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1 (1700-1725).djvu/29

此页尚未校对

稱旨,改漢府紀善。」

王佐

按《明外史王佐傳﹕》:「佐,海豐人。永樂中舉於鄉,卒業太 學,以學行聞,擢吏科給事中。宣德二年,超拜戶部右 侍郎。正統七年遷尚書。土木之變,與鄺埜、丁鉉、王永 和、鄧棨同死難,官其子道戶部主事。成化初,諡忠簡。」

王永和

按《明外史王佐傳﹕》:「永和,字以正,崑山人。少至孝,父病, 侍湯藥無少懈。永樂中,舉於鄉,歷嚴州、饒州訓導。以 蹇義薦,為兵科給事中。正統六年,進都給事中。八年 擢工部右侍郎。從征歿,官其子汝賢大理評事。後諡 襄敏。」

王瑾

按《明外史范弘傳﹕》:「永樂中,英國公張輔平𥟖季犛,以 交童之美秀者還選為奄,弘及王瑾與焉。瑾至景泰 時始卒。瑾初名陳蕪,宣宗為皇太孫時,朝夕給事。及 即位,賜姓名,從征漢王高煦還,參預四方兵事,官其 養子王椿。其受寵眷弘莫逮也。」

王質

按《萬姓統譜﹕》:「質,太和人。永樂中,由鄉舉授南陽縣訓 導,以才學卓異,拜監察御史,清謹老成,薦四川參政, 愈勵前志,出巡不食肉,人呼為『青菜王』。歷山東右布 政司使,未幾,召為戶部侍郎,尋陞刑部尚書,復轉戶 部,卒。」

王耕

按《萬姓統譜﹕》:「耕字舜耕,單縣人。永樂中知山陰,貞介 練達。時中官鄭和下西洋索寶玉,道所經,輒入人家, 探囊發篋,遠近騷動。耕言﹕邑產布粟寶玉非所出也, 和遂去。」

王源

按《萬姓統譜﹕》:「源,龍溪人,永樂進士,為庶吉士,歷官兵 部職方郎中,廣東潮州知府。所至有聲。平生嗜學能 文,既致仕,年及八十,猶手不釋卷。所至有《韋庵集》并 《家禮易覽》。」

王洪

按《萬姓統譜﹕》:「洪,仁和人。博學才敏,為人少許可。年十 八,舉進士,授行人。歷官吏科給事中,翰林院檢討。與 修《永樂大典》,為副總裁,陞侍講《三典文衡》公于取士, 所著有《毅齋集》。」

王騏

按《萬姓統譜﹕》:「騏永樂中知舞陽縣。時夏麥失秋,騏請 以布花代輸,公私兩便。鄰縣效之。歲歉民饑,發不待 報,民賴全活。比書最,朝廷嘉其政績,給驛還任,時人 榮之。」

王遜

按《萬姓統譜﹕》:遜,字謙伯,崑山人,永樂進士。起自御史, 謫上高,尋召復職。性剛廉峭刻,所治以鷹擊毛鷙為 能。人或規之曰﹕:「君不虞後患耶?」曰﹕:「虞患思避隱,忠不 竭,其又得全哉!」竟坐法。子復,亦以進士任御史。

王琦

按《萬姓統譜﹕》:「琦字文進,錢塘人。永樂鄉貢,試禮部副 榜,授汝州學正,擢監察御史,以學行老成稱。陞山西 按察僉事,錫璽書提督學校,士風丕變。改四川,不樂, 乞致仕歸。年五十。琦以清介自持,在官門無私謁,平 生不治生產,居閒陶如也。值歲大侵,無以為朝夕。冬 且暮大雪,日僵臥不能出門戶,於餽非故舊,拒不受」, 即故舊數至,亦卻之。有唁之曰﹕:「當路甚重公,舉一言, 何所不濟?無乃自苦如此?」琦曰﹕:「吾求無所愧于心耳。 無所愧,雖饑且寒,無不樂也,何唁之有?」竟以饑寒卒。 杭守胡濬聞而弔之,告於布、按二司,為奉祠琦於杭 學鄉賢祠。

王公亮

按《萬姓統譜﹕》:「公亮,華亭人。世業儒,蚤失怙恃,自幼勤 學,尤善楷書。舉任吏科給事中,尋陞應天府丞,官至 廣東布政使,能聲著聞。」

王忠

按《襄陽府志﹕》:「忠字克誠,陝西漢中人。永樂中任寬河 衛千戶,隨扈文皇帝北征,奮勇先登,遂被擄。憲廟時, 詔旌為忠臣。」

王俶

按《陝西通志﹕》:「俶,寧夏人。陝西都指揮,鎮守寧夏。永樂 間,與賊戰于河西,竭力鏖戰,被重創而死。指揮諸鼎、 千戶沈傑同戰歿。」

王瑜

按《明外史王瑜傳﹕》:「瑜字廷器,山陽人。以總旗選隸趙 王府護衛。永樂末,成祖數以疾不視朝,中外處分悉 付皇太子。皇太子常裁抑宦寺,中官黃儼、江保等懼 而謀立趙王,而趙府護衛指揮孟賢潛與儼等相結 通。會帝疾甚,賢等謀益急,令其黨高正預作遺詔。正, 瑜舅也,密以告瑜,瑜遂詣闕告變。帝急捕賢等,盡得」 其邪謀及所為《偽詔正》。賢等皆伏誅,而授瑜為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