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4 (1700-1725).djvu/5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踵。乃以大囊藥置井中,令民汲水飲之而疾愈。後人

名其井為「曾井。」宋仁宗賜飛白書「曾氏忠孝泉」五大 字。

後梁

曾文迪

按《尚友錄》:文迪,雩都人。天文讖緯《黃庭內景》之書,靡 所不究,而地理尢精。梁貞明間,遊至袁州府萬載縣, 愛其縣北西山之丘,謂其徒曰:「死葬我於此。」及卒,葬 其地。後其徒在豫章,忽見之,駭然而歸,啟其墳墓視 之,乃空棺也。人以為尸解云。

後周

曾崇範

按《尚友錄》:崇範,廬陵人。竈薪不屬,而讀書自若。家藏 九經、子、史,南唐刺史賈皓就取進之,以己緡償其直。 崇範笑曰:「墳典,天下公器,世亂藏於家,世治藏於國, 其寔一也,何估值以償邪?」召授太子洗馬,遷東宮使。

曾文照

按《尚友錄》:「文照七歲應南唐童子科,擢第三。江南平, 為永城令。上疏論邑利害,免挽船,戶力歲省萬計。遷 蒙城令,蝗不入境。官終大理司直。」

曾致堯

按《宋史曾致堯傳》,「致堯字正臣,撫州南豐人。太平興 國八年進士,解褐符離主簿,三遷著作佐郎,改祕書 丞,出為兩浙轉運使,徙知壽州,轉太常博士。致堯性 剛率,好言事,前後屢上章奏,辭多激訐。真宗即位,遷 主客員外郎,歷知泰、泉、蘇、揚、鄂五州。大中祥符初,遷 禮部郎中。坐知揚州日冒請一月奉降,掌昇州榷酤」, 轉戶部郎中。五年,卒。子易從、易占,皆登進士第。

曾會

按《泉州府志》:「會字宗元,晉江人。端拱二年,進士第二 人,授光祿寺丞,直史館。謁告還朝,以親老願補郡,遷 殿中丞、知宣州。祥符末,由三司判官出為兩浙轉運 使。歷真宗、仁宗世,凡出入四十五年,歷典七郡,至刑 部郎中、集賢殿修撰,知明州,卒。子公度、公亮。」

曾乾度

按《萬姓統譜》:乾度,字順承,文照子。淳化三年進士,兩 任推官,三為縣,五典州。年甫六十,懇請分司南京,再 求監舒州靈仙觀。時張仕遜為相,言「乾度風力方遒, 使臥理一郡,亦足以厚風俗。」乃起知筠州,不赴。遂以 太常少卿致仕。率諸生興學校,教以孝弟,幅巾徜徉, 縉紳榮之。

曾易占

按《尚友錄》,「易占字不疑,始監真州御米倉,遷太子中 允、太常丞,知泰州如皋、信州玉山四縣,皆有政績。後 以子拜相,追封魯國公。」子三人:鞏、布、肇。

曾奉先

按《萬姓統譜》:「奉先,字紹宗,篤志力學,登進士,判羅源 簿,有清名,歐陽文忠公推重之,陞賀州法曹。」

曾朝陽

按《萬姓統譜》:朝陽,永豐人。慶曆間登第,為石首令,寬 其賦稅,改忠州從事,教民從事。文學,有文集二十卷。 弟匪,亦同登第,為南安主簿,邑有寇,獨力擒之,辭賞 不受。改龍南令,設學以教其子弟,後移至玉山朝陽 縣。子元中,大觀間登第,屢官廣州教授。所著有《春秋 歷法》《論語解》《周易解》等書,門人私諡「文節先生。」

曾公亮

按《宋史曾公亮傳》:「公亮字明仲,泉州晉江人。舉進士 甲科,知會稽縣,改諸王府侍講,授集賢校理,擢天章 閣待制,知制誥。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擢給事中,參 知政事,除樞密使。嘉祐六年,拜吏部侍郎,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熙寧二年,進昭文館大學士,累封魯國公。 以老避位。三年拜司空。明年,起判永興軍,旋以太保」 致仕。元豐元年卒,諡曰「宣靖。」公亮方厚莊重,沉深周 密,平居謹繩墨,蹈規矩,然性吝嗇,殖貨至鉅萬。帝嘗 以方張安世。

曾叔卿

按《宋史曾叔卿傳》:「叔卿,建昌南豐人,鞏族兄也。家苦 貧,居鄉介潔,非所宜受,一介不取。妻子困於饑寒,而 拊庇孤惸,唯恐失其意。起家進士,至著作佐郎,熙寧 中卒。」

曾鞏

按《宋史曾鞏傳》:「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中嘉祐二年 進士第,調太平州司法參軍,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 出通判越州,知齊州。其治以疾姦急盜為本,徙襄州、 洪州,加直龍圖閣,知福州,徙明、亳、滄三州。過闕,神宗 召見,遂留判三班院。丁母艱去,卒。」

曾布

按《宋史曾布傳》:「布字子宣,南豐人。登第,調宣州司戶 參軍,懷仁令。熙寧二年,以韓維、王安石薦,授太子中 允,歷遷戶部尚書。元祐初,以龍圖閣學士知太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