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1 (1700-1725).djvu/22

此页尚未校对

卒官。」

王興宗

按《明外史王宗顯傳﹕》:太祖之下婺也,又以王興宗為 金華知縣。興宗,故隸人也。居三年,以治行聞,遷判南 昌,改知嵩州僉院,遷懷慶知府。上計至京,蘇州缺知 府。帝曰﹕:「王興宗可。在蘇三載,盛有政聲。」擢河南布政 使,益勤其職,卒於官。

王佑

按《明外史胡子祺傳﹕》:「與子祺同為廣西僉事者,有泰 和王佑,徙知重慶州,招徠撫輯,甚得民和。坐事免官, 卒。」

王冕

按《明外史王冕傳﹕》:「冕字元章,諸暨人。幼貧,父使牧牛, 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暮乃返,忘其牛,父怒撻之,已 而復然。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 寺讀書。會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遂稱通儒。太 祖下婺州,物色得之,置幕府,授諮議參軍,一夕病卒』。」

王逢

按《明外史戴良傳﹕》:「王逢,字原吉,江陰人。至正中,作《河 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張士誠據吳,其弟士德用逢 策,北降於元以拒明。太祖滅士誠,欲辟用之,堅臥不 起,隱居上海之烏涇,歌詠自適。卒年七十。有《梧溪詩 集》。逢自稱蓆帽山人。」

王佐

按《明外史孫蕡傳﹕》:「王佐,字彥舉,先河東人。元末,侍父 官南雄,經亂不能歸,遂占籍南海,與蕡結詩社,構辭 敏捷。洪武六年被薦,徵為給事中。性不樂樞要,乞骸 歸。」

王蒙

按《明外史王蒙傳﹕》:「蒙字叔明,湖州人,趙孟頫之甥也。 敏於文,工畫山水人物。元末,官理問。遇亂,隱居黃鶴 山,自稱黃鶴山樵。洪武初,知泰安州事。蒙嘗謁胡惟 庸於私第,惟庸伏法,蒙坐事被逮,瘐死。」

王愷子行

按《明外史王愷傳﹕》:「愷字用和,當塗人。通經史。元時為 府吏。太祖拔太平,召愷為掾。及建中書省,用為都事。 太祖克婺州,置中書分省,愷為都事。克衢州,命總制 軍民事,守金華。尋遷左右司郎中,佐胡大海治省事。 苗軍作亂,害大海,執愷欲降之。愷正色曰﹕:『吾守土,義 當死,寧從賊耶』?賊遂并其子行殺之。追封當塗縣男。」

王禕

按《明外史王禕傳﹕》:「禕字子充,義烏人。幼敏慧,長以文 章名。太祖取婺州,召見,用為中書分省掾史。太祖創 禮賢館,李文忠薦禕,召置館中,旋授江南儒學提舉 校理。父憂歸,服闋,除侍禮郎,尋掌起居注。已命同知 南康府事。居官有惠政。太祖將即大位,召還議禮。坐 事忤旨,出為漳州府通判。修《元史》,命禕為總裁。書成」, 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誥。坐失朝,降編修。洪武五年,太 祖既平蜀,議招諭雲南。會北平送雲南使者蘇成至, 乃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遣往漠北者,即命禕齎詔 偕往。至則諭王以禍福。王未決,而元嗣君遣使脫脫 徵餉,脅王以危言,必欲殺禕。王匿禕民間。脫脫誚讓 王,王不得已出禕見之。脫脫欲屈禕,禕叱之,遂遇害。

王履

按《明外史王履傳﹕》:「履字安道,崑山人。學醫于金華朱 彥修,盡得其術。工詩文,兼善繪事。履,元末人,至明初 卒。」

王紱

按《名山藏藝妙記﹕》:「紱字孟端,號友石,又號九龍山人。 高介絕俗。沐黔公行金帛乞畫,謝絕之。後忽作一幅 遺其所厚同官,轉致之曰﹕:『姑以是塞黔公意,無言我 為公也』。月夜聞鄰笛,乘興畫幅竹,訪遺之。其人乃大 賈,喜甚,與羢綺各二,更求配幅,紱卻其幣,手裂畫壞 之。紱有詩集行世。王世貞稱紱畫竹為國朝第一。」

王景

按《明外史張紞傳﹕》:「王景,字景彰,松陽人。洪武初,為懷 遠教諭,以博學應詔,累官山西右參政,坐事謫雲南。 建文中,召入翰林,修《太祖實錄》,以張紞薦,除禮部侍 郎,兼翰林侍講。成祖即位,擢學士。永樂六年,卒於官。」

王行

按《明外史王行傳﹕》:「行字止仲,吳縣人。淹貫經史百家 言。洪武初,有司延為學校師,已謝去,隱於石湖。其二 子役於京,行往視之。涼國公藍玉館于家,數薦之太 祖,得召見。後玉誅,行父子亦坐死。」

王珪

按《萬姓統譜﹕》:珪,合肥人。慷慨有大志,少為淮西廉訪 司隸卒,見官長儀衛尊崇,輒慨然嘆曰﹕:「將相無種,在 人為耳。」元末兵亂,募集鄉民守廬州,自稱萬戶,尋來 歸,從征渡江,克復太平,仍命為萬戶守之。積功陞右 軍都督僉事。

王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