

王思聰

按《元史王思聰傳》:「思聰,延安安塞人。素力田,農隙則 教諸生,得束脩以養親。母喪盡哀,父繼娶楊氏,事之 如所生。父嘗病劇,思聰拜祈于天,額膝皆成瘡,得神 泉飲之。愈後復失明,思聰舐之即能視。縣上狀,命表 異之。」

王庸

按《元史王庸傳》:「庸字伯常,雄州歸信人。事母李氏以 孝聞。母有疾,庸夜禱北辰,至叩頭出血,母疾遂愈。及 母卒,哀毀幾絕,露處墓前,旦夕悲號。一夕雷雨暴至, 鄰人持寢席往欲蔽之,見庸所坐臥之地獨不霑濕, 咸嘆異而去。」

王士弘

按《元史王士弘傳》:「士弘,延安中部人。父搏有疾,士弘 傾家貲求醫,禱諸神,叩額成瘡。父沒,哀毀盡禮,廬墓 三年。終喪,復建祠於塋前,朔朢必往奠祭,雖風雨不 廢也。有司上其事於朝,旌表之。」

王克己

按《元史王克己傳》:「克己,延安中部人。父伯通沒,克己 負土築墳,廬於墓側。貊高縱兵暴掠,縣民皆逃竄,克 己獨守墓不去。兵至,見其身衣衰絰,形容憔悴,曰:『此 孝子也』。遂不忍害,竟終喪而歸。」

王昔剌

按《元史王昔剌傳》:「昔剌,保定人。初事世祖,賜名昔剌 拔都,從攻釣魚山及阿里不哥,累功授武衛親軍千 戶。中統三年,從征李璮於濟南,屢捷。至元六年,陞海 州萬戶。十年,授東川行樞密院同僉。十六年,徙鎮萬 州,卒於軍。子宏寧。」

王惲

按《元史王惲傳》,「惲字仲謀,衛州汲縣人。曾祖經,祖宇, 仕金,官敦武校尉。父天鐸,金正大初,以律學中首選, 仕至戶部主事。惲有才幹,史天澤將兵攻宋,接以賓 禮。時省部初建,令諸路各上儒吏之能理財者一人。 惲以選至京師,上書論時政,擢為中書省詳定官。二 年春,轉翰林修撰,同知制誥。至元五年,建御史臺,首」 拜監察御史,論列凡百五十餘章。九年,授平陽路總 管府判官。十四年,除翰林待制,拜朝列大夫、河南北 道提刑按察副使。裕宗在東宮,惲進《承華事略》二十 篇。十九年,改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二十六年, 授少中大夫、福建閩海道提刑按察使。二十八年,召 至京師,見帝于柳林行宮,遂上萬言書,極陳時政。成 宗即位,獻《守成事鑑》一十五篇,所論悉本諸經旨。元 貞元年,加通議大夫、知制誥。大德八年卒。贈翰林學 士承旨,追封太原郡公,諡文定。

王思廉

按《元史王思廉傳》:「思廉字仲常,真定獲鹿人。張德耀 宣撫河東,辟掌書記,謝歸。至元十年,董文忠薦之,世 祖召見,授符寶局掌書。十三年,姚樞舉為昭文館待 制,遷奉訓大夫,符寶局直長。十四年,改翰林待制。十 八年,進中順大夫,典瑞少監。二十年,陞太監。二十三 年,改嘉議大夫,同知大都留守。二十九年,遷正議大」 夫、樞密院判官。大德元年,成宗即位,遷中奉大夫、翰 林學士,以病歸。三年,起為工部尚書,拜征東行省參 知政事。七年,總管大名路。八年,召為集賢學士。十一 年,授正奉大夫、太子賓客。仁宗即位,以翰林學士承 旨、資善大夫致仕。延祐七年卒,諡文恭。

王構

按《元史王構傳》,「構字肯堂,東平人。父公淵,遭金末之 亂,死守墳墓,諸兄呼之不出。構少穎悟,風度凝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