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4 (1700-1725).djvu/7

此页尚未校对

按《明外史平安傳》:「安,滁人。父定,官濟寧指揮僉事。安 初為太祖義兒,定歿,安襲定職,遷密雲指揮使,進右 軍都督僉事,力舉數百斤,果勇善戰。建文元年,從李 景隆北伐,為先鋒,所向皆靡,燕軍大懼。何福欲持久 老燕師,移營靈壁,深塹高壘自固。會糧乏,安分兵迎 糧,燕王以精騎遮之,軍分為二。福開壁援,為高煦所」 敗。將移軍淮河就糧。燕軍猝薄其壘,軍中大亂,福單 騎走,安被執。燕軍爭請殺之。燕王惜其勇,送北平,命 世子善視之。王即帝位,以安為北平都指揮使,進行 後府都督僉事。永樂七年,帝巡北京。將至,謂左右曰: 「平保兒尚在耶?」保兒,安小字也。安聞之自殺。

平顯

按《萬姓統譜》:「顯字仲微,仁和人。博學多聞,風流蘊藉, 詩文皆有典則,書法深穩可尚。黔國沐公重其才,辟 為教讀,卒。所著有《松雨齋集》。子宣,亦工詩,仕至蒙化 府通判致仕。」

平秩

按《萬姓統譜》:「秩洪武進士,杭州人。」

平思忠

按《吳江縣志》:「思忠,字爾中,初為縣吏。永樂初,為禮部 主客司主事。主客事殷,思忠勤敏過人,皆立辦。三年, 陞郎中,俄坐事下獄。適北貢使至,主客者不稱旨,尚 書呂震因言思忠習外國事,即日復官,擢為陝西左 參政。有某府推官錄事,思忠知其貪,杖之。後其人至 京,誣以贓,謫戍邊。會太監劉馬兒奉詔市馬西域,以」 思忠在客司久,識賈胡,請以從。詔釋之,給冠帶,隨馬 兒西抵吐蕃、烏思藏、朵甘、隴答等處,赤斤、蒙古罕東 安定、阿瑞、曲先、哈密等衛,及大州、亦力把力、撒馬兒 罕、哈烈、于闐諸國而還。復免官,家居卒。

平集

按《萬姓統譜》集:「字子照。以人材舉,授邵武府通判。上 書自陳,改大庾縣稅課局大使,監鑄永樂錢。」

平鋼

按《貴州通志》:「鋼,貴陽人。成化癸卯科舉人,官知縣。」

平鏡

按《萬姓統譜》:「鏡程番府人,興化府通判。」

平康裕

按《萬姓統譜》:「康裕,嘉靖乙未進士,新城人。歷官按察 副使。」

平章

按《冠縣志》:「章,仕至盧龍知縣。」

平天祥

按日照《縣志》:「天祥,馬家畽里人,任沛縣知縣。」

京姓部彙考

鄭樵《通志》。

以邑為氏鄭邑

京氏。鄭武公少子,改封於京,謂之京城,太叔因氏焉。 舊滎陽京縣是其地,後齊廢入滎陽,其故城在縣東 南二十里。又李氏改為京氏,望出譙國。

《廖用賢尚友錄》

京姓

京東都角音,又望出譙國。

京姓部列傳

京房

按《漢書梁丘賀傳》:「賀從太中大夫京房受《易》。房,淄川 楊何弟子也,出為齊郡太守。」

京房

按《漢書京房傳》:「房字君明,東郡頓丘人。治《易》,事焦延 壽。延壽嘗曰:『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長于災變 占驗,好鐘律,知音聲。初元四年,以孝廉為郎,數上疏 言將然,近數月,遠一歲,所言屢中。天子說之,數召見。 房奏考功課吏法,公卿議以煩碎不可行。石顯、五鹿 充宗皆疾房建言宜試以為郡守,元帝於是以為魏』」 郡太守。房請以考功法治郡,歲竟,乘傳奏事,天子許 焉。房知七月涌水出,道人當逐死,房上封事,徵下獄 棄市。房本姓李,推律自定為京氏。死年四十一。

京相

按:《尚友錄》「相著《春秋土地名》三卷。」

京迪

按《萬姓統譜》:「迪,寧化人,寶曆中任龍南丞。」

京鏜

按《宋史京鏜傳》:「鏜字仲遠,豫章人也。登紹興二十七 年進士第。龔茂良帥江西,見之曰:『子廟廊器也』。及茂 良參大政,薦鏜擢為監察御史,累遷右司郎官,轉中 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金人遣使來弔,鏜為報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