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1 (1700-1725).djvu/75

此頁尚未校對

而歸。制使李應山憐之,饋以官楮二萬。及歸,則家無 患,乃知為誤耳。蓋黃無辜而受王之禍,而李無望而 得二萬之獲,殊可笑。

「王宣子嘗為太學博士,適一婢有孕而不容于內,出 之女僧之家。韓平原之父同鄉,與之同朝,無子,聞王 氏有孕,婢在外,遂明告而納之。未幾得男,即平原也。」 《山西通志》:「王璹,太原人,舉進士,弟珙、珦,皇統九年同 榜。璹仕至汾陽軍節度使,鄉人榮之,號三桂王氏。」 《元史王磐傳》:「磐,廣平永年人,世業農,歲得黍萬石,鄉 人」號「萬石王家。」

《明外史王直傳》:「直在翰林二十年,稽古代言,編纂記 注之事,多出其手。與金谿王英齊名,人稱二王以居 地,目直曰東王,英曰西王。」

《王守仁傳》:守仁之門,從遊者恆數百。善推演師說者, 稱黃弘綱、何廷仁及錢德洪、王畿。時人語曰:「江有何 黃,浙有錢、王。」

《瞿能傳》:王指揮者,臨淮人。國初功臣子,常騎小馬,軍 中呼「小馬王。」戰白溝河,被重創死。

《新城縣志》:王伍父貴,居諸城。元末花馬軍亂,貴狙擊 之,殺一賊,度不能抗,乃避居新城。貴五子,伍最少,亦 最醇謹,事父母諸兄皆得其歡心。尢好施予,歲時勤 力治家人產,計口給食,餘悉以賑鄉里貧乏者。門前 植槐一株,枝葉扶疏,時作糜哺餓者于其下,諸餓者 以次受糜,紡其笠于槐,纍纍如也。鄉人呼之曰「王菩 薩」,而稱其家曰「大槐王氏。」

《餘姚縣志》:「明神宗皇后王氏,本姓黃。五世祖蘊,洪武 十九年,抽民兵入京兵籍省筆書黃為王。四傳至后 父偉。萬曆六年,大婚禮成,帝問后家世,時新建伯王 正億方貴盛,后以新建對,故不復本姓。」

《蘇州府志》:「王臨亨,字止之,崑山人。萬曆乙丑進士,授 西安知縣,調海鹽。卓有廉聲,聽斷甚敏。在西安,謠曰: 『王一時』,謂聽訟不淹一宿也。及至海鹽,又謠曰:『王一 升』。謂小民不費升米也。」

《鳳陽府志》:太和縣:「王質,字夢瑾,歷官御史,四川布政、 刑部尚書。自奉惟蔬食,人呼為青菜王。大學士李賢 為作《青菜傳》。」

王姓部雜錄

《梁書·王瞻傳贊》:王氏自姬姓以降,及乎秦漢,繼有英 哲。洎東晉王茂弘,經綸江左,時人方之管仲後蟬冕 交映,台袞相襲,勒名帝籍,慶流子孫,斯為盛族矣。 《野客叢談》,《文選》蕭揚州《薦士表》曰:「竊見王暕,字思晦, 七葉重光,海內冠冕。」良注:「七葉,謂自王祥以下,至暕 父臺首,凡七葉,冠冕不絕。」余謂良不考究,妄為之說, 蓋暕正王覽之下,非祥下也。暕蓋儉之子,僧綽之孫, 曇首之曾孫。注以暕父曇首,又謬也。祥、覽為兄弟,自 覽至曇首六世,至暕則九世矣。注謂祥至曇首七世, 亦謬也。李善注謂暕、覽之下,此說是矣。然謂覽生導, 又非也。按《晉書》,覽生裁,裁生導。王筠亦曰:「未有七葉, 名德重光,爵位相繼,如吾門者。」筠蓋與暕再從兄弟, 皆曇首曾孫,所以俱有「七葉重光」之語。自導至褒,九 世立傳,著在國史。自洽至鼒,九世有集,行於晉、宋。隋、 唐之閒。自古名門濟美,鮮有如是之盛者。

曹子建作《王仲宣誄》曰:「流裔畢萬,末胄稱王,厥姓斯 氏,條分葉散,世滋芳烈,揚聲秦漢。」向注:「秦有王離、王 翦,漢有五侯,是揚聲也。」按《王粲係》畢公高之後,畢封 於魏,後十代,文侯盛至,孫稱惠王,因以王為氏。而秦 之離翦,自周太子晉之後;漢之五侯,自齊田和之後。 此三派元不相干,而此引離、翦五侯為畢氏裔,條分 葉散失也。故新莽姚之孫,以姚、媯、陳、田、王氏五姓為 宗室,且禁元城王氏勿與四姓為婚,而己自取王訢 之女,魏東萊王基為子納太原王沉女,皆不以為嫌, 蓋知此也。庾信作《宇文傑墓志》,亦有是誤。《文苑策問》 曰:「巨君之姓,曾非馭鶴之苗。」

晉王氏最盛,然分派非一族也,僕不暇盡數,姑擇其 顯然者疏之。渾、濟、坦之、濛、修之屬,皆太原之裔,後漢 隱士霸之後也;祥、覽、敦、導、羲、獻之流,皆瑯琊之裔,前 漢御史大夫吉之後也;渾、戎、衍、澄,亦瑯琊裔,祥覽別 派也。肅、恂、虔、愷,蘭陵人,後漢良之後也;儀,陽城人,魏 修之後也;濬、彝、矩、暢,弘農人。晉王氏無慮十餘派,惟 瑯琊之派最盛。王導之孫珣、珉、謐、穆十三子,仕宋大 顯,而慶流蕃衍,至隋及唐,有琳者,仕則天時;有璵、有 摶者,亦相繼為時顯人,皆導之適派也,見于史傳者, 班班可考。善乎李翰作《鳳閣王侍郎傳論贊序》曰:「太 子晉之後,有錯為魏將,翦為秦將。自秦至漢,有吉有 駿;自漢至晉,有祥有覽。其正統也則」悅、洽、珣、珉;其旁 支也,則渾、戎、衍、經此說,正得其源流。僕衰緒出自太 原,自晉避地,徙于閩中。按家譜,「十世祖諱棨,仕唐為 水部郎中」,見《閩川名士傳》。「七世祖諱仁僓,閩王審知 辟為大理評事,不就,避于剎頭,鄉里服其節義,至今 稱剎頭王家焉。」

《宛委餘編》。江左門高,故稱「王、謝。」其次則顧、陸、朱、張。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