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4 (1700-1725).djvu/57

此页尚未校对

終絕意仕進。明太祖遣將略定南服,過贛,強起之,魯 山不克辭,即日就道。南中聞其至,率先歸款。以功擢 潮州太守。」

曾堅

按《江西通志》:「堅,字子白,金谿人。少與危素齊名。元進 士,累官至中大夫,翰林學士。洪武初,入朝為禮部侍 郎,諳習典章,太常議禮皆諮之。」

曾泰

按《江夏縣志》:「泰,洪武初以秀才徵,學行允孚,上重之, 每慷慨論事,言無不從,超拜戶部尚書。」

曾爟

按《吳江縣志》:「爟字日章,以字行。其先灤水人。父朴,徙 吳江。爟少充郡學生。洪武十七年,以歲貢授黃陂知 縣,政聲大振,以最聞。尋去官歸。洪武三十五年,以薦 擢翰林院侍讀。永樂初年,與修大典。未幾,交阯黎氏 篡立,詔爟往諭黎,蒼語不遜,爟折之,宣讀如禮。二年, 使還陳,黎氏篡立當征。四年四月,命從新城侯張輔」、 西平侯沐春將兵討之,軍中文檄皆出其手。交阯平, 贊畫功居多。五年還報,復承命往諭諸將,至軍中,以 疾卒。

曾鳳韶

按《明外史曾鳳韶傳》:「鳳韶,廬陵人。洪武末登進士。建 文初,為監察御史。燕兵起,朝議遣使持詔往諭,鳳韶 慷慨請行,比至燕抗不納,乃還。燕王稱帝,遂自殺。妻 李亦自經死。福王時諡忠毅,妻諡貞愍。」

曾廷瑞

按《廣東通志》:「廷瑞,漳州府學生。靖難繼統,詔至,廷瑞 隨教授陳思賢集於明倫堂,不出迎。詔設舊君位,哭 如禮。郡人執送京師,與思賢皆死。」

曾濬

按《萬姓統譜》:「濬,薊州鎮撫,與馬宣守州城。靖難兵攻 之不能下,招之降,不肯輒出兵力戰,敗,為張玉所執, 不屈死之。」

曾棨

按《明外史曾棨傳》:「棨字子啟,永豐人。生而穎異,貌魁 偉,博聞強記,工文詞。永樂二年,殿試第一,授翰林修 撰,修《永樂大典》,為副總裁。書成,遷侍讀,尋進侍讀學 士。仁宗立,除左春坊大學士。宣宗立,進少詹事。宣德 七年,卒於官,諡襄敏。」

曾鼎

按《明外史黃澤傳》:「曾鼎,永豐人,永樂十年進士,為廣 東僉事。」

曾伯良

按《萬姓統譜》:伯良永樂中知海陽縣,視篆後立碑於 城隍廟曰:「有外施仁義內藏禍心者,神必殛之。」

曾鶴齡

按《萬姓統譜》:「鶴齡字延年,太和人。永樂進士第一,授 翰林修撰,預修實錄,陞侍講學士。有《松坡集》《臞叟集》, 藏於家。」

曾慎

按《萬姓統譜》:「慎,寧都人,永樂甲申進士,任編修。」

曾令得

按《萬姓統譜》:「令得名凱,以字行,吉水人。永樂乙未進 士,任御史。」

曾翬

按《明外史曾翬傳》:「翬字時升,泰和人。宣德八年進士。 授刑部主事,進員外郎、郎中。以何文淵薦,擢廣東右 參政,以憂去。服闋,起官河南。天順五年,遷山東右布 政使,召拜刑部左侍郎,尋巡撫浙江,弊政多所釐革。 還朝久之,謝病去。翬謹操行,所至有聲。及歸,生計蕭 然。」

曾泉

按《萬姓統譜》:「泉,太和人,永樂進士。宣德中以御史謫 任汜水典史。蒞政勤能,頻課生徒,教官厭之,泉乃選 四鄉俊秀自教之,三年多有成材。邑臨黃河,教民結 網捕魚,大得其利。時督民開荒田,伐材木耕,無牛者 助之,顛連者得棺以送死,貧乏者得財以成婚。民感 其惠,為立生祠。」

曾蒙簡

按《萬姓統譜》:「蒙簡名廉,以字行,太和人。正統乙丑進 士,歷按察使。」

曾僊廣

按《延平府志》:「僊廣,字孔大,沙縣人。與兄隆俱遺腹失 怙。正統戊辰,寇鄧茂七縱火焚縣,時僊廣兄弟幼,引 避半溪,遇賊將俘去,俱弗從。賊持刃挾之,兄弟直前 爭死,以母老嫠居也。賊兩釋之。」

曾恕

按《黃岡縣志》:「恕,字希仁,黃州衛指揮僉事。性至孝,父 全,征橫江陣亡,英廟詔錄諸陣亡子姓,恕曰:『父死之 謂何,而迺以市寵,吾不忍也』。」久之,始受廕,署篆督漕, 以廉介聞,監司咸旌異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