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4 (1700-1725).djvu/39

此页尚未校对

按《宋史孫暉傳》:「有統領丁元者,遇金人十八里洲被 圍,元大謼其徒,勉以毋得負國,一舟二百人皆鬥死。 詔贈承信郎,錄其後。」

丁瑜

按《萬姓統譜》:「瑜,永嘉人,世元孫,昌期從兄,以樂善好 施聞于鄉,有君子長者之風,子如其父,弟如其兄,子 孫世守鄉黨所法。而瑜尢長者」,事見周恭叔《朱元晦 文集》。

丁昌期

按《萬姓統譜》:昌期,永嘉人。以明經篤行,師表後世,建 醉經堂,自作記。既沒,鄉人尊之曰「經行先生。」三子:寬 夫三舉鄉貢,廉夫舉八行,志夫登紹興第,俱好古力 學,侍父側,弟兄商論如朋友,不為苟且,曰:「此理天下 所共,不可為家庭屈。」比執親喪,斥去浮屠,歲時享祀, 一遵古禮。

丁世雄

按《萬姓統譜》:「世雄字少雲,溫嶺人。父軾,進武校尉。少 雲挾《周禮》應舉,坐不如式罷。俄而校尉死,無兼子弟, 少雲且讀書,且應家,慨然曰:『豈天之與我有限哉?我 非以家自沒者也』。」即其居起高堂溫室,闢園池,招致 四方名士與遊,意欲有所論著。客自天台、雁蕩來者, 必館之,留連旬月,有依之不去者。凡鄉人有官私急 難,常借助之,稅役或為代輸,疾病請藥,死而無歸者 為殮葬。有以偽死乞殮具者,少雲不以疑也,亦畀之。 從弟希亮常訾少雲似杜季良,輕薄少雲,不為變。及 希亮得疾,垂絕而無妻,子幼,乃請少雲屬以後事。少 雲杖泣曰:「弟毋匆匆。」他日少雲經紀諸用,厚於希亮 在時人以此益多之。

丁公膺

按《萬姓統譜》:「公膺,醴陵人。紹興初,為高郵尉,拒金兵, 力戰死之。朝廷嘉其忠節,官其子倚終南衡山宰。初, 靖康間,倚弟公億與兄公萬避難於鄉,賊得公萬,縛 之,將就炮烙,公億號呼願以身代,賊義而舍之,一家 獲全。」

丁仁

按《萬姓統譜》:仁,醴陵人。擢進士第,累遷淮蜀制幕。及 高沙之變,仁諭以順逆降之。知無為軍,依城築堰,郡 人感其德,名曰「丁公堰。」繼解合肥之圍,進知太平軍、 湖北漕使。退居二十年卒,年八十四。

丁常任

按《武進縣志》:「常任,字卿季,博學強記,累官戶部侍郎, 力論復仇大義,言極憤切,孝宗為之動容。以大中大 夫寶謨閣待制致仕,爵晉陵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

丁逢

按《萬姓統譜》:「逢字端叔,晉陵人。舉進士。金主遣其婿 鳥林荅天錫來,恃貴驕黠,眾憤而莫能折,逢上書乞 斬之。孝宗嘉其才氣可尚,召對,除國子監書庫,官終 寶謨閣待制。」

丁明

按《萬姓統譜》,「明金壇人。閉門讀書二十年,手編《事類》 及《諸史通考》等書百餘卷。奉祠家居。及卒,鄉里私諡 博雅先生。」

丁錟

按《萬姓統譜》:「錟,新建人,以伊洛之學倡江左,弟子雲 集,與陸子靜友,而議論有不同者,號甕天先生。」孫中, 篤學力行,聚書數萬卷,號「韋軒先生。」

丁允元

按《萬姓統譜》:允元字叔中,常州人。淳熙中,以忠諫謫 守於潮,增置韓江西岸石洲四,架以梁而屋其上,民 懷之,名曰「丁公橋。」撥田租三百五十五石於學以贍 士。今祀於「名宦。」

丁伯桂

按《莆田縣志》:「伯桂字元暉,嘉泰二年進士,累遷樞密 院編修官。端平改元,拜監察御史。二年,除祕書少監。 三年,遷中書舍人,權吏部侍郎、給事中,皆兼史職。伯 桂在言路,諫疏盈篋,皆力扶世道,切中時弊。」

丁焴

按《萬姓統譜》:焴,福津人。為人剛直,不受私謁,累官至 太府少卿。嘉定間為利州路安撫使,兼知興元府。決 事明白,吏民信服。魏了翁嘗曰:「丁晦叔武階一人而 已。」晦叔,其字也。

丁宗魏

按《萬姓統譜》:宗魏,金壇人。嘉定間第進士。以從政郎 再令楊子縣,兼義武民兵軍政。時金人寇儀真,人情 洶洶,欲渡江以避,宗魏獨不肯,曰:「守禦之臣,職死封 疆,敵至而遁,孰為之守?」卒不聽。久之,建同愛堂,修州 志二十卷以行世。累官朝奉大夫,知廣德軍。

丁大全

按《宋史丁大全傳》:「大全,字子萬,鎮江人,面藍色。嘉熙 二年,舉進士,調蕭山尉。大全為戚里婢婿,夤緣以取 寵,位僉書樞密院事,封丹陽郡侯,進同知樞密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