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1 (1700-1725).djvu/76

此页尚未校对

武以此速侯景之叛。淮北則推崔、盧、李、鄭、崔浩,宗雖 滅而貴不衰,隴西之李居次。唐文皇以人主之勢發 忿而望不益。江左見併于隋,故王、謝小減。瑯琊之王, 初在太原上,而隋、唐之際,太原漸貴,至宋益貴,是亦 乘除之數也。雖然,謝安得比王?王自瑯琊、太原為周 「靈王太子後;北海、陳留為齊王田和後;東海亦自姬 姓,天水九姓為王子比干後;高平、京兆為信陵君後。 又有出自楚威王後者」,而謝無聞也,王于義大也,君 也,天地人一貫,三為王而謝,義辭謝也,又凋謝也。王 氏二十一望,而謝二望。王氏毋論漢,即未渡江以前, 而為公卿著名者十餘人,謝固寥寥也,始興篳路之 勳,與廬陵雍容之業又倍蓰也。謝安得比王

張、王、李、趙,皆黃帝所賜姓也。元丞相伯顏請殺張、王、 劉、李、趙五姓,漢人不許,蓋亦以其多耳。王氏二十一 望,最貴者瑯琊、太原也;謝二望,會稽為貴;崔二望,清 河、博陵俱貴。清河遭崔浩禍者也。盧氏一望,范陽。李 氏十一望,趙郡最貴,隴西次之。唐即隴西望;鄭五望, 滎陽為貴。顧一望,吳郡;陸二望,朱四望,張十四望,梁 氏所重,三姓皆吳郡耳。十姓之外,當為劉二十五望, 而彭城最貴,其先陶唐氏也。蕭二望,蘭陵最貴,趙五 望,天水最貴,楊二望,弘農為貴,周八望,陳、徐皆六望, 唐五望。

《日知錄》氏族之書所指秦漢以上者,大扺不可盡信。 《唐書》表李氏則云:「紂之時有理徵,字德靈,為翼隸中 吳伯。」不知三代時無此名字,無此官爵也。表王氏則 云:「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諫廢為庶人。」傳記亦無此事。 王氏定著三房,一曰瑯琊,二曰太原,皆出靈王太子 晉,三曰京兆,出魏信陵君。是凡王皆姬姓矣。乃王莽 自云舜後,莽敗,其俗尚全,未必無後裔。而春秋吳有 王犯,晉有王良、范氏之臣王生,戰國齊有王斗、王蠋、 王驩,費有王順,魏有王錯,趙有王登,秦有王稽、王齕、 王翦、王綰、王戊,亦未必同出于靈王也。韓文公作《王 仲舒神道碑文》云:「王氏皆王者之後,在太原者為姬 姓。春秋時,王子成父敗狄有功,因賜氏」,此語卻有斟 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