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1 (1700-1725).djvu/59

此页尚未校对

司禮掌印太監盧受被謫,王安以次當代。體乾急謀 於客魏,攘其位而置安於死。由此一意附忠賢,為之 盡力。故事,司禮掌印者,位在東廠上,體乾獨避忠賢 處其下。故忠賢一無所忌,得遂其兇謀。莊烈帝立,逆 案」,成坐諂附,革職,籍其家。

王碩輔

按《明外史張振德傳》:「天啟元年,奢崇明部將樊龍叛 南溪知縣王碩輔。城陷,為賊支解,桐梓知縣洪維翰 亦義不污賊死。」

王玉汝

按《陝西通志》:「玉汝,中天啟辛酉鄉試,任嶧陽令。崇禎 末,城破死之。」

王國軸

按《滕縣志》:「國軸,字樞中,號西城,性純孝,寡笑言。天啟 辛酉舉於鄉,未及舉用。壬午守城,不屈死。第五子茂 才,字好修,有俊才,亦不屈死。」

王瑛

按《郯城縣志》:「瑛,許莊社人。天啟二年,妖賊作亂,守城 有功,蒙三院申請,欽賜把總。崇禎十三年,史賊作亂, 屢建奇功,後至十五年,歿於變。」

王家彥

按《明外史王家彥傳》:「家彥,字門美,莆田人。天啟二年 進士,授開化知縣,調蘭谿,擢刑科給事中。崇禎時,屢 遷戶科都給事中,以親喪歸。十二年,起吏科都給事 中,擢大理丞,進本寺少卿。十五年,遷太僕卿,擢戶部 右侍郎。李自成逼京師,廷臣分門守,家彥守安定門。 城陷,家彥望闕叩頭,投城下不死,縊於民舍而絕。福」 王時,諡「忠端。」

王道焜

按《明外史朱大典傳》:「道焜,字昭平,錢塘人。父國柱,舉 人兗州同知。道焜以天啟元年舉於鄉。崇禎時,歷福 寧州學正、南平知縣。以薦遷南雄同知。會光澤寇發, 其父老言非道焜不能平,撫按為請。詔改邵武同知, 知光澤縣事,撫勦兼施,部內底定。莊烈帝破格求賢, 盡徵天下賢能吏,撫按以道焜名聞,方待命,都城陷」, 遂微服南還。杭州不守,道焜投繯死。

王國訓

按《明外史王國訓傳》:「國訓,字振之,解州人。天啟二年 進士,歷知金鄉、壽張、滋陽、武清。崇禎四年,坐大計,久 之,補調扶風。八年,賊來犯,偕主簿夏建忠、典史陳紹 南、教諭張弘綱、訓導陳繻嬰城固守。閱兩月,外援不 至,城陷,罵賊死,建忠等亦不屈死。當是時,大帥曹文 詔、艾萬年並戰歿,賊勢益張。陷永壽,殺知縣薄匡宇」; 陷咸陽,殺知縣趙躋昌。其時長吏以死聞者,隴州知 州胡爾純、延長知縣萬代芳。爾純,山東人,自經死。代 芳與教諭譚恩、驛丞羅文魁協力城守,城陷,皆死。妻 劉、妾梁從死。有孫仲嗣者,膚施人,由貢生為階州學 正。城破,與妻子十餘人並死之。又有楊呈秀,華陰人, 由進士官順慶知府,大計罷歸。賊攻城,佐有司力禦 以死。

王孟超

按《武進縣志》:「孟超,天啟壬戌武進士,為洞庭都司僉 書。崇禎十五年三月,岳州平江縣山寇甘明陽等數 千人侵岳,時會勦諸將,畏賊不敢進。沅撫陳睿謨檄 孟超往。孟超奮身搏戰,斬首數十。賊眾合圍,被執,罵 不絕口,賊殺之。贈游擊將軍。」

王錫袞

按《雲南通志》:「錫袞,祿豐人,號仲山。天啟壬戌進士,屢 官至詹事府正詹。予告歸里。沙逆之亂,起義討賊,不 克,被執不屈,死之。」

王建中

按《貴州通志》:「建中遊擊,天啟三年征水西,死事聞,贈 二級,襲陞二級。」

王得勝

按《貴州通志》:「得勝,守備,天啟三年征水西,死事聞,贈 二級,襲陞二級。」

王達

按《貴州通志》:「達,參將。天啟三年,從征水西,死,事聞,賜 祭,贈都督僉事,襲陞三級。」

王希韓

按《武進縣志》:「希韓,天啟甲子武舉人,河南中式。崇禎 丁丑年,為史可法標下先鋒,入英山殉節,贈威遠將 軍。」

王九鼎

按《安慶府志》:「九鼎,字在德,潛山人。領歲薦,天啟甲子, 授武強令。與臺使左,即掛冠歸。尋補江西臬司知事, 移令儀封。戊寅,補北直故城令。時方多故,連陷者七 十餘邑。故城原壘土,而城卑隘孤懸,九鼎以忠義獎, 率士民效死以守,浹旬力不支,城陷,遂以身殉。九鼎 歷任累著政績,一死凜烈,贈太僕少卿,一子入監。」

王道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