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4 (1700-1725).djvu/5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間,登進士第,調真州司戶,累擢起居舍人。忤時相意,

責監大寧監鹽井。召還,除知和州、恩州。請祠,得鴻慶 宮。欽宗即位,除顯謨閣待制,知潁昌府,奪職奉祠。建 炎初,復職,知潭州。求去,復得鴻慶宮。起知平江府。居 二年,盡平群盜,提舉太平觀。復以中書舍人召請去」, 進寶文閣待制、知鎮江府。召為刑部侍郎,遷禮部。時 秦檜專主和議,開引《古誼》以折之。檜怒,提舉太平觀、 知徽州,以病免。居閒十餘年卒。

曾幾

按《宋史曾幾傳》,「幾字吉甫,其先贛州人,徙河南府。兄 弼,弼死無後,特命幾試吏部,賜上舍出身,擢國子正, 遷辟雍博士,除校書郎。久之,為應天少尹。靖康初,提 舉淮東茶鹽。高宗即位,改提舉湖北。會兄開與秦檜 力爭和議,開去,幾亦罷。逾月,除廣西轉運副使,徙京 南路。紹興七年,為浙西提刑,知台州。賀允中薦,召對」, 授祕書少監。孝宗受禪,請老致仕,擢其子逮為浙西 提刑以便養。乾道二年卒,諡「文清。」二子:逢,仕至司農 卿,逮終敷文閣待制。

曾升

按《福州府志》:「升字孟高,福州人。入粟補吏。靖康中,金 騎犯邊,升被檄,部士卒戌楚州,至昭信縣,適遇金人, 與戰死於陣。」

曾光庭

按《萬姓統譜》:「光庭,吉水人。仕為永州東安簿。靖康之 難,勒兵勤王。會徽、欽北狩,列表勸進。高宗立,光庭不 願受賞。」

曾怘

按《宋史曾怘傳》:「怘字仲常,中書舍人鞏之孫。以父任 郊社齋郎,累官司農丞,通判溫州,須次於越。建炎二 年,金人陷越,以琶八為帥,約詰旦,城中文武官並詣 府,有不至及藏匿不覺察者皆死,怘獨不往。為鄰人 糾察逮捕,見琶八辭氣不屈。琶八令左右盡驅其家 屬四十口,同日殺之。金人去。怘弟朝散郎。」時知杭 州餘杭縣事,製大棺,斂其骨,葬之天柱山。事聞,官其 弟怤子崇兄子。皆將仕郎。崇後仕至「知南安軍。」

曾悟

按《宋史曾怘傳》:「怘從弟悟,字蒙伯,翰林學士肇之孫 也。宣和二年進士。靖康間,為亳州士曹。金人破亳州, 悟被執,抗辭慢罵,眾刃劘之妻,孥同日被害。」

曾覿

按《宋史曾覿傳》:「覿字純甫,其先汴人也。用父任補官。 紹興三十年,以寄班祗候與龍大淵同為建王內知 客。孝宗受禪,覿自武翼郎除帶御器械,幹辦皇城司。 未幾,以為文州刺史。覿勢張甚,士大夫之寡恥者附 麗之。覿累除武泰軍節度使,提舉萬壽觀。淳熙元年, 除開府儀同三司。陳俊卿守金陵,過闕入見,首言曾」 覿招權納賂,帝感悟。寖覺其姦,遂稍疏覿。覿憂恚,疽 發於背,卒。

曾伋

按《萬姓統譜》:「伋字彥思,紹興三十二年,以大理寺丞 出知袁州,一意為民。隆興初元,有旨江西和糴百萬 轉輸丹陽。一時有司失於討論,袁亦在數。伋具不可 糴狀,條舉先後以聞,乞先罷黜。朝廷嘉而免之。」是邦 得免和糴自伋始。

曾項

按:《萬姓統譜》:項紹興中宰常熟,王伯剛稱其「知足以 知,勇足以行,御吏若西門之治鄴,愛民如子產之治 鄭云。」

曾集

按《萬姓統譜集》:「紹興間,知南康軍,勤理庶務,首慕先 賢劉煥之為人,修其墓亭,礱石以培其封,割公田以 奉其祀。朱熹稱其有尊賢尚德之心。」

曾恬

按《泉州府志》:「恬字天隱,公亮曾孫。少為存心養性之 學。紹興中,仕至大宗正丞。秦檜當國,恬自守不為詘。 求外祠,得主管台州。」

曾慥

按《泉州府志》:「慥字端伯,懷之從兄。初為尚書郎,直寶 文閣,奉祠。博學能詩,號至游居士。」

曾懷

按《泉州府志》:「懷,字欽道,孝寬曾孫。建炎初,知真州,訓 習民兵,有紀律。乾道初,擢戶部侍郎,進權尚書,知婺 州。甫三月,召還,賜同進士出身,參知政事,代梁克家 為右丞相,封魯國公。淳熙初,臺官因言事中懷,懷遂 求退,以觀文殿大學士奉祠。未幾,復相,以疾請罷,卒。」

曾植

按《泉州府志》:「植字子直,晉江人。太學上舍生。孝宗登 極,賜釋褐。累遷敕令所刪定,官司農寺丞。會大理丞 闕,上命補之。尋出知南劍州。陛辭,奏言三事,上大悅, 知湖州卒。」

曾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