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1 (1700-1725).djvu/35

此页尚未校对

渡,兩人見賊即走。禎被圍,誤入淖中。賊執欲降之,禎 大罵。賊怒,斷其喉及右臂而死。

王珣

按《萬姓統譜﹕》:珣字德潤,曹縣人。成化己丑,登進士第, 授河南太康縣。以才堪治劇,改知信陽縣,陞南京監 察御史。嘗巡捕蘇常等處,時例捕強盜三百名,陞四 品俸。前御史捕如數,珣代之曰﹕:「吾不敢殺人以求進。」 檄各府將見監并續獲賊盜,候按臨鞫之,多所平反。 甲辰,陞知浙江湖州府縣解有織造顏料等銀,不以 寄庫,即令各役與解者交領。又地方原定糧則有多 寡,而本色、折色有輕重,乃通查地畝,徵糧則例,本色、 折色中半輸納。由是里書無所售其奸。弘治癸丑,陞 河南布政司右參政,尋陞本司布政使。戊午陞都察 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寧夏。條陳邊方八事,皆見施行。 辛酉,小王子率部落寇苑馬池,戰于石溝驛,大破之。 壬戌,以疾請致仕。珣處己臨政,謹飭不苟,平居謙慎, 如言不能出口者。及關大政,則高談雄辨,無所假借, 是以所至,上下之人畏而愛之。子崇文,弘治癸丑進 士,歷都御史;崇獻,弘治丙辰進士,歷太僕寺卿。

王儼

按《蒲圻縣志﹕》:「儼,字民望,成化己丑進士,授兵部主事, 改工部都水。治呂梁洪事竣,轉刑部郎中。往按鄭府 盟津王獄,多所平反,補成都知府。值妖僧海無邊等 惑眾,戮之,擢河南右參政,復按涇陽王獄,具得其實, 轉陝西右布政使。北朝入西固城,總制王越屬儼督 餉,區畫芻糧,摘發奸宄,大宏政績。中官劉瑯索金鬻」 玉,儼峻拒之。尋陟副都御史,巡撫山東。上言弭盜五 事。召為戶部右侍郎,攝太倉,釐宿弊,理漕政,人多稱 之。以忤逆閹劉瑾,瑾矯詔謫戍遼東三萬衛。尋以赦 歸,致仕,年八十八卒。武皇哀之,諭祭葬。

王瑞

按《明外史王瑞傳﹕》:「瑞字良璧,望江人。成化五年進士。 授吏科給事中,進都給事中。居諫垣十餘年,遷湖廣 右參議,謝病歸,卒。」

王純

按《明外史李俊傳﹕》:「仙居王純,由進士為工部主事。當 成化時,王恕為南兵部尚書,詔罷其官,純抗章言不 宜罷,竟杖之闕下,貶思南推官。弘治中,累遷湖廣提 舉僉事。」

王愷

按《寧波府志﹕》:「愷字宗元,成化七年鄉薦,授薊州學正, 遷平原令。有麥商夜經村寺,被劫,陳于縣。愷令販豆 者和少熟豆其中,夜過寺門,復劫去。令捕兵易服,就 寺僧貨豆,中有熟者,遂收捕,不待訊而服。自是盜賊 屏跡,稱為神明。致仕號樂休居士。」

王璟

按《明外史韓文傳﹕》:「王璟,字廷采,沂人。成化八年進士。 為登封知縣,歷兩京御史。弘治十四年,以南京鴻臚 卿拜右僉都御史,理兩浙鹽政。十七年,巡撫保定,引 疾致仕歸,坐累奪官閒住。正德六年,起撫山西,累遷 右都御史。已遷左,時群小用事,大臣靡然附之,璟獨 守故操,進太子太保。世宗立,致仕,卒諡恭靖。」

王盛

按《韓城縣志﹕》:「盛字懋德,韓之澗南里人。成化乙未進 士,任戶科給事中,山西布政司參政。嘗受業文清公 之門,孝友婣恤,俸祿之入,盡以散族人親識,家無餘 貲。」

王鏊

按《明外史王鏊傳﹕》:「鏊字濟之,吳人。父琬,光化知縣,有 政績。鏊年十六,隨父讀書國子監,諸生爭傳誦其文。 鄉會試俱第一。及廷試,以執政抑之。寘第三,授編修。 弘治初,累遷學士。時中貴李廣導帝游西苑,鏊講文 王,不敢盤于游。畋反覆規切,帝為動容,謂廣曰﹕:『今日 講官所指,殆為若曹耳』。自是遊幸益省。東宮出閣,大」 臣請選正人為宮僚。鏊以本官兼諭德。尋轉少詹事, 擢吏部右侍郎。十四年奏陳邊計,又乞科舉之外,倣 前代制科,如博學宏詞之類,以收異才。尋以父憂歸。 正德元年起左侍郎,與諸大臣韓文等伏闕請誅劉 瑾。俄以本官兼學士,與焦芳同入內閣。踰月,進戶部 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明年加少傅、太子太傅,上《時政 四事》。時中外大權悉歸瑾。鏊初開誠與言間,亦聽納, 而芳專事。阿瑾橫厲彌甚,禍流縉紳。鏊救之不能 得,遂力求去。家居十四年。廷臣交薦,不起。世宗即位, 遣行人存問。鏊疏謝,因上《講學》《親政》二篇。帝優詔報 聞。嘉靖三年復詔有司存問。未幾卒。贈太傅,諡文恪。

王越

按《名山藏勳封記﹕》:「威寧伯王越,濬人。以兵部尚書兼 憲職,捕敵威寧海。成化十六年,封伯,祿千二百石,與 世券,仍左都御史,掌院事。十七年,出寧夏,佩征西前 將軍印,充總兵,鎮大同,移鎮延綏。以斬敵首功,加太 子太傅,增祿歲四百石,掌前軍都督府事,總督團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