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4 (1700-1725).djvu/70

此页尚未校对


氏族典第三百二十三卷

凌姓部彙考

《鄭樵通志》

以官為氏

凌氏、姬姓。衛康叔支子為周凌人,子孫以官為氏。《吳 志》有凌統,晉有凌嵩,望出渤海。

《廖用賢尚友錄》

凌姓

《凌河間徵音》,又望出渤海涿鹿。

凌姓部列傳

凌操

按《吳志凌統傳》:「統父操,輕俠有膽氣。孫策初興,每從 征伐,常冠軍,遷破賊校尉。及權統軍,從討江夏,先登 中流矢死。」

凌統

按《吳志凌統傳》:「統字公績,吳郡餘杭人。父操,討江夏 死,權以操死國事,拜統別部司馬,行破賊都尉。後從 征江夏,大獲。權以統為承烈都尉,遷校尉。雖在軍旅, 親賢接士,輕財重義,有國士之風。拜盪寇中郎將,領 沛相,復拜偏將軍,病卒。二子烈封。」

凌烈

按《吳志凌統傳》:「統卒,子烈年數歲,權內於宮,愛待與 諸子同賓客,進見,呼示之曰:『此吾虎子。八九歲令葛 光教之讀書,十日一令乘馬,封亭侯。後有罪,免』。」

凌封

按《吳志凌統傳》:「統子封,襲爵,領兵。」

凌嵩

按《萬姓統譜》:「嵩諮議參軍。」

凌秀

按《萬姓統譜》,「秀著《管統記》十卷。」

凌恭

按《萬姓統譜》:「恭字遵德,建昌人。精通五經,而埋名晦 跡。煬帝時召為學士,後至戶部尚書。」

凌敬

按《萬姓統譜》:「敬初臣於竇建德,建德救王世充,敬獻 策請悉兵踰太行,徇汾晉,則鄭圍自解,竇不從而敗。」

凌準

按《唐書王叔文傳》:「叔文陰結天下有名士,士之欲速 進者,率諧附之,而凌準又因其黨進。準字宗一,有史 學,自翰林學士貶連州司馬,死。」

凌士燮

按《萬姓統譜》:士燮,唐人。柳子有《贈凌助教蓬屋詩序》 云:「儒有蓬戶甕牖而自立者,河間凌士燮,窮討六籍 而為儒官。」

凌彩

按《萬姓統譜》:「彩準子迪功郎。」

凌誼

按《萬姓統譜》:誼,「校書郎。」

凌策

按《萬姓統譜》,「策字子奇,涇縣人。登呂蒙正榜進士,除 大理寺評事,通判舒州。召為太子中允、直集賢院,歷 三司,又除開封府通判,再遷左正言,出為淮南轉運 副使,遷尚書禮部員外郎,擢知制誥。太宗即位,超遷 本曹郎中,權知三司事。拜右諫議大夫,改樞密直學 士、知洪州。坐事奪職,復樞密直學士、知益州,遷永興」 軍事,除左諫議大夫兼三司使,拜樞密副使,遷吏部 侍郎兼知諫院事。策學博敏,超絕一世。真宗嘗言:「策 治蜀敏而有斷。」王旦對曰:「策性質淳和,臨事強濟。」真 宗深然之。

凌皓

按《萬姓統譜》:皓天禧時知保昌縣,興水利,開導江水, 民感其德,至今號曰「凌江。」

凌景陽

按《萬姓統譜》:「景陽字少明,餘杭人。」又云「海寧人。舉景 祐二年進士,授江陰主簿,除廬州觀察使推官,仕州 縣一十二年。慶曆六年,召為國子直講,除吏部員外 郎,纔得館閣校勘。皇祐初,判尚書考功,同知太常少 卿,召為監察御史,罷知秦州,以集賢校理判登聞檢 院、戶部判官知曹州,為開封府判官,復出為京東轉」 運使,徙兗、亳二州。又追「坐為轉運時不能奉行法令, 出監衡州鹽倉。」英宗即位之初,起知襄州,入為祕書 少監,以疾求去,拜工部侍郎兼中書舍人。治平四年, 特除龍圖閣直學士。

凌沖

按《萬姓統譜》:沖,吳人,寶元進士。少負才名,受知王安 石,嘗著《鄉黨傳說》二論,安石大奇之。熙寧間,知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