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4 (1700-1725).djvu/73

此页尚未校对

郡,囚遂得釋。累遷福建廉訪都水監丞。時河南王堰 水轉磨,民患之,愬於朝,命臺省按治,皆畏不敢言,時」 中獨命毀之。大長公主南游,乘豪民巨舫,鉦鼓而行。 時中以為非法,請更乘驛,主嘆服。官至祕書少監、吳 興郡侯。

凌緯

按《浙江通志》:「緯字景文,昌化人。篤學能文。大德中,以 才薦為雪江書院山長,尋棄去。年九十三卒。邑令表 之曰『康德先生』。所著有《唐山紀事》等書。」

凌懋翁

按《萬姓統譜》:懋翁字師德,時中子。泰定二年進士。初 知連州。廣西蠻入寇,懋翁率眾禦之。寇望見,駭曰:「此 凌知州也,不可犯。」額手而退。招諭諸洞,蠻酋悅服。至 正甲申,考兩浙鄉試,號稱得人。累官翰林學士、通議 大夫、祕書監,致仕。

凌雲標

按:《萬姓統譜》雲:「標,南昌人,至正丙子舉人。」

凌師德

按《萬姓統譜》:「師德,錢塘人。至正間任嘉興府推官。弟 師節,歷知府。」

凌攀

按《萬姓統譜》:「攀字彥沖,錢塘人,為常熟州學教授。」

凌雲翰

按《萬姓統譜》雲:「翰字彥翀,仁和人。博通經史,領至正 十九年鄉薦。洪武初,舉杭庠訓導,陞成都府學教授, 卒。所著有《柘軒集》,藏于家。」

凌悅

按《萬姓統譜》:悅字孟傅,安吉人。至元登進士第,有時 名。太祖召為捲簾使,嘗稱曰「老凌」而不名。累官都御 史。然性峭直,每以戇諫忤上意,竟以是疏之,籍其家。 所著有《六經疏議》百卷。

凌文質

按《萬姓統譜》:「文質,固始人。洪武初知趙城縣,重建縣 治學校功成而民不擾。」

凌耀宗

按《萬姓統譜》:「耀宗,臨淮人。洪武初,由秀才任中書舍 人,陞禮部員外郎,侍經筵。天順間,預修《大明一統志》。」

凌輅

按《萬姓統譜》:「輅,句容人。洪武乙丑進士,歷漢陽知府。 建五美樓,其文章政事,卓然著聲。」

凌賢

按《萬姓統譜》:「賢字彥能,其先安吉人,懋翁四世孫。祖 壽,遷歸安。父均德,有隱德,不仕。洪武戊辰,膺浙江鄉 薦,歷應天府治中,居官剛正不阿,改知鄭,尋又謫均。 時隆平侯張信、禮科給事中胡濙自荊還,薦當大任, 宣皇帝作《招隱歌》,命行人齎賜,馳驛召還,入見,命進 兵部尚書,又命掌都察院事,固辭。上曰:『汝欲學疏廣 耶?朕遂汝高志』。」御書「賜老堂」三字褒之,楊東里、士奇 為記。以子銜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致仕,復馳驛還。二 子:晏如、坦如。

凌餘慶

按《萬姓統譜》:「餘慶,宣城人。洪武癸酉,以匠執役京師。 母家居,病劇,餘慶聞之憂甚,夜即沐浴焚香告天,刲 股附餘慶妻兄楊某持歸,其妻和粥以進,母疾尋愈。 詔免餘慶匠役,仍旌表其門。」

凌漢

按《明外史凌漢傳》:「漢字斗南,原武人。洪武中,以明經 舉至京師,授司經局正字,出為會稽知縣。召為御史, 擢右都御史。時詹徽為左,論議頗不合,為徽所劾,貶 左僉都御史,致仕。漢有治才廉直,為帝所知,然出言 不檢持,為時所少。」

凌雲

按:《萬姓統譜》雲:「襄陽人。洪武間,南陽府推官,振冤抑 出濫繫積年滯獄,一時剖決,庭無留獄,時論能之。」

凌守誠

按《萬姓統譜》:「守誠,彭澤人,洪武間人材,任興化府倉 副使,倜儻不群,以異行聞於上,超陞金華府知府,改 廣東韶州府。感主上之知,竭忠貞之力,一官二郡,政 績赫然。」

凌晏如

按《萬姓統譜》:「晏如,字安然,賢子。業儒敦行,精六書,法 尢,工李斯大篆、二王小楷。永樂初,徵授中書舍人。文 皇帝臨中書省觀書,眾皆慴慄,迺獨意態安閒,得晉 人風致。又嘗寓直,召論事稱旨,擢吏科給事中,遷都 給事中。扈駕北征,轉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賜之璽書。 蓋是時持憲者多以賄聞,帝簡擇用之。晏如感上知」 遇,確然自守,不為眾所惑。彈劾不避,寮寀憚之。與都 御史顧佐齊名。兵部以武職貼黃久不清,請會官清 理,上以命晏如。晏如與翰林侍讀苗衷同力一心,罔 有漏失。有顏鎮撫既卒,子孫當一人繼,乃復以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