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1 (1700-1725).djvu/97

此页尚未校对

于周,語功德而至文王、周公,斯其至矣。譜者,或泝黃 帝則澤熄,或沿潁川則源湮,祖文王而宗周公,禮也。 故略《周本紀》而舉文王之概,始后稷而迄周公,作《周 本紀略》第一。略《魯世家》而舉周公之概,始魯公而迄 成公,作《魯世家略》第二。潁川為受氏之祖,歷三十世, 「迄龍驤將軍令始新而啟新都,為江南始祖,歷十世 迄齊司馬公叔舉始遷登源,是為登源遷祖,迄四世 王祖越國公興,是為吾宗顯祖,歷七世處士質公避 地新建,歷三世處士思立公復遷歙之唐模,是為歙 之別祖也。越國公生為義主,歿為明神。唐、宋、元、明,世 爵世祀,足具世家,視異姓諸侯王侈」矣,作《越國世家》。 第三受氏始于潁川,是為第一世。歷周、秦、兩漢,文獻 足徵,乃今具載世家,故不表。龍驤而下著代,猶沿潁 川,歷十四世為長史,公,則王祖父也,作《龍驤以下世 表》。第四自王祖,歷十世,別祖思立公始遷唐模,歷五 世而始分,作《本支世表》。第五德昌、德暹二公以還,分 為十六族,曰唐模,曰稠墅,曰大里,曰潛口,曰西山,曰 信行,曰叢睦,曰古城關,曰松明山,曰西沙溪,曰洪源, 曰巖鎮,曰章祁。而唐模、潛口皆二支,章祁本之鳳凰, 其後鳳凰有他族矣,直由章祁而溯其所自出,故鳳 凰不名,亦二支也。表凡五世一圖,復以第五世標其 上,準前法,自六世至十世為一圖,以後倣此,作《分支 世表》。第六。「沿世各為小傳,著字爵、生歿、婚嫁、丘墓之 概,不及譽言,是為《小傳》第七。其有德善功烈勳勞文 章質行較著者,則各立傳表而出之,作《列傳》第八。丘 墓自周至漢,可考者若而封,自漢末至唐,世守者什 七八。別祖思立公而下,則有世墓戶,庶幾世世守之, 迄于分支,則各為守,附之小傳,作《丘墓志》」第九。「吾宗 始見于經,蓋干戈社稷之烈也。王祖崛起,歷代封誥 圭印具存。明興,廟禁有榜,會典有祠,後世雲仍,遞受 誥命敕諭,則國家之典籍也。內之表疏論著,外之贊 述傳志,擇其雅馴者錄之,則宗祏之典籍也。非核實 者,不預溢美,不預蕪,不預將,以傳信而示之法也。作 《典籍志》第十。」

《汪氏家譜序》
鄭先民

族譜之設,原以維渙之人心,使之顧本溯源,老泉、 蘇氏論之概矣。又陶潛曰:「同源分派,時異勢殊。慨然 寤嘆,念茲厥初。」夫一人之身,分而至於千萬人之身, 只以十六字慨歎之,便已無意不盡。孰謂淵明特詩 人酒人而已?今讀清源振嶽汪子一敘,先獲我心,雖 欲措一辭,不可得也。儀甫以門內人述門內事,自能 委曲該詳,言無不文,「事無不實。敘次世系,及《大傳》《內 傳》,與夫《譜例》《族約》諸條目,又皆備前人之所未備,一 展讀而瞭然指掌,有功於家乘不小。然自福山遷陶 二百餘年之久,十二世之族眾又千有百奇之多,儀 甫慨然以一身任之,其才其識,有足以過人者。今而 後本同親盡之人,不致相視為吳越,皆斯譜維之也。」 余嘉其意,敬附數言於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