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4 (1700-1725).djvu/43

此页尚未校对

衣歸。

丁湛

按《萬姓統譜》:「湛,字子一,金壇人。嘉靖乙丑進士,歷按 察使。」

丁賓

按《明外史丁賓傳》:「賓字禮原,嘉善人。隆慶五年進士, 授句容知縣,徵授御史,忤張居正意去官。萬曆十九 年,用薦起故官,復以憂去。起南京大理丞,累遷南京 右僉都御史,召拜工部左侍郎,尋擢南京工部尚書, 數引年乞罷。光宗立,始予致仕。賓官南都三十年,每 遇旱潦,輒請賑貸,時出家財佐之。崇禎六年卒,諡清 惠。」

丁元薦

按《明外史丁元薦傳》:「元薦字長孺,長興人。父應詔,江 西僉事。元薦舉萬曆十四年進士,請告歸。家居八年, 始謁選為中書舍人。二十七年,京察,元薦家居,坐浮 躁論調。閱十有二年,起廣東按察司經歷,移禮部主 車。甫抵官,值京察事竣,尚書孫丕揚力清邪黨,反為 其黨所攻。元薦乃盡發諸人隱狀,黨人惡之,交章論」 劾,元薦竟不安其身而去。其後邪黨愈熾,四十五年 京察,遂復以不謹削籍。天啟四年,廷臣交訟其冤,起 刑部檢校,歷尚寶少卿。明年,朝事大變,復削其籍。元 薦慷慨負氣,遇事奮前,屢躓無少挫。通籍四十年,前 後服官不滿一載。

丁懋遜

按《明外史李獻可傳》:「獻可官禮科都給事中,萬曆二 十年,疏請豫教,帝大怒,貶秩調外。吏科都給事中鍾 羽正請與同謫,吏科給事中舒弘緒亦言豫教必不 可不行。帝益怒,出弘緒南京,而羽正及獻可並以雜 職徙邊方。吏科右給事中陳尚象復爭之,坐斥為民。 都給事中丁懋遜上疏救,帝益怒,廷杖削籍。懋遜,霑」 化人。為餘姚知縣,有治績,入為吏科給事中。既削籍, 里居三十年。光宗立,起太僕少卿,累遷工部左侍郎。 卒。

丁啟睿

按《明外史楊嗣昌傳》:「丁啟睿,永城人。萬曆四十七年 進士。崇禎時,歷山東右參政,坐事謫陝西副使,再遷 右布政使,從巡撫孫傳庭討賊,數有功。十一年,就拜 右僉都御史,代傳庭巡撫。十三年,擢兵部侍郎,總督 陝西三邊軍務。明年,楊嗣昌死,加啟睿兵部尚書,改 稱督師,代嗣昌盡督陝西、湖廣、河南、四川、山西及江」 南、北諸軍。啟睿本庸材,初為巡撫,因嗣昌言用之。比 當重任,憂懼不知所為。是時,李自成已陷洛陽,圍開 封,勢大熾。啟睿畏之不敢援,數奉詔切責。乃大集左 良玉、虎大威、楊德政、方國安之軍,偕保定總督楊文 岳會於朱仙鎮,與賊壘相望。啟睿欲戰,良玉不可,先 走,諸營俱走。啟睿奔汝寧,開封遂陷。乃徵下吏。久之, 釋歸。福王時,啟睿夤緣馬士英,充為事官。尋以擒斬 歸德偽官,拜兵部尚書。明年事敗,不能死。旋里,久之 卒。

丁乾學

按《明外史萬燝傳》:「丁乾學,浙江山陰人。寄籍京師,官 檢討。天啟四年,典試江西,發策刺魏忠賢。忠賢怒,矯 旨鐫三秩,復除其名。已,使人詐為校尉,往逮,挫辱之, 竟憤鬱而卒。」

丁大穀

按《諸城縣志》:「大穀,字如雲,興仁社人,惟寧之孫。以禮 經中天啟丁卯第五名,守城殉難。」

丁顯閩

按《武平縣志》:「顯,閩哨官。崇禎元年三月,廣寇攻武平, 顯閩禦賊,死之。」

丁耀心

按《諸城縣志》:「耀心,字見復,周家莊社人。崇禎庚午舉 人,守城殉難。」

丁魁楚

按《明外史楊嗣昌傳》:「丁魁楚,永城人。崇禎四年,以右 僉都御史巡撫保定。七年,擢兵部右侍郎,總督薊遼、 保定軍務。九年,大兵入昌平,長驅南下,魁楚不能禦, 下吏。久之,放還。福王時,馬士英納其重賄,起故官,總 督兩廣,尋加兵部尚書。唐王自立於福州,命以故官 協理戎政。靖江王亨嘉反,執巡撫瞿式耜。魁楚檄參」 將陳邦傳等襲走之,封平粵伯。閩中事敗,與式耜擁 立桂王於肇慶,進東閣大學士。兵逼肇慶,魁楚奉王 走梧州,復棄之,走岑溪,為大將李成棟追獲,殺之。

丁泰運

按《明外史丁泰運傳》:「泰運,字孟尚,澤州人。崇禎十三 年進士。除武陟知縣,調河內,著廉直聲。十七年,賊將 劉方亮逼懷慶,監司以下皆竄,泰運獨守南城,力不 支,被執。擁見方亮,使跪,不屈,燒鐵鎖炙之,亦不從,乃 遇害。賊既陷懷慶,尋陷彰德。安陽人尚大倫,字崇雅, 由進士歷官刑部郎中,城陷,抗節死。又有王橓徵,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