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1 (1700-1725).djvu/60

此页尚未校对

按《揚州府志》:「道隆,字萱生,江都人。天啟甲子,領鄉薦, 除壽州教諭。以端亮範士,陞濱州知州。治訟明允。壬 午冬,寇至濱陷。道隆慷慨不屈,被數創死。家屬十餘 口被難。」

王瑞柟

按《明外史王瑞柟傳》:「瑞柟,字聖木,永嘉人。天啟五年 進士,授蘇州推官。貴人弟奸法,執問如律,其人中之 當塗,將議調,遂歸。崇禎七年,起河間推官,遷工部主 事,調兵部,轉職方員外,擢湖廣兵備僉事,丁憂歸。服 闋而都城陷。福王時,召為太僕少卿,旋告歸。唐王召 赴福建,仍故官。未幾,復歸。及閩地盡失,溫州亦不守」, 避之山中。有欲薦令出者,乃自經死。

王道純

按《明外史王道純傳》:「道純,字懷鞠,蒲城人。天啟五年 進士。授中書舍人。崇禎三年擢御史,巡按山東。李九 成、孔有德叛,道純遺書巡撫余大成,令討捕。大成與 登萊巡撫孫元化遣使招撫。及賊陷登州,元化被縶, 大成猶主招撫。道純憤,抗疏力爭。帝即命道純監軍。 及徐從治代大成,謝璉代元化,並入萊州,為賊困。在」 外調度止道純一人。及總督劉宇烈進兵沙河,道純 與之俱。宇烈中情怯,頓兵不進。日議撫,尋棄軍奔。道 純請速討,不納。迨巡撫謝璉被執,天子震怒,逮宇烈, 召道純還京。宇烈下吏,引道純分過,道純憤,疏駁其 所奏十餘事,而道純竟坐監軍溺職,斥為民。李自成 陷蒲城,道純抗節死。

王徵俊

按《明外史王徵俊傳》:「徵俊,字夢卜,陽城人。天啟五年 進士,授韓城知縣。崇禎初,坐大計謫歸德照磨。巡按 御史李日宣薦於朝,量移滕縣知縣,累官右參政,丁 憂歸。十七年,賊陷陽城,被執不屈,繫之獄,士民爭頌 其德,賊乃釋之,抵家投繯卒。其時士大夫居家盡節 者,靈石宋之儁,翼城史可觀、陽曲朱慎鏤。」

王與引

按《新城縣志》:「與引,字百斯,浙江布政使象晉次子也。 中天啟七年舉人,崇禎元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 授湖廣道監察御史。抗疏劾總兵官鄧𤣱,忤閣臣意, 謫歸,遂不復出。十七年三月,流賊陷京師,與引聞之, 涕泣不食,自草壙誌訖,再拜訣其父布政公。入室沐 浴,與其妻于孺人子士和,拒戶自經死。」

王心一

按《明外史侯震暘傳》:「方震暘之論客氏也,御史吳縣 王心一言之尤切。帝怒,貶官。皇子生,詔復故官。崇禎 時,終刑部侍郎。」

王士業

按《浙江通志》:「士業,字建叔,號乾齋。以蔭授詹事府主 簿。天啟辛卯,陞郡司馬。聞父訃,躄踊號絕,寢食不離 靈右。及葬,廬墓三年,哀毀骨立,竟終於墓側。」

王象復

按仇維楨《王象復傳》:「象復,字完初,之猷子。仕為保定 府同知。天啟中,以不拜璫祠,罷。崇禎初,起廢籍,再丞 保定,謝歸。未幾,潰卒之變,發難吳橋,連陷臨邑、商河、 青城諸縣,進薄新城。象復與子與夔,亟以蒼頭數十 輩,與知縣秦三輔登陴。部署未畢,亂兵已傅城,堞急 發砲殪其渠董指揮者。頃之,焚北門入,父子皆被執」, 不屈,死之,尸相抱不可解。巡撫朱大典列其事上聞, 贈光祿寺少卿。

王震仲

按《山西通志》:「震仲,猗氏人。貌魁梧,有膽略,幼業儒,不 樂鉛槧。以武會副榜,除許莊堡,操守防禦有功,累遷 真定府中營遊擊。時土寇猖獗,官兵屢為所挫。震仲 單騎臨賊,諭以大義,降者數千。易州告急,保督檄催 救援,銜枚夜趨,獲諜者,知敵意向,入城戒邏卒聞警 弗譁,譁者斬。黎明哨騎突至,攻無備也。俄而陴上旌」 旗森豎,絕無人聲,敵疑有伏,稍卻,發砲擊之,踉蹌遁 去。時畿南地方相繼告陷,惟易安堵。以功進本營副 總兵。保督楊文岳待以國士,帷幄機密,悉以咨之。建 牙河間府,督團練事。值叛將任國奇率兵四千盤踞 泊頭鎮,橫行剽掠,震仲欲勦之。時闖賊寇汴,標兵盡 赴調援。乃懸賞募步兵三百為後勁,率親丁四十騎, 夜擣賊營。賊錯愕奔竄,自相踐踏,殺傷甚眾。天明,步 卒失期,賊始知為孤軍,嘯其黨圍之數重。震仲躍馬 奮呼,突圍轉戰,自辰至酉,帶矢如蝟,北向呼曰:「臣力 竭矣!」復力戰死。闔郡官民為之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