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1 (1700-1725).djvu/17

此页尚未校对

辭職。二十六年,皇孫出鎮懷孟,帝為選老成練達舊 臣護之,乃以屬倚,所在軍政肅然。未幾,召還。二十八 年,授禮部尚書,以疾辭。明年卒,諡「忠肅。」子二人:鵬,異 樣總管府總管。

王兀愛

按《元史王綧傳》:「綧子兀愛,襲兄阿剌帖木兒職,授安 遠大將軍、安撫使。至元二十四年,乃顏叛,力戰屢捷。 復從月魯兒、那演討塔不歹、朵歡,戰黑龍江,箭中右 臂,忍傷復戰,敵大敗。二十五年,征哈丹禿魯,論功居 多。明年,加授昭武大將軍,遼陽等處行中書省事。二 十八年,入覲世祖於內殿,嘉其戰功,陞鎮國上將軍」, 總管「《高麗、女直》、漢軍萬戶府。」

王伯勝

按《元史王伯勝傳》:「伯勝,霸州文安人。兄伯順,給事內 廷,為世祖所親幸,因以伯勝入見,命使宿衛。時伯勝 年十一,廣顙巨鼻,狀貌屹然,帝顧謂伯順曰:『此兒當 勝卿,可名伯勝』。至元二十五年,從征乃顏,以功授朝 列大夫、拱衛直都指揮使。成宗即位,進通議大夫。九 年,以侍成宗疾,忤安西王,出為大寧路總管,伯順亦」 出為梁王傅。武宗即位,召拜通奉大夫、也可札魯花 赤、刑部尚書。至大二年,加右丞。明年,進銀青榮祿大 夫、大都留守。仁宗立,正百官品秩,降授資德大夫,尋 復陞榮祿大夫,拜遼陽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延 祐二年,召為大都留守。三年,特授銀青榮祿大夫。至 治二年,授武衛親軍都指揮使。泰定三年冬,以疾卒, 諡忠敏。長子恪,初名安童,累官至兵部尚書,南臺治 書侍御史,僉宣徽院事。次馬兒,以宣武將軍襲武衛 親軍都指揮使。孫善果,襲。伯順,官至大司徒。

王佐

按《元史喬彝傳》:「王佐,字元輔,晉寧人。從父居上都,教 授里巷,不與時俯仰。會賊至,倉卒不能避,為所獲,欲 降之,佐傲岸自如,詬賊不輟,因見害。又有吳德新者, 工醫,往寧夏。會盜至,德新見執,脅使降。德新投井中, 仰罵賊,賊下射,矢貫其頂,罵益力,賊怒,以長槍刺之 死。」

王宣

按《長山縣志》:「宣字仲宣。由世襲百戶從元世祖渡江, 圍鄂渚及黃州,宋丞相賈似道具表稱臣,乃還。後似 道背盟,再攻京口,所至有功。中統三年,青州盜起,宣 率師討平之。至元六年,從統軍於五河口渡淮巡哨。 比還,宋兵橫截,半渡以擊元師,宣喋血力戰,宋兵乃 退。十二年,攻揚州,下通泰,擒姜都統,屢以捷聞。世祖」 嘉其功,拜管軍都把總,封「忠顯校尉。」

王紹

按《廣東通志》:「紹瓊,山北坤人。元初寇亂,紹父為義兵, 歿於陣。紹方弱冠,手持刀斧,奮勇赴難,竟以身殉之。」

王都中

按《元史王都中傳》:「都中字元俞,福之福寧州人。父積 翁,使日本,遇害。都中生三歲,即以恩授從仕郎。已而 世祖追念其父功,特授都中少中大夫、平江路總管 府治中,時年甫十七,僚吏見其年少,頗易視之。都中 遇事剖析,動中肯綮,皆愕眙不敢欺。改郴州路總管。 郴俗喜鬥爭,都中乃大治學舍,延儒教學其中,以義」 禮開曉之,俗為之變。除兩浙都轉運鹽使,未上,擢海 南海北道肅政廉訪使。請於行省,遍歷三十四場,驗 其物力高下以損益之,役既平而課亦足,公私便之。 天曆初,被省檄整點七路軍馬,境內晏然。徙廣東道 宣慰使。元統初,拜河南行省參知政事,中道以疾作, 南歸。至正元年卒。贈昭文館大學士,諡「清獻。」自號「本 齋。」

王宏

按《元史王昔剌傳》:「昔剌子宏,為千戶,襲父職,授中衛 都指揮使。」

王寧

按《元史王昔剌傳》:「昔剌子寧,擬襲父職,寧讓其兄宏, 於是以寧代宏為千戶,從阿剌台憨合孫北征,又擊 賊外剌,復從忽魯忽孫北征,有功,陞右衛親軍總管, 後改前衛都指揮使司僉事。子處恭襲宏職,仕至侍 御史。」

王忱

按《元史王玉傳》:「玉子忱,字允中,幼讀書,明敏有才識。 平章趙璧引見裕宗潛邸,語稱旨,命宿衛掌錢穀計 簿。授山北遼東道提刑按察司副使,改河北河南道 提刑按察副使,劾罷鎮南帥唐兀台。唐兀台結援大 臣,誣奏于帝,繫忱至京師,得面陳其事。世祖大悟,抵 唐兀台罪,按察司改廉訪司,起忱為燕南河北道肅」 政廉訪副使,累遷嶺南、廣西、河東、山西兩道肅政廉 訪使,江陵、汴梁兩路總管。至大三年,拜中奉大夫、雲 南行省參知政事,未行,卒。

王初應

按《元史王初應傳》:「初應,漳州長泰人。至大四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