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4 (1700-1725).djvu/35

此页尚未校对

有罪,赦為鬼薪。孝景中五年,復封發婁侯。十一年,有 罪,免。」

丁吾客

按《漢書功臣侯表》:「孝文後七年,樂成式侯吾客嗣,四 十二年薨。」

丁寬

按《漢書丁寬傳》:「寬字子襄,梁人也。初,梁項生從田何 受《易》,時寬為項生從者,讀《易》精敏,材過項生,遂事何 學。成何,謝寬。寬東歸至雒陽,復從周王孫受古義,號 《周氏傳》。景帝時,寬為梁孝王將軍,距吳楚,號丁將軍。 作《易說》三萬言,訓故舉大誼而已」,今《小章句》是也。

丁義

按:《漢書功臣侯表》:「元鼎二年,樂成侯義嗣,三年,坐言 五利侯不道,棄市。」

丁姓

按《漢書儒林傳》:「瑕丘江公受《穀梁春秋》於魯申公、魯 榮廣、王孫皓星公受焉。梁丁姓子孫從廣受《春秋》。宣 帝即位,徵丁姓待詔保宮,為博士,至中山太傅。」

丁賜

按:《漢書功臣侯表》:「元康四年,陽都侯復曾孫臨沂公 士賜詔復家。」

丁年

按:《漢書功臣侯表》:「元康四年,宣曲侯義曾孫陽安公 士年詔復家。」

丁禹

按:《漢書功臣侯表》:「元康四年,樂成侯禮元孫之孫長 安公士禹,詔復家。」

丁憲

按:《漢書外戚傳》:「定陶丁姬生哀帝,為帝太后,太后叔 父憲為太僕。」

丁望

按:《漢書外戚傳》:「定陶丁姬叔父望為左將軍。」

丁明

按:《漢書外戚傳》:「定陶丁姬兄明,以帝舅封陽安侯,為 大司馬驃騎將軍輔政。」

丁忠

按:《漢書外戚傳》:「丁姬兄忠早卒。」

丁滿

按:《漢書外戚傳》:「丁姬兄忠早卒,封忠子滿為平周侯。」

後漢

丁恭

按《後漢書丁恭傳》:「恭字子然,山陽東緡人也。習《公羊 嚴氏春秋》。恭學義精明,教授常數百人。建武初,為諫 議大夫、博士,封關內侯。十一年,遷少府。二十年,拜侍 中祭酒、騎都尉,卒於官。」

丁綝

按《後漢書丁鴻傳》:「鴻父綝,字幼春,王莽末,守潁陽尉。 世祖略地潁陽,潁陽城守不下,綝說其宰俱降。世祖 大喜,以綝為偏將軍,因從征伐。建武元年,拜河南太 守,封定陵新安鄉侯,後徙封陵陽侯,卒。」

丁鴻

按《後漢書丁鴻傳》,「鴻字孝公,潁川定陵人。父綝,封陵 陽侯。鴻年十三,從桓榮受《歐陽尚書》,三年而明章句, 善論難,為都講,遂篤志精銳,布衣荷擔,不遠千里。初, 綝從世祖征伐,鴻獨與弟盛居,憐盛幼小而共寒苦。 及綝卒,鴻當襲封,上書讓國於盛,不報。既葬,乃挂縗 絰於冢廬而逃去。鴻初與九江人鮑駿同事桓榮,甚」 相友善。及鴻亡封,與駿遇於東海,陽狂不識駿,駿乃 止而讓之,鴻感悟,乃還就國,開門教授。鮑駿亦上書 言鴻經學至行,顯宗甚賢之。永平十年,詔徵鴻至,拜 侍中。建初四年,徙封魯陽鄉侯,代成封為少府。元和 三年,徙封馬亭鄉侯。和帝即位,遷太常。永元四年,代 袁安為司徒。是時竇太后臨政,憲兄弟各擅威權,鴻 因日食上封事。書奏,帝以鴻行太尉,兼衛尉,屯南北 宮。於是收竇憲大將軍印綬,憲及諸弟皆自殺。六年, 鴻薨,子湛嗣。湛卒,子浮嗣。浮卒,子夏嗣。

丁邯

按《東觀漢記》:「丁邯高節,正直不撓,舉為孝廉。」

丁密

按《尚友錄》:「密字靖公,蒼梧人。性清介,非家織布不衣, 非己耕種菜不食,毫髮之餽不受于人。遭父喪,廬于 墓側,有雙鳧遊密廬旁小池,見人馴伏。後遭母喪,復 廬墓三年。歸至舊廬一宿,故雙鳧復至,遊戲池中。」

丁蘭

按《尚友錄》:「蘭,河內人,幼喪母,刻木像事之若生。鄰人 張叔問蘭妻假物,蘭妻問筊于木像,木像不許。張叔 醉,詈木像,以杖擊其首。蘭歸見母,像色若有不懌,詢 之妻,具以告,即奮擊張叔。吏至,捕蘭,木像為之垂淚。 郡嘉其孝通神明,奏之,詔圖其形。」

丁令威

按《尚友錄》:令威,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後化鶴歸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