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1 (1700-1725).djvu/19

此页尚未校对

按《江西通志﹕》:「繼遠,安福人。早負氣節。至治間,以薦授 郎官,沒於陣。事聞,贈總管,諡忠愍。」

王英

按《元史王英傳﹕》:「英字邦傑,益都人。性剛果,有大節,膂 力絕人,善騎射,襲父職為莒州翼千戶。父子皆善用 雙刀,人號之曰刀王。至治元年,以大臣薦,授忠武校 尉,益都淄萊萬戶府副千戶。天曆元年,授宣武將軍。 元統元年,授懷遠大將軍,同知海北海南道宣慰使 司事,致仕。至正中,毛貴陷益都,英謂其子弘曰﹕:『我世 受國恩,今老矣,縱不能事戎馬以報天子,尚忍食異 姓之粟以求生乎』?」水漿不入口者數日,遂卒。

王時

按《元史王克敬傳﹕》:「克敬子時,以文學顯,歷仕中書參 知政事,至左丞,以翰林學士承旨致仕。」

王守誠

按《元史王守誠傳﹕》:「守誠,字君實,太原陽曲人。泰定元 年,試禮部第一,廷對,賜同進士出身,授祕書郎,遷太 常博士,續編《太常集禮》若干卷以進,轉藝林庫使,與 著《經世大典》,拜陝西行臺監察御史,僉山東廉訪司 事,改戶部員外郎,拜禮部尚書,與修遼、金、宋三史。至 正五年,帝遣使宣撫四方,除守誠河南行省參知政」 事,風采聳動天下,論功居諸道最。進資政大夫、河南 行省左丞。至正九年卒。諡文昭。

王士元

按《元史王士元傳﹕》:士元,字堯佐,恩州人。泰定四年進 士。由棣州判官累遷知磁州,改知濬州。至正十七年, 賊迫濬州,州兵悉潰散。士元坐堂上,顧其子致微使 避賊曰:「吾守臣,居此職也。若可逃生。子侍立不忍去, 賊前問曰﹕:『爾為誰』?士元叱曰﹕:『我王知州也』。賊欲縛士 元,士元奮拳毆賊,賊怒,并其子殺之。」

王文華

按《齊東縣志﹕》:「文華,字章甫,勵志勤學,博通經史。至順 元年,賜狀元及第,任翰林院編修,陞內臺御史,樞密 院判。」

王艮

按《元史王艮傳﹕》:「艮字止善,紹興諸暨人。淮東廉訪司 辟為書吏,授廬州錄事判官,又辟江浙行省掾史,歷 建德縣尹,除兩浙都轉運鹽使司經歷。總管。王克敬 以計口食鹽不便,嘗言於行省,未報,艮毅然曰﹕:『浙右 之郡,商賈輻輳,未嘗以口計也』。於是議歲減紹興食 鹽五千六百引。尋有復排前議者,艮欲辭職去,丞相」 聞之,亟遣留艮,而議遂定。遷江浙行省檢校官。有詣 中書訴「松江民包隱田土,為糧一百七十餘萬石,為 鈔五百餘萬緡,宜立官府,糾察收追之。」艮至松江,條 陳曲折,以破其誑妄,事遂寢。除江西行省左右司員 外郎。在任歲餘,以中憲大夫、淮東道宣慰副使卒。

王餘慶

按《元史吳師道傳﹕》:「師道,婺州人。同郡有王餘慶,字叔 善,仕為江南行臺監察御史,亦以儒學名重當世云。」

王貴翁

按《浙江通志﹕》:「貴翁,字君傳,瑞安人。家貧,授徒養母。至 元丙申,山寇至,貴翁舍妻子,負母避北湖山,為賊所 執,索貲不獲,褫其母衣,貴翁哀懇弗聽,抱母泣,賊殺 之。」

王幼學

按《安慶府志﹕》:「幼學,字行卿,居慈湖。生于宋季,資識高 敏,篤志力學。幼罹北兵俘掠,至河南,陳氏得之,養以 為子。元至元間,年六十始歸。葺望江舊業,躬耕慈湖 之坂,與同志講道不輟。纂述《通鑑綱目集覽》凡七,昜 槁而成。至正間,終於鄉。人稱之曰慈湖先生。」

王澄

按《明外史鄭濂傳﹕》:「王澄,字德輝,浦江人。慕義門鄭氏 風,欲學之。將終,集子孫誨之,子孫咸拜受教。澄以元 至正元年卒。」

王伯顏

按《元史王伯顏傳﹕》:「伯顏字伯敬,濱州霑化人。由湖廣 省宣使歷永州、祁陽、湖州烏程縣尹、信州推官。至正 九年,遷知福寧州。賊偪福寧,與監州阿撒都剌募兵, 分扼險阻。賊至楊梅嶺立柵,伯顏與子相馳破之。城 帥王善俄擁眾直壓州西門,胥隸皆解散,伯顏射賊, 不復反顧。賊以長槍舂馬,馬仆,遂見執善說伯顏,伯」 顏訶善不從。善怒,叱左右搤以跪,弗屈,遂毆之。伯顏 嚼舌出血,噀善面罵。賊亦執阿撒都剌至,善責其拒 鬥,噤不能對。伯顏復唾善曰﹕:「我殺賊,何言拒邪?」言訖, 挺頸受刃。賊既殺阿撒都剌,欲釋相,官之相詈賊殺 之。相妻潘氏挈二女為賊所獲,亦罵賊,母子同死。

王相

按《浙江通志﹕》:「相,福寧州尹伯顏子。至正十二年,劇賊 王善等寇建、邵,迫州境,相被擒,罵賊遇害。妻潘氏,賊 欲亂之,死不受辱。」

王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