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1 (1700-1725).djvu/57

此页尚未校对

王洽

按《明外史王洽傳》:「洽,臨邑人。萬曆三十二年進士。歷 知東光、任丘,改長垣,廉能為一方最,擢吏部稽勳主 事,歷考功文選郎中。天啟初,遷太常少卿,以右僉都 御史巡撫浙江。洽本趙南星所引,及魏忠賢逐南星, 御史李應公希忠賢指劾洽,遂奪職閒住。崇禎元年, 召拜工部右侍郎。兵部尚書王在晉罷,帝召見群臣」, 偉洽貌,即擢任之。二年,都城戒嚴,帝憂甚,召對廷臣。 侍郎周延儒言「本兵備禦疏忽,調度乖張」,遂下洽獄。 明年,洽竟瘐死。洽清修伉直,雅負時望,而應變非所 長,驟逢大故,以時艱見絀,人多惜之。

王元雅

按《山西通志》:「元雅,太原衛人。萬曆甲辰進士,歷官都 御史,巡撫遵化。崇禎間,城陷,冠帶縊死於公署,全家 以殉。」

王家禎

按《明外史王家禎傳》:「家禎,長垣人。萬曆三十五年進 士。天啟五年,歷官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擢戶部右 侍郎,轉左。崇禎元年二月,攝部事,邊餉不以時發。至 七月,遼東兵鼓譟,巡撫畢自肅自縊死。帝大怒,削家 禎籍。九年,京師被兵,起兵部左侍郎。未幾,以本官總 理河南、湖廣、山西、陝西、四川、江北軍務,討賊。其冬,家」 丁鼓譟燒開封西門。家禎暮夜自外歸,慰諭加犒賞, 乃定。給事中羅志儒言:「家禎奉命討安慶賊,未嘗一 出中州。」帝以家丁之變,已心輕之。而給事中鍾斗亦 上疏請更總理,遂以總理授熊文燦,令家禎專撫河 南。劉國能等犯開封,裨將李春貴等戰歿敗。書聞,落 職閒住。十七年,李自成陷京師,遣兵據長垣,設偽官。 家禎謀舉兵誅之,未發,為賊所覺。子元炌並自經死。

王汴

按《嘉定縣志》:「汴號震峰,慷慨好施予,親故貧不能葬, 婚不能娶,窮不能舉火者,咸賴之。萬曆三十六年,歲 饑,蠲粟為一邑倡,存活數萬人。子繩爵,有高行,坐臥 一室,以讀書自娛。孫泰際,曾孫霖汝翃,先後貴顯,人 謂其有隱德云。」

王志堅

按《明外史王志堅傳》:「志堅,字弱生,崑山人。父臨亨,進 士,杭州知府。志堅舉萬曆三十八年進士,授南京兵 部主事,歷員外郎中,遷貴州提學僉事,乞侍養歸。天 啟二年,起督浙江驛傳,奔母喪歸。崇禎四年,復以僉 事督湖廣學政,禮部推為學政第一。六年,卒於官。志 堅為詩文,法唐宋名家。通籍後,卜居吳門,杜門卻掃」, 肆志經史。弟志長,字平仲,舉於鄉,亦深於《經》學。

王與夔

按徐日升《王與夔傳》:「與夔,字風虞,保定同知,象復子, 萬曆壬子舉人。崇禎辛未,潰兵自西北來,躪新城境, 與夔方侍父,勒兵戰守,斃其一將。已而城不支,被執, 叱曰:『碎而帥者,我也』!賊怒,遂與父俱遇害。事聞,贈宛 平縣知縣。子士純,廕生,有文名,壬午殉難。」

王化貞

按《明外史熊廷弼傳》:「王化貞,諸城人。萬曆四十一年 進士。由戶部主事歷右參議,分守廣寧。蒙古炒花諸 部長乘機窺塞下,化貞善撫馭,皆不敢動。朱童蒙勘 事還,極言化貞得西人心。會遼、瀋相繼亡,廷議起廷 弼,御史方震孺請加秩,令守河西。乃進化貞右僉都 御史,巡撫廣寧。廷弼入朝,進兵部尚書,駐山海關,經」 略遼東軍務。先是,四方援遼之師,化貞悉改為《平遼》, 遼人多不悅。廷弼言「遼人未叛,乞改之以慰其心。」自 是化貞與廷弼有隙,而經、撫不和之議起矣。廷弼既 與化貞隙,朝中右化貞者多詆廷弼。是時廷弼主守, 化貞一切反之,絕口不言守。識者知其必僨事,以疆 場事重,無敢言其短者。會大兵進逼,化貞信中軍孫 得功計,盡發廣寧兵,俾得功赴援。得功潛降,欲生縛 化貞以為功,訛言大兵已薄城,城中大亂。化貞遂棄 廣寧走。得功迎大兵入廣寧,化貞逃已兩日矣。報至, 京師大震。逮化貞,罷廷弼並論死。崇禎五年,化貞伏 誅。

王應熊

按《明外史王應熊傳》:「應熊,字非熊,巴縣人。萬曆四十 一年進士。天啟六年,歷官詹事,以憂歸。崇禎三年,召 拜禮部右侍郎,五年進左侍郎。應熊博學多才,熟國 朝典故,而性谿刻強狠,人多畏之。周延儒、溫體仁欲 引以自助,咸與親善。及延儒罷,體仁援益力。六年,廷 推閣臣,應熊望輕不與,特旨擢禮部尚書兼東閣大」 學士,入參機務。八年,流賊陷鳳陽,毀皇陵。巡撫楊一 鵬、應熊座主巡按吳振纓,體仁姻也,二人恐上震怒, 留一鵬、振纓,疏不上,俟恢復報,同奏之。遂擬旨令撫 按戴罪。給事中何楷屢疏糾之,應熊乃乞休去。京師 陷,福王立於南京。張獻忠陷四川,乃改應熊兵部尚 書,總督川、湖、雲、貴軍務,專辦川寇。川中諸郡,惟遵義 未下,應熊入守之。明年,獻忠死,諸將楊展等各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