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4 (1700-1725).djvu/51

此页尚未校对

  曾鳳儀      曾乾亨

  曾朝節      曾應棨

  曾楚卿      曾棟

  曾櫻       曾亨應

  曾發祥      曾異撰晉江人

  曾筠       曾英

  曾士選      曾栻

  曾益       曾異撰榮昌人

 曾姓部藝文

  與曾鞏論氏族書     宋歐陽修

  書曾氏家譜後       元黃溍

  南豐曾氏族譜序     明何喬新

  請崇植先賢系胄疏     顧鼎臣

  浦城曾氏宗牒記       楊惇

氏族典第三百二十一卷

曾姓部彙考

《歐陽修集》

《曾諫議神道碑》

維曾氏始出於鄫。鄫為姒姓之國,微不知其始封。春 秋之際,莒滅鄫而子孫散亡。其在魯者,自別為曾氏。 蓋自鄫遠出於禹,歷商、周千有餘歲,常微不顯。及為 曾氏,而點、參、元西始有聞於後世,而其後又晦,復千 有餘歲,而至於公。

《鄭樵通志》

以國為氏周異姓國

曾氏亦作「鄫」,亦作「繒。」姒姓,子爵。今沂州承縣東八十 里故鄫城是也。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六年, 莒滅之。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見《世本》。巫生阜, 阜生晳,晳生參,字子輿,父子並仲尼弟子。參生元申, 裔孫偉,後漢尚書令,望出魯國。

《廖用賢尚友錄》

曾姓

曾魯國《徵音》,又望出廬陵。

曾姓部列傳

曾夭

按《左傳昭公元年》:「叔孫歸,曾夭,御季孫以勞之。」

曾阜

按《左傳》:昭公元年,叔孫歸,曾夭御季孫以勞之,旦及 日中,不出。曾夭謂曾阜曰:「旦及日中,吾知罪矣。魯以 相忍為國也。忍其外,不忍其內,焉用之?」阜曰:「數月於 外,一旦於是,庸何傷賈而欲贏而惡囂乎?」阜謂叔孫 曰:「可以出矣。」叔孫指楹曰:「雖惡是,其可去乎?」乃出見 之。

曾蒧

按《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曾蒧,字晳,侍孔子。孔子曰:『言 爾志』。蒧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喟爾嘆曰:『吾與蒧也』』!」

曾參

按《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曾參,南武城人,字子輿,少孔 子四十六歲。孔子以為能通孝道,故授之業,作《孝經》, 死於魯。」

曾元 曾申

按《禮記檀弓》:「曾子寢疾病,曾元、曾申坐於足。」元與 申,《曾子》子也。

曾華

按《大戴禮》:「曾子疾病,曾元抑首,曾華抱足。」

曾西

按:《孟子》趙岐注:「曾西,曾子之孫。」

曾譚

按《萬姓統譜》:「譚,泉陵人。舉孝廉,拜尚書郎,有文武才, 官終太常。」

後漢

曾偉

按鄭樵《通志》:「偉,後漢尚書令。」

曾芳

按《尚友錄》:芳為程鄉令,因民苦瘴,以藥濟之,求者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