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1 (1700-1725).djvu/83

此页尚未校对

卿,提點浙西刑獄,剖決無滯。時旱蝗民饑,縣督逋禁 錮甚眾,文振皆釋之,期以秋償,民藉以生。改福建憲 節,請老卒。」

汪義和

按《萬姓統譜》:「義和字謙之,作礪子。」知隆興新建縣時, 講荒政,籌畫備具。擢淳熙八年進士第,治縣有聲。倅 紹興守武岡,每大比附試於郡,歲貢一名。義和謂「郡 統溪洞,民尚武健,欲變其俗,莫若崇學校科舉。」乃請 於朝,竟得闢貢闈,增貢員。秩滿,遷太常博士兼禮部 郎中、樞密檢詳館伴。正旦使,除右司兼檢討,除起居 舍人,繼除侍御史兼侍講,兩月卒。

汪義榮

按《萬姓統譜》:「義榮,字煥之。登第,知崇仁縣。有豪猾武 斷,持縣短長,令不敢出氣,乃籍其姓名,奸猾望風知 警。遇旱,究心荒政。丁內艱,服除,差江東機宜幹辦諸 司審計,知沭陽。值蠻寇之變,城堞圮毀,乃增築城樓, 經畫捍禦,賊避去。除大理丞,卒。」

汪義端

按《萬姓統譜》:「義端字充之,為叔父作舟之後,甫弱冠, 遂登第。廷對第三人,授奉國軍節度推官,遷樞密院 編修、太常丞,權吏部郎,改工部,知秀州,守池陽。召對, 除侍左郎官。紹興四年,除監察御史,知太平州,改寧 國府,進華文閣待制。帥紹興,除徽猷閣待制。」丁母憂, 服闋,起知婺州,帥隆興,皆丐祠,知鄂州。到官未幾,以 病卒,年五十八。

汪綱

按《宋史汪綱傳》:「綱字仲舉,黟縣人,簽書樞密院,勃之 曾孫也。以祖任入官,淳熙十四年,調鎮江府司戶參 軍,試湖南轉運司,調桂陽軍平陽縣令。丁父喪,服除, 知蘭谿縣,以言去。繼知太平縣,擢監行在左藏西庫, 以選知高郵軍,提舉淮東常平。移疾乞閒,得直祕閣, 知婺州,改提點浙東刑獄,進直煥章閣,知紹興府,主」 管浙東安撫使公事。理宗即位,詔為右文殿修撰。紹 定元年,召赴行在,權戶部侍郎。越數月,上章致仕,卒。

汪繹

按《黟縣志》:「繹,字仲成,提刑作礪之孫,給事義端之子 也。以父任補承務郎,監福州水口鎮,擢知安豐霍丘, 歷滁州建康府,遷知興國軍。召對,極言守江之策。除 軍器監簿,出守儀真,修築翼城,復為水門水閘以通 漕運,人甚便之。」

汪綬

按《萬姓統譜》:「綬,義榮之子。以廕補將仕郎,歷官知興 國軍。備述沿江利害,切中時弊,撫御兵民,創葺戎器, 戰守之具,罔不備至。擢軍器監丞,知太平州,治行有 聞,官終朝散大夫。」

汪縝

按《萬姓統譜》:「縝,字仲理,黟人,提刑作礪之孫,侍御義 和之子。遺澤補承務郎,調宣城水陽鎮,歷臨安鹽官 丞,授復州簽幕,贊理藩條,多所裨益。制帥以鎮名德 之胄,蔚有才略,奏薦之,改調荊州僉判,尋知興國之 永興,授江西帥幕,終更調德安。倅方備邊,以軍儲為 急,被命知壽昌。會有旨廢郡為邑,改畀漢陽,轉朝散」 大夫,未及上而卒。

汪楚材

按《萬姓統譜》:「楚材,字太初,又字南老,休寧人。紹熙元 年余復榜進士。歷湖南安撫司幹辦公事,轉廣西運 司幹官。楚材喜問學,常以書通。朱晦菴、吳竹洲二公 俱器重之,告以聖門為學工夫次第及佛老之弊,遂 以儒碩知名。」

汪季良

按《萬姓統譜》:「季良,廣信人。開禧二年,知平陽縣。政治 寬恕,立條約以諭民。其目曰『親父子、和兄弟、謹夫婦、 敬君臣、善朋友、視疾病、早安厝、嚴繼絕、保本業、戒詞 訟』。凡數千言,曲盡人情法理。修塘埭斗門以興水利, 民甚便之。」

汪立中

按《萬姓統譜》:「立中,嘉定間出知武岡軍。工詩好學,作 《興士類》。」

汪長源

按《萬姓統譜》:「長源知阮州,增浚城池,軍需悉備。時巨 寇曹成來攻阮,長源多方禦之,成遂遁去。民懷其惠, 祀於忠賢祠。」

汪勳

按《萬姓統譜》:勳,黟人。嘉定初登第,調婺州戶曹,改淳 安尉。時遭水患,民舍漂沒,勳所救活甚多。紹定初,改 辰溪宰,地雜夷獠,當路欲移近地,勳謂「臣子之職,不 當趨易避難。」單車至邑,夷獠帖服,卒於官,賴賻贈以 斂。

汪必達

按《萬姓統譜》,必達字兼善,黟人。登進士第,官至太常 主簿。嘗知旌德縣,有父訟其子者,必達曰:「父子至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