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1 (1700-1725).djvu/48

此页尚未校对

王國光

按《明外史王國光傳》:「國光,字汝觀,陽城人。嘉靖二十 三年進士。授吳江知縣,調儀封,擢兵部主事,改吏部, 歷文選郎中,屢遷順天府尹,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 謝病去。隆慶四年,起刑部左侍郎,拜戶部尚書,再督 倉場。神宗即位,還理部事。三年,京察拾遺,國光為南 京給事御史所劾,再疏乞罷。帝特留之。明年復請,乃」 詔乘傳歸。五年,吏部尚書張瀚罷,起國光代,加太子 太保。明年大計京朝官,徇張居正意,寘吳中行等五 人於察籍。國光有才智,初掌邦計,多所建白。及是受 制執政,聲名損于初。及居正卒,御史楊寅秋劾國光 六罪。帝遂怒,落職閒住。已,念其勞,命復官致仕。

王之誥

按《明外史王之誥傳》:「之誥,字告若,石首人。嘉靖二十 三年進士。授吉水知縣,遷戶部主事,改兵部員外郎, 出為河南僉事。討師尚詔有功,轉參議,調人同兵備 副使,進山西右參政。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召為 兵部右侍郎。尋以左侍郎總督宣、大、山西軍務。隆慶 元年,就進右都御史。俺答犯石州,殺人數萬,所過無」 孑遺。事聞,之誥貶二秩。三年起督京營。進左都御史, 總督陝西三邊軍務。遷南京兵部尚書。神宗嗣位,召 拜刑部尚書。張居正專政,之誥與有連,每規切之。萬 曆三年奏請終養,報許。卒。諡「端襄。」

王宗沭

按《明外史王宗沭傳》:「宗沭,字新甫,臨海人。嘉靖二十 三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歷江西提學副使,三遷山西 右布政使,改廣西左布政使,補山東。隆慶五年,拜右 副都御史,總督漕運。萬曆元年,遷南京刑部右侍郎, 召改工部,尋進刑部左侍郎,奉敕閱視宣、大、山西諸 鎮邊務。母喪歸。九年,以京察拾遺罷。居家十餘年,卒。」 天啟初,追諡「襄裕。」子士崧、士琦、士昌,皆進士。士崧官 刑部主事。

王重光

按《濟南府志》:「重光,新城人。嘉靖甲辰進士,工部主事。 理呂梁洪有功,除戶部,督稅九江,歲省漕數千石。累 官貴州副使。嘉靖中,貴州諸蠻約四十八寨攻赤水 諸處,撫臣出師不克。重光單騎深入,諭以禍福,諸蠻 匍匐拜,願世奉職。以採大木,積勞卒。」

王邦直

按《明外史王邦直傳》:「邦直,字國寧,磁人。父潺,府谷知 縣。邦直生而駢脅,有神力,人稱王千斤。弱冠補諸生, 好騎射,窮韜略。嘉靖中,邊患棘,詔舉天下武勇。河南 撫按官交章薦邦直,詔送大同立功。二十四年,寇犯 鵓鴿峪,邦直同指揮劉欽、千戶李瓚等力戰皆死。」

王宗茂

按《明外史王宗茂傳》:「宗茂,字時育,京山人。父橋,廣東 布政使。從父格,太僕卿。宗茂登嘉靖二十六年進士, 授行人。三十一年,擢南京御史。劾嚴嵩負國之罪,八 疏至,通政司趙文華密以示嵩,嵩預為地,遂以誣詆 大臣,謫平陽縣丞。到官半歲,以母憂歸。嵩無以釋憾, 奪其父橋官。橋竟憤悒卒。嵩罷相之月,宗茂亦卒。」

王遴

按《明外史王遴傳》:「遴字繼津,霸州人。嘉靖二十六年 進士。除紹興推官,入為兵部主事,歷員外郎,遷山東 僉事,再遷岢嵐兵備副使。有威名,為巡撫所忌,劾去 官,民相率訟冤,詔許起用。四十五年,擢右僉都御史, 巡撫延綏。隆慶改元,御史溫如玉論遴解官候勘。後 以故官巡撫宣府。秩滿,進右副都御史,召拜兵部右」 侍郎。省親歸,起協理戎政。神宗立,張居正秉政。遴其 同年生。然雅不相能,移疾歸。居正歿,始起南京工部 尚書。尋改兵部,召拜戶部尚書。遴在戶部,頻執爭。已, 為中官所嫉。會帝閱壽宮,中官持御批索馬,遴援故 事執奏。帝不悅。御史傅光宅、黃紀賢、顧雲程、李琯因 交章劾遴,遴乞休去。三十六年卒。天啟中,追諡《恭肅》。

王樵

按《明外史王樵傳》:「樵字明遠,金壇人。父臬,兵部主事, 諫武宗南巡,被杖。終山東副使。樵舉嘉靖二十六年 進士,授行人,歷刑部員外郎,遷山東僉事,移疾歸。萬 曆初,張居正柄國,雅知樵,起補浙江僉事,擢尚寶卿。 劉臺劾居正,居正乞歸,諸曹奏留之,樵獨請全諫臣 以安大臣。居正大恚,出為南京鴻臚卿。旋因星變自」 陳,罷之。家居十餘年,吏部尚書陸光祖起為南京太 僕少卿,再遷大理卿。尋拜南京刑部右侍郎,就擢右 都御史。給事中盧大中劾其衰老,帝令致仕。樵恬澹 誠慤,溫然長者。邃經學,《易》《書》《春秋》皆有纂述。卒諡「恭 簡。」

王世貞

按《明外史王世貞傳》:「世貞,字元美,太倉人。兵部侍郎 倬孫,右都御史忬子也。舉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 部主事。楊繼盛下吏,時進湯藥。其妻訟夫冤,為代草, 既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用為青州兵備副使。父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