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1 (1700-1725).djvu/1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從父義士樵劉嶺山,有虎出叢棘中,搏義士,傷右肩。

初應赴救,刺殺之,義士得生。」

王薦

按《元史王薦傳》:「薦,福寧人,性孝而好義。父嘗疾甚,薦 夜禱於天,願減己年益父壽。父絕而復甦,疾遂愈。母 沈氏病渴,語薦曰:『得瓜以啖我,渴可止』。時冬月求於 鄉不得,行至深奧嶺,仰天而哭,忽見巖石間青蔓離 披,有二瓜焉,因摘歸奉母,母食之,渴頓止。至大四年, 福建宣慰司上狀旌之。」

王得貞

按《山西通志》:「得貞,霍州人,進士。至大間懷慶路總管。 能詩,善草書。至正間,為掃地王賊兵所執,不屈而死, 贈河東宣慰司使。」

王結

按《元史王結傳》,「結字儀伯,易州定興人。祖逖勤,以質 子軍從太祖西征。娶阿魯渾氏,自西域徙戍秦隴,又 徙中山,家焉。結生而聰穎,嘗從太史董朴受經,深於 性命道德之蘊。武宗即位,以仁宗為皇太子,置東宮 官屬,以結為典牧太監,階太中大夫。仁宗即位,遷集 賢直學士,出為順德路總管,遷揚州,改東昌路。至治」 二年,參議中書省事。未幾,除吏部尚書。泰定元年春, 廷試進士,以結充讀卷官,遷集賢侍讀學士、中奉大 夫。明年,除浙西廉訪使,中途以疾還。歲餘,拜遼陽行 省參知政事,召拜刑部尚書。天曆元年,文宗即位,拜 陝西行省參知政事,改同知儲慶司事。二年,拜中書 參知政事。初,上都之變,失皇太子寶,更鑄新寶,近侍 請視舊制宜加大,結曰:「此寶當傳儲嗣,不敢踰舊制 也。或致人于死而籍其妻孥貲產者。」結復論之,近侍 益怒,譖詆日甚,遂罷政。又命為集賢侍讀學士。丁內 艱,不起。元統元年,召拜翰林學士、資善大夫、知制誥 同修國史,拜中書左丞。至元元年,詔復入翰林,養疾 不能應詔。二年卒,諡《文忠》。

王克敬

按《元史王克敬傳》:「克敬,字叔能,大寧人。幼奇穎,大寧 朔土習尚少文,而克敬獨孜孜為儒者事。既仕,累遷 江浙行省照磨,尋陞檢校。延祐四年,往四明監倭人 互市。先是,往監者懼外國情叵測,必嚴兵自衛,如待 大敵。克敬至,悉去之,撫以恩義,皆帖然無敢譁。尋遷 左司都事。時英宗勵精圖治,丞相拜住請更前政不」 便者,會議中書堂,克敬首言:「江南包銀,民貧有不能 輸者。兩浙煎鹽戶牢盆之役,其重者尤害民,當免其 他役。」悉從之。泰定初,出為紹興路總管,轉兩浙鹽運 司使,首減紹興民食鹽五千引。召為參議中書省事, 俄除江南行臺治書侍御史,又遷淮東廉訪使,以正 綱紀為己任,不縱貪墨,不阿宗戚,聲譽益著。元統初, 起為江浙行省參知政事,視事五月,請老,謂人曰:「世 俗喜言勿認真,此非名言。臨事不認真,豈盡忠之道 乎!」故其歷官所至,俱有政績可紀,時稱名卿。元統二 年卒。贈中奉大夫、陝西等處行省參知政事,追封梁 郡公,諡文肅。

王燕出不花

按《元史王國昌傳》:「國昌子通。通卒,子燕出不花襲武 德將軍,左衛親軍副都指揮使。」

王毅

按《汶上縣志》:「毅字栗夫,汶上人。舉進士,累官翰林學 士承旨。英宗欲幸壽安山佛寺,毅諫止之。嘗論鐵木 兒逞私蠹政,難居師保,伏闕極諫,不報。鐵木兒中傷 之,免官。後御史臺薦,復召用,仕至榮祿大夫、中書平 章政事。」

王思誠

按《元史王思誠傳》:「思誠,字致道,兗州滋陽人。中至治 元年進士第,授管州判官,召為國子助教。至正元年, 遷司業。二年,拜監察御史,行部至檀州,首言州縣俱 無囚糧輕重,囚不決者多死獄中,請定瘐死多寡,罪, 著為令。出僉河南山西道肅政廉訪司事,行部武鄉 縣,監縣來迓,思誠私語吏屬曰:『此必贓吏』。未幾,果有」 愬於道側者。吏屬問思誠先知之故,曰:「衣敝衣,乘駿 馬,非詐而何?」陝西行臺言欲疏鑿黃河三門,立水陸 站以達于關陝。移牘思誠,思誠躬詣其地。河中嶕石, 錯出路窮,舍騎徒行,攀藤葛以進,乃作詩歷敘其險。 執政采之,遂寢。召拜禮部尚書。十二年,帝以四方民 頗失業,命名臣巡行勸課。思誠至河間及山東諸路, 召集父老,宣帝德意,莫不感泣,緘進二麥、豌豆,帝嘉 之,召還,遷國子祭酒。尋出為陝西行臺治書侍御史。 十七年春,紅巾陷商州,奪七盤,進據藍田縣。思誠移 書察罕帖木兒曰:「河南為京師之庭戶,陝西實內郡 之籬藩,兩省相望,互為脣齒。陝西危,河南能獨安乎?」 察罕帖木兒新復陝州,得書大喜曰:「先生真有為國 為民之心。」遂提輕兵來援,破賊河南。十七年召拜通 議大夫。聞命起,卒於旅舍。諡《獻肅》。

王繼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