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4 (1700-1725).djvu/56

此页尚未校对

與從弟東湖書院山長原郕,師吉安廬陵楊伯子俱 博學工詩。紹定庚寅,避亂鍾陵,從戴石屏諸賢結江 湖吟社。寇至,原一偕其叔益之,傾資產,募丁壯,築城 垣為保障,寇知有備,不敢犯,民多德之。著有《選詩衍 義》《蒼山詩集》。」

曾淵

按《萬姓統譜》:「淵,字廣微,南豐人。景定間,知新昌,有詩 聲,且優於政。嘗修大成殿,終於安南。」

曾子長

按《萬姓統譜》:「子長,咸淳末知淳安縣,清慎自守。時邊 事已急,多方保障,民賴以安。後以讒籍其家,惟故書 敗絮而已,君子惜之。」

曾紘

按《宋史藝文志》:「曾紘《續江西派詩集》二卷。」

曾民瞻

按《尚友錄》:「民瞻,南昌尉,通天文之學,以晷漏差訛,遂 更用其法。箭傍二木偶,左者晝司刻、夜司點,則擊板 以告;右者晝司晨、夜司更,則鳴鉦以告。自謂得古人 之所未至。」

曾造

按《萬姓統譜》:「造,南豐人,文肅公元孫。知翁源縣,以化 民成俗為急務,籍官田之入以養士。於是文化大興, 邑人士相與祠於學。」

曾如驥

按《萬姓統譜》:如驥字德清,泰和人,判邵州。元兵入城, 寮吏諫曰:「曷不壺漿以迎?」曾陽諾。退書舍生取義於 壁,登於城,投濱江死。事聞,贈敷文閣待制,諡忠愍,立 廟祀之。

曾塤

按《萬姓統譜》:「塤,瑞州錄事參軍,以郡命賑濟饑民,值 元兵至,被擒。誘之以利,不從,且詈之,遂死。贈秩,官其 一子。」

曾沖子

按《江西通志》:「沖子,字聖和。丞相趙葵宣撫江東西,辟 佐吉州節制司。至元二十四年,程鉅夫奉詔求賢,以 沖子應,授福建提刑司僉事。時閩部遠且險,吏乘為 奸,民迫為亂。沖子行部,警諭感切,民畏而懷之。以奉 議大夫致仕。」

曾詠

按《江西通志》:「詠字師點,樂安人。性孝友。至元丁丑,母 因避地得疾,舁歸。值大兵至,恣殺掠,詠乞以身代母 死,軍憐得免。」

曾貫

按《江西通志》:「貫,字傳道,泰和人。紹興照磨,監州辟禦 龍泉寇,戰於觀背,死之。所著有《周易變通》《四書類辯》 《學庸》標著行於世。」

曾德

按《萬姓統譜》:「德,漁陽人,宗聖公五十七代孫。母早亡, 父仲祥,再娶左氏,攜游襄陽居焉。時兵陷襄陽,失左 氏。德遍求南土,得於廣海,奉迎歸養終身。」

曾魯

按《明外史曾魯傳》:「魯字得之,新淦人。以文學聞於時。 洪武初,召為纂修《元史》總裁官。史成,授禮部主事,超 拜禮部侍郎,命主京畿鄉試。是冬,引疾歸,未抵家卒。」

曾秉正

按《明外史曾秉正傳》:「秉正,南昌人。洪武初,薦授海州 學正,召為思文監丞,改刑部主事。十年,擢為通政使。 在位數言事,忤旨罷,貧不能歸,鬻其四歲女。帝聞大 怒,置腐刑,不知所終。」

曾鼎

按《明外史錢瑛傳》:「曾鼎,字元友,泰和人。祖懷可,父思 立,並有學行。元末,鼎奉母避賊。母被執,鼎跪而泣代。 賊怒,將殺母,鼎號泣,以身翼蔽傷頂,肩及足,控母不 舍。賊魁繼至,憫之,攜其母子入營療治,獲愈。行省聞 其賢,辟為濂溪書院山長。洪武三年,知縣郝思讓辟 教社學,居久之卒。鼎好學能詩,兼工八分。」

曾萬中

按《江西通志》:「萬中,吉水人。幼穎異,元季為千戶長。江 右大亂,萬中與弟粹中保障鄉里,歸明,還守吉安。兵 至,走京師乞援,授萬中行省參知政事。弟粹中親軍 指揮使。後城陷,兄弟皆戰死。」

曾源友

按《江西通志》:「源友,泰和人,任石城訓導。元季,紅巾寇 掠縣,源友負母出走,遇寇欲劫之去,源友跪陳母老, 寇怒,欲害其母。源友以身蔽母,寇連刃之,幾死。適寇 帥踵至,憫其孝,傅善藥,得免歸。母卒,哀毀廬墓,有司 具實以聞,為立孝子亭於墓所。」

曾魯山

按《江西通志》:「魯山,贛縣人。元時舉孝廉,官於潮。自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