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4 (1700-1725).djvu/101

此页尚未校对

豈不信哉!由是推之,漢承堯運,德祚已盛,斷蛇著符, 旗幟尚赤,協于火德,自然之應,得天統矣。

《唐書》

《宰相世系表》

劉氏出自祁姓。帝堯陶唐氏。子孫生子,有文在手曰 劉累,因以為名。能擾龍,事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 氏。在周封為杜伯,亦稱唐杜氏。至宣王滅其國,其子 隰叔奔晉,為士師,生士蒍,蒍生成伯缺,缺生士會,會 適秦歸晉,有子留于秦,自為劉氏。生明,明生遠,遠生 陽,十世孫戰國時獲於魏,遂為魏大夫。秦滅魏,徙大 梁,生清,徙居沛,生仁,號豐公。生煓,字執嘉。生四子:伯 仲、邦、交。邦,漢高祖也。高祖七世孫宣帝生楚孝王囂, 囂生思王衍;衍生紆;紆生居巢侯般,字伯興;般生愷, 字伯豫,太尉司空。生茂,字叔盛,司空太中大夫,徙居 叢亭里。愷六世孫訥,晉司隸校尉。孫憲生羨,羨二子: 敏、該。敏從子僧利。

京兆武功劉氏,本出彭城,後周有石州刺史懿, 彭城劉氏又有劉升。

尉氏劉氏出自漢。章帝子河間孝王開世居樂城,十 世孫通徙居尉氏。

臨淮劉氏,出自漢世祖光武皇帝子廣陵思王荊子 俞鄉元侯平。平生彪,襲封,事繼母以孝聞,世號「仁義 侯。」生元。元生熙,魏尚書郎。熙生述,東平太守。述生建, 晉永城令,世居臨淮。建生會,歷瑯琊內史,從元帝度 江,居丹陽。曾孫彥英,宋給事中、通直散騎常侍。二子: 隱人、逸人,梁末又徙晉陵。隱人五世孫子翼。

南陽劉氏出自長沙定王。生安眾康侯丹,襲封三世, 徙沮陽。裔孫廙,字恭嗣,魏侍中、關內侯,無子,以弟子 阜嗣。阜字伯陵,陳留太守。生喬,字仲彥,晉太傅軍諮 祭酒。生挺,潁川太守。二子:簡、耽。耽字敬道,為尚書令。 生柳,字叔惠,徐、兗、江三州刺史,又徙江陵。曾孫虯, 廣平劉氏出自漢景帝子趙敬肅王彭祖,彭祖生陰 城思侯蒼。蒼薨,嗣子有罪不得立,遂居廣平肥鄉。蒼 十一世孫邵,字孔才,魏散騎常侍。十二世孫藻, 丹陽劉氏世居句容。

曹州南華劉氏,出自漢楚元王交之後,自彭城避地 徙南華,築堌以居,世號「劉堌。」隋有東萊令劉晉,字進 之,三子:郁,多讓、多退。

劉氏定著七房:一曰彭城,二曰尉氏,三曰臨淮,四曰南陽,五曰廣平,六曰丹陽,七曰南華。宰相十二人。

彭城房有滋、文《靜瞻》。尉氏房有《仁軌、琢》。臨淮房有禕之。南陽房有洎。廣平房有祥道、《景先》《從一》。丹陽房有鄴。南華房有晏。

河南劉氏,本出匈奴之族。漢高祖以宗女妻冒頓,其 俗貴者皆從母姓,因改為劉氏。左賢王去卑裔孫庫 仁,字沒根,後魏南部大人、凌江將軍。弟眷,生羅辰,定 州刺史、永安敬公,其後又居遼東襄平,徙河南。羅辰 五世孫環雋,字仲賢,北齊中書侍郎、秀容懿公弟仕 雋。

河南《劉氏宰相》一人。崇望。

《鄭樵通志》

以邑為氏周邑

劉氏,祁姓,帝堯陶唐氏之後,受封於劉,其地今定州 唐縣也。裔孫劉累,以能擾龍事夏,后孔甲為御龍氏。 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亦為杜伯,以成王滅 唐而遷之於杜也。今永興長安縣南十里下杜城是 也。至宣王滅其國,杜伯之子隰叔奔晉為士師,故為 士氏。孫士會適秦,後歸晉,其處於秦者為劉氏,此祁 姓之劉也,以國為氏。又成王封王季之子於劉邑,因 以為氏。杜預云:「緱氏西北舊有劉亭。」按緱氏熙寧中 省入河南偃師,此姬姓之劉也,以邑為氏。姬姓之劉, 世為周卿士,康公、獻公其後也。祁姓之劉,即士會之 後,周末家於魏,又徙豐。此班固之說也。劉煓字執嘉, 生四子:伯、仲、季、交。季即漢高祖也,名邦。漢自高祖至 光武,光武至獻帝,享國四百二十五年。又有東郡、河 南、雕陰三族,俱出匈奴之族。漢高祖以宗女妻冒頓, 其俗貴者皆從母姓,因改為劉氏。又漢賜項氏姓為 劉氏。

同名異實

劉氏有五,堯之後有劉累,為劉氏。成王封王季之子 於劉邑,亦為劉。漢賜項氏、婁氏,並為劉氏。又匈奴之 族從母姓劉。

《廖用賢尚友錄》

劉姓

劉彭城宮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