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4 (1700-1725).djvu/80

此頁尚未校對
考證

農,人甚稱之。」

應俊

按《萬姓統譜》:「俊,天台人,號東野。知新昌,弭盜安民,政 教兼舉。嘗奏罷縣稅務。有《琴堂諭俗編》行于世。」

應鏞

按《萬姓統譜》:「鏞,蘭谿人。登博學宏詞科,仕至知開州。」

應子和

按《萬姓統譜》:子和有詩云:「兩岸夕陽紅,臘炬短,燒紅 風過落花紅。」《因話錄》云:「張子野為三影尚書,子和可 為三紅秀才。」

應純之

按《萬姓統譜》:「純之知楚州,崇儒術,興學校,修城池,民 賴其德。」

應節嚴

按《萬姓統譜》:「節嚴,平陽人,字和父。少名夢辰,中童科, 淳祐甲辰登武第,庚戌換文舉,歷太學錄、國子簿、司 農、軍器丞、兩淮機參、右司檢詳、淮西提刑、兩浙運判、 刑部侍郎,權吏部侍郎、寶謨閣待制,特除中奉大夫。 在六館時,上疏論巨璫黷政。及居淮幕,登陴守禦才, 裕經濟,識法制,察獄情,重軍餉,咸著其能。」尢善古文, 有《文集》若干卷。

應本仁

按《萬姓統譜》:「本仁,字本立,鄞縣人。以家世為宋臣,義 不仕元,隱居城南。博學好禮,喜施予,慷慨有大志。嘗 慕范文正之為人,規建義莊,創屋舍五十餘間,割慈 谿腴田五百餘畝,收其歲入,以濟親族里黨之貧乏, 與婚姻喪葬之不能舉者。又即其中為義塾,延名師 以訓導親族里黨之子弟,供膳服用,悉有常制,時其」 出納,定其條約,使後裔世守之。郡府以其事達宣慰 使司行中書省,移浙東廉訪使者覈實以聞,褒嘉之。 時翰林學士黃溍為紀其事于石,世傳為《應家館》云。

應伯和

按《萬姓統譜》:「伯和,洪武間,知荊門州,律己廉介,治民 仁惠。去任惟琴書而已。州人懷其恩德,久而不忘。」

應志和

按《萬姓統譜》:「志和,名律,以字行。少從族父尚履游,比 長,登拙訥葉公之門。拙訥亟相推許,永嘉黃文簡公 一見遂定為忘年之交,由是聲譽日進,遠近交辟。南 畿提學孫公鼎薦為鹽城訓導,以母老辭。周郡守旭 鑑復以郡學薦,乃始迎母同赴官。居無何,丁母憂。服 闋,改蘭陽縣。蘭陽素乏科第,又其僚酗酒而愎,先生」 結以恩禮,久之愧屈,士服其教,科第亦班班出任。滿, 陞鄱陽教諭,蘭陽之人相與立生祠祀焉。其在鄱陽, 尢篤意風教,未及引年,遽乞休歸,更號「宜休居士。」考 德問業,門無虛席。年八十有四卒。所著有《復菴存稿》。

應承完

按《萬姓統譜》:「承完,奉化人。登張信榜進士,授吉安太 和令。俗悍好訟,素號難治。承完摧強振弱,群奸斂跡, 民賴以安。」

應履平

按《明外史應履平傳》:「履平,奉化人。建文二年進士。授 德化知縣。歷官吏部郎中,出為常德知府。宣宗初,擢 貴州按察使。所至祛除奸蠹。正統時,王師征麓川,遷 雲南左布政使,贊畫軍務,屢奏勞績。八年,致仕歸。」

應顥

按《萬姓統譜》:「顥字文明,淳安人。登正統十年進士第, 授監察御史,巡視福建銀場。賊林開三等鳩集處盜 千餘人剽掠,顥斬其首,賊悉平,賜彩緞、寶鈔。顥清理 福建軍伍,巡按蘇松等處,賑饑,全活甚眾。陞大理丞, 遷雲南大理同知,改知揚州府,陞湖廣副使。顥修築 江岸千餘丈,功就而民不知勞。陞福建按察使,轉左」 布政,以「老疾自陳,致仕。」

應佐

按《萬姓統譜》:「佐,江都人。自少以志節聞。弘治間貢為 太學生。鄉有妖,佐為《辨怪文》以禱於神,妖遂熄。」

應振黼

按《萬姓統譜》:「振黼字繡夫,象山人。性資敏慧,端嚴不 苟。由歲貢任泗州判官,綽著能聲。造濟淮橋,築永寧 垻,民德之。家居以所得俸散於家人,設家塾以教子 弟,代供束脩,人稱厚德君子。所著有《尋樂稿》《紀年錄》, 藏於家。」

應元徵

按《萬姓統譜》:元徵字敬之。由舉人教諭武寧,轉國子 學錄,以文學宣聲於時,丘文莊公敬禮之。武宗幸太 學,進講《大學平天下》章,拜錦衣白金之賜。遷延平通 判。築沙、尢二城,陞興化同知。所著有《澹菴稿》若干卷, 藏於家。

應良

按《浙江通志》:「良,仙居人。少稱奇童,稍長以聖學為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