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4 (1700-1725).djvu/41

此页尚未校对

武昌被兵,鶴年奉母走鎮江。母歿,鹽酪不入口者五」 年,復避地四明。方國珍據浙東,最忌色目人,鶴年轉 徙逃匿。越十載,海內大定,牒請還武昌,而生母已道 阻前死,瘞東村廢宅中,慟哭行求,母告以夢,乃囓血 沁骨而葬焉。烏斯道為作《丁孝子傳》。鶴年自以家世 仕元,不忘故國。順帝北遁後,飲泣賦詩,情詞悽惻。晚 學浮屠法,廬居父墓,以永樂中卒。

丁顯

按《建陽縣志》:「顯字彥偉,洪武癸亥歲貢,甲子領順天 鄉薦,明年舉進士第一,高皇帝手製璽書褒美之。閩 中狀元自丁顯始。仕翰林修撰承務郎。」

丁志方

按《聊城縣志志》:「方,聊城人,洪武乙丑科丁顯榜進士, 吳橋知縣,徵為御史,死靖難兵。」

丁義

按《萬姓統譜》:義字宜民,號芸嶼。洪武間膺薦,命賦《皇 都秋曉》詩,授樂平知縣。賦《中秋》詩有「共看明鑑無塵 染,不犯秋毫有兔知」之句。陞刑部主事。有《康山詩集》。

丁豫

按《萬姓統譜》:「豫,字叔寬,海鹽人。洪武中,應聘至京,論 治道稱旨,授江西按察僉事。子麒,以文名。麟官工科 給事中、監察御史。」

丁恕

按《萬姓統譜》:「恕,南陵人。德性敦厚,仗義輕財。嘗於平 居壞垣,得白金首飾一囊,詢其實,還之,鄉人皆稱其 有德。子鎡,聰敏力學,累官兩浙都轉鹽運司使,以廉 能著稱。朝廷嘉之,賜衣楮幣,錫宴禮部,後陞刑部左 侍郎。」

丁璿

按《上元縣志》:「璿字仲衡,永樂初登進士第,改庶吉士, 擢工部主事,謫潞河十年,絕意外。慕御史張政薦,為 監察御史,巡徐州,擒賊首張晉。衛輝盜起,復承命往 捕,縛其渠魁,餘釋令復業。英廟嘉其能,陞右僉都御 史。時麓川蠻叛,官民戰失利,召璿馳驛往視之。至則 條上用兵便宜十餘事,仍敕巡撫雲南。尋以征麓川」 功、陞右副都御史兼巡貴州。卒

丁俊

按《萬姓統譜》:「俊字秉存,豐城人,永樂進士,任御史,巡 按福建。食惟豆腐,人謂之豆腐御史」,都御史每舉之, 以勵群屬。以剛直忤權貴,致仕。

丁毅

按《萬姓統譜》:「毅,無為人。永樂間進士,授翰林院庶吉 士。穎敏過人,性剛直。時武臣有紀綱者多弄法,勢傾 中外,眾莫敢忤,獨毅每侍朝,直言與抗。綱服其直,竟 不能挫。時人咸以二鮑擬之。其不畏權勢多類此。年 三十二,卒于官。」

丁鎡

按《萬姓統譜》:「鎡字永時。永樂間舉楷書,入胄監,擢戶 部主事,歷官兩浙都轉運鹽司使。正統甲子,以廉能 受褒就,賜襲衣楮幣,累遷刑部左侍郎,致仕卒。」

丁資

按《萬姓統譜》:「資,南直隸人,進士。授戶部主事,陞郎中、 知府,進兩浙都轉運鹽使。歷官清白自將。及為運使, 益勵其操,一錢不私。朝廷察其廉,擢刑部左侍郎以 旌之。」按資與鎡官職相同疑是一人

丁瑄

按《明外史丁瑄傳》:「瑄不知何許人,正統間為御史。鄧 茂七圍延平,命瑄往招討。瑄既至,先令人齎敕往撫。 茂七不肯降,瑄督眾分道衝擊,賊大敗。指揮劉福追 斬茂七,餘黨潰散還朝。景泰初,出為廣東副使,卒。」

丁鉉

按《明外史王佐傳》:「土木之變,丁鉉死難。鉉字用濟,豐 城人。以進士授太常博士,歷工、刑、吏三部員外郎,進 刑部郎中。正統三年,超拜刑部侍郎。平居恂恂若無 能,臨事悉治辦。從征歿,官其子琥大理評事。後諡襄 愍。」

丁福

按《海豐縣志》:「福,正統三年鄉薦,事繼母柴氏以孝稱。 柴待諸子最嚴,多逸去,福夫婦事之惟謹,遇母怒責, 怡然順受,無幾微,見之顏色。出訓河間,卓有聲譽。伴 讀晉藩,徙紀善,王所頒珍味,不獻母不敢嘗。母卒,臥 地感寒疾,遂不起。」

丁泉

按《延平府志》:「泉,汶上人也,為延平衛指揮同知。正統 間,羅丕寇沙,泉率眾倡勇而先,殺獲甚多,搗壘,俘首 蕭政通、林福祿等。後陞福建行都司都指揮僉事。上 杭寇起,巡方使伍驥奉命督諸軍往勦,泉獨入穴,攻 破石馬岐等寨,猝與賊遇,力戰而死。」

丁川

按《浙江通志》:「川字大容,新昌人。天順中進士。成化中 為御史,才名籍甚。會昌侯孫繼宗以外戚父子交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