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1 (1700-1725).djvu/49

此页尚未校对

以灤河失事,嵩惡世貞,構忬于帝,論死繫獄。世貞解 官奔赴,與弟世懋、日蒲伏嵩門,涕泣求貸。嵩陰持忬」 獄,而時為謾語以寬之,忬竟死西市。兄弟哀號欲絕, 持喪歸。既除服,猶卻冠帶,苴履葛巾,不赴宴。隆慶元 年,兄弟伏闕訟父冤,復忬官。世貞意不欲出。無何,用 言官薦,令以副使涖大名,猶不欲出。李攀龍等以大 義曉之,乃就官。遷浙江右參政、山西按察使。母憂歸。 服除,補湖廣,旋改廣西右布政使,入為太僕卿。萬曆 二年,以右副都御史撫治鄖陽。張居正婦弟辱江陵 令,世貞論奏不少貸。居正積不能堪,會遷南京大理 卿,為給事中楊節所劾,即取中旨罷之。後起應天府 尹,復被劾罷。居正歿,起南京兵部右侍郎。世貞通理 前俸,得考滿。比擢南京刑部尚書。御史黃仁榮言世 貞先被劾,不當計俸,據故事力爭。世貞乃三疏移疾 歸。二十一年卒于家。子士騏,字冏伯,進士,終吏部員 外郎,亦能文。

王時槐

按《明外史王時槐傳》:「時槐字子植,安福人。嘉靖二十 六年進士。除南京兵部主事,歷福建僉事。嘉靖三十 五年,倭陷詔安,時槐擊破之,復其城。既而賊逼漳浦, 挾火器而前,將士憚不敢擊,時槐令以田車載草為 顏行,而自後疾擊,遂連勝之。已而倭又犯詔安,時槐 築城繕守,境內獲全,以糜軍資,被劾當貶。陸光祖為 『《文選》』」,雅知時槐,遷尚寶少卿。隆慶末,出為陝西右參 政。張居正柄國,以京察罷歸,久之卒。

王汝孝

按《明外史丁汝夔傳》:「嘉靖二十八年,汝夔拜兵部尚 書。明年,俺答犯宣府,諸將拒之,不得入。汝夔即上言, 寇不得志於宣府,必東趨遼薊,請敕諸將嚴為備。潮 河川乃陵京門戶,宜調遼東一軍赴白馬關,保定一 軍赴古北口。」從之,寇果引而東,大同總兵官仇鸞知 之,率所部馳至居庸南。順天巡撫王汝孝駐薊州,誤 聽諜者,謂寇向西北。汝夔信之,請令鸞還大同勿東。 未幾,寇循潮河川南下,至古北口,薄關城。總兵官羅 希韓、盧鉞不能卻。汝孝師大潰,寇遂達通州。自通州 渡河而薄都城,分掠西山、黃村、沙河、大小榆河,畿甸 大震。帝怒文武臣不任事,尢怒汝夔。寇既退,下汝夔 獄,并逮汝孝、希韓、鉞。寇未盡去,官校不敢前,託言「汝 孝等追寇白羊口,遠不可卒至。」比逮至,論死。帝怒漸 解,而汝孝復以首功聞,命俱減死戍邊。

王福

按《山西通志》:「福,大同人。指揮,充千總官,武勇善戰。嘉 靖二十八年,值敵於曹家莊,奮不顧身,斬首五級,陷 陣而沒。」

王鎧

按《山西通志》:「鎧,蔚州人,中右所正千戶。隨游擊將軍 許寧征延綏,至婆羅堡戰死。事聞,贈懷遠將軍指揮 同知。」

王鈇

按《明外史王鈇傳》:「鈇字德威,順天人。嘉靖二十九年 進士,授常熟知縣。濱海多大猾,匿亡命作奸,鈇悉貰 其罪,俾為己用。倭患起,諸猾咸請效死,於是立耆長, 部署子弟,得數百人,合防卒訓練。縣故無城,鈇率士 卒城之。倭來薄,數禦卻之。倭走,由尚湖還海。鈇用小 艇數十躡倭,倭夾擊之隘中,獨耆長數人從,皆力鬥」 死。鈇陷淖,瞋目大呼,「腹中刃死。」

王相

按《明外史王相傳》:「相,東寧衛人。嘉靖中,嗣指揮職,備 禦前屯。三十一年,把都兒辛愛自新興堡入犯,守堡 指揮姚大謨,百戶常祿,指揮劉棟、劉啟基戰死,部卒 亡大半。相聞,率所部兵援,與寇遇,大戰,身被十餘創 而死。指揮張策,百戶程克政、胡鎮及麾下士死者三 百人,相諡忠烈。」

王沛

按《浙江通志》:「沛,字子大,澈季弟。少業儒,棄去,精醫術, 授益府良醫。嘉靖壬子倭亂,沛集兵為守寇,被創逸 去。戊午復至,勢張甚。沛率鄉兵禦于梅頭,遇害。事聞, 詔贈太僕寺丞,立祠賜額『愍忠。錄其子叔本為國學 生』。」

王應麒

按《浙江通志》:「應麒,慈谿人。天性至孝。倭寇卒至,應麒 扶母姜氏、叔母余氏奔匿鄰圃。賊窺見二婦,輒拔刀 迫之,余氏赴池水溺死。應麒見母將被害,以身翼蔽, 賊亂刃之。子母傷甚,俱卒。」

王治

按《明外史王治傳》:「治字本道,忻州人。嘉靖三十二年 進士,除行人,遷吏科給事中,再遷禮科左給事中。隆 慶元年,進吏科都給事中。明年,左右有言南海子之 勝者,帝將往幸,治率同官諫。尋擢太僕少卿,改大理, 進太僕卿。憂歸,卒。」

王在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