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1 (1700-1725).djvu/8

此页尚未校对

王政

按《金史王政傳》,「政,辰州熊岳人也。其先仕渤海。及遼, 政當遼季亂,浮沈州里。高永昌據遼東,欲用之,辭謝 不就。永昌敗,渤海人爭縛永昌以為功,政獨逡巡引 退。吳王闍毋聞而異之,言於太祖,授瀘州渤海軍謀 克,從破白霫,下燕雲。及金兵伐宋,滑州降,留政為安 撫使。前此數州,既降,復殺守將,人以為政憂。政從數」 騎入州,發倉廩以賑貧乏,於是州民皆悅,不復叛,傍 郡聞之,亦多降者。天會四年,為燕京都麴院同監,權 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兼掌軍資。是時,軍旅始定,筦庫 紀綱未立,吏因緣為姦,政獨明會計,嚴扃鐍,金帛山 積,而出納無錙銖之失。吳王闍毋戲之曰:「汝為官久 矣,而貧,何也?」對曰:「政以楊震四知自守,安得不貧。」天 眷元年,遷保靜軍節度使,致仕,卒。政本名南撤里,使 高麗因改名政。子遵仁、遵義、遵古。

王翛

按《金史王翛傳》:「翛字翛然,涿州人也。登皇統二年進 士第,由尚書省令史除同知霸州事,累遷刑部員外 郎。二十四年,遷遼東路轉運使,歲餘,改顯德軍節度 使。章宗即位,擢同知大興府事。審錄官奏翛前任顯 德,潔廉剛直,軍吏斂跡,無訟獄,遷禮部尚書。明昌二 年,改知大興府事。時僧徒多遊貴戚門,翛惡之,乃禁」 僧午後不得出寺。嘗一僧犯禁,皇姑大長公主為請, 翛曰:「奉上命。即令出之。」立召僧,杖一百死,京師肅然。 後坐故出人罪,削官解職。明年,特授定海軍節度使。 泰和七年卒。

王蔚

按《金史王蔚傳》:「蔚字叔文,香河人也。登皇統二年進 士第,調良鄉丞,治績優等,補尚書省令史。大定二年, 超授河東北路轉運使,轉吏部尚書。以斷護衛出職 事不當,奪官一階。頃之,出知河中府事,遷南京留守。 十五年,拜參知政事。明昌元年,拜尚書右丞,致仕,卒。」

王競

按《金史王競傳》:「競字無競,彰德人。警敏好學,以廕補 官。宋宣和中,太學兩試合格,調屯留主簿。入國朝,除 大寧令,歷河內、固安令。皇統初,參政韓昉薦之,召權 應奉翰林文字。二年,試館閣,遷尚書吏部員外郎。天 德初,轉翰林直學士,改禮部侍郎,遷翰林侍講學士, 改太常卿,同修國史,擢禮部尚書。大定二年,復為禮」 部尚書。四年,卒官。

王元節

按《金史王元節傳》:「元節字子元,弘州人也。祖山甫,遼 戶部侍郎。父詡,海陵朝左司員外郎。元節登天德三 年詞賦進士第,雅高氣節,不能隨時俯仰,故仕不顯。 及遷密州觀察判官,既罷,即逍遙鄉里,以詩酒自娛, 號曰『遯齋。年五十餘卒。弟元德亦第進士,終南京路 提刑使』。」

王直夫

按《萊蕪縣志》:直夫性剛介,不媚鬼神。正隆元年,變怪 驟興,晝鬼庭見窺戶嘯梁,移床徙釜,歌笑馳走,舉室 怖駭。直夫凝然不動,呼長幼戒之曰:「無以異物置疑 也。」家人意稍定。一日端坐堂上,見巨魅身長七尺,高 冠大帶,深衣朱履,拱立於前,直夫了不動色,魅斂袂 言:「王公真正人,某猶疑色厲內荏,故示怪以相撼。」自 是無敢循舊態矣。

王賁

按《金史王賁傳》:「賁字文孺,其先自臨潢移貫宛平。曾 祖士方,正直敢言,遼承奉官。父中安,擢進士第,終沂 州防禦使。賁性孝友,勤敏好學,第進士,由復州軍事 判官補尚書省令史,擢右三部檢法司正。侍御史賈 鉉舉賁安靜有守,擢河北東西、大名府路提刑判官, 選授尚書省都事,以喪去。用薦者起復,累遷南京路」 按察使,卒。

王質

按《金史王賁傳》:「賁弟質,字敬叔,登大定二十五年進 士第,累官吏部主事,以才幹舉,遷昭義軍節度副使, 後以禮部尚書致仕終。」

王去非

按《金史王去非傳》:「去非,字廣道,平陰人。嘗就舉,不得 意即屏去,督妻孥耕織,以給伏臘。家居教授,束脩有 餘,輒分惠人。大定二十四年卒,年八十四。」

王國綱

按《金史王元節傳》:「元節孫國綱,字正之,業儒術,尤長 吏事,為人端重樂易。大定三年,試補尚書吏部掾,未 幾,轉御史臺令史。宣宗聞其材幹,興定三年,特召為 近侍,奉職承應,甚見寵遇,出為同知申州事。無何,召 為筆硯直長,擢監察御史。開興元年,關陝完顏總帥 屯河中府,與元軍戰,敗績,哀宗遣國綱詣河中問敗」 軍之由,還至中途,值大兵見殺。

王庭筠

按《金史王庭筠傳》:「庭筠,字子端,河東人。登大定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