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4 (1700-1725).djvu/9

此页尚未校对

史,改泰州為下蔡守禦都指揮使。四年,泰州初下,真 拜刺史。明年,世宗幸泰州,以罕儒為團練使。建隆初, 陞鄭州防禦,以罕儒為使,改晉州兵馬鈐轄。罕儒恃 勇輕敵,嘗率騎深入晉境,人多閉壁不出,擄獲甚眾。 是年冬,復領千餘騎抵汾州城下,焚其草市,案兵以 退。夕,次京土原,劉鈞遣大將郝貴超領萬餘眾襲罕 儒,黎明,及之。罕儒格鬥,手殺十數人,遂遇害。

荊守勳

按《宋史荊罕儒傳》:「罕儒遇害,太祖擢其子守勳為西 京武德副使。」

荊嗣

按《宋史荊罕儒傳》:「罕儒兄延福,延福孫嗣,乾德初,應 募為控鶴卒,從李繼勳討河東,多所斬馘。從太祖征 太原,率先陷陣。召見,補御龍直。太平興國初,三遷至 天武軍校,從征幽州,隸殿前崔翰,斬三十級,補龍猛 副指揮使。雍熙三年,從田重進、譚延美率師入遼境, 與遼人戰,屢敗之。師還,太宗引見便殿,重進言其有」 勞,補本軍都虞候,遷本軍都指揮使、領澄州刺史。至 道二年,加御前忠佐馬步軍頭,屯定州。咸平三年,加 領本州團練使,出為郎山路都巡檢使。五年,真拜蔡 州團練使、趙州部署。踰年,徙滄州。景德初,歷鄆州、鳳 翔、永興部署。車駕幸亳州,留為舊城內同都巡檢使。 大中祥符七年,改虢州防禦使、邠州環慶副部署,卒。

荊伯玠

按《萬姓統譜》:「伯玠,太平興國登科。」

荊信

按《宋史荊罕儒傳》:「罕儒從孫嗣,嗣子信為左侍禁。」

荊貴

按《宋史荊罕儒傳》:「罕儒從孫嗣,嗣子貴,內殿崇班。」

荊惟日

按《萬姓統譜》:「惟日皇慶進士。」

荊茂元

按《萬姓統譜》:「茂元,藍田尹。民有兄弟爭水磑者,茂元 以禮化之。」

荊大聲

按《萬姓統譜》:「大聲,江都人。以貧去鄉里,貨卜于臨安。 以明曆入太史局,歷靈臺郎,終于春官大夫,判太史 局,賜金紫。」

荊元剛

按《萬姓統譜》:「元剛,荊里人。中統間為遼東廉訪使,能 持風紀,為世所稱,卒諡端敏。」

荊思溫

按《萬姓統譜》:「思溫,至正中玉山尹,有善政澤民,秩滿, 民勒石頌德。」

荊聚

按《山西通志》:「聚,蒲州人。性忠直,博群書,尚恬退。洪武 初,舉孝廉,辭不就。寄傲江湖,絕跡人事,有逸民之風。」

荊志

按《萬姓統譜志》:「洪武三年,任寶坻縣知縣,與縣丞柳 青大興學校,豐優廩饌,增廣生員,化育人材,故歷年 科貢得人比他邑為最。」

荊政芳

按《辰州府志》:「政芳,字山甫,號南條,淑浦人。永樂丙戌 進士,任交趾僉事,復轉山東,以廉謹自守,風紀凜然。 遠彝率服巡歷沱江,聞傘員山有神曰媚娘,常見怪 形以要民祭,乃作傘員,移文勒碑以鎮之,其怪乃息。 及歸,笥中止銀三兩,朝夕不給,略無慍色。」

荊恭

按《萬姓統譜》:「恭,蒲州人。宣德舉人。」

荊詡

按《山西通志》:詡,猗氏人。與兄志孿生于涿郡,受業薛 文清門。文清嗟曰:「衍吾道者,南縣兒也。」中正統丁卯 舉人,卒業北雍。

荊茂

按《永州府志》:「茂,成化戊戌進士,任御史,言事不避權 勢,激揚有聲。」

荊應春

按《萬姓統譜》:「應春字子元,武陟人。嘉靖戊戌進士。」

荊文照

按《萬姓統譜》:「文照,字叔韜,丹陽人。嘉靖己未進士,歷 戶部主事。」

荊州土

按《山西通志》:「州土,字厚齋,臨晉人。萬曆丁丑進士,授 臨胊知縣。墾荒蕪,撫流移,清編審,平徵收,省勾攝,雪 冤獄,清丈量,積儲粟,興學校,表貞烈,民愛如慈母。以 循良徵拜御史,建白務持大體,人不敢干以私。巡南 城,視蘆溝橋稅。出督漕,按蘇松,適歲饑,道殣相望,請 發倉行賑,自以身先,全活無筭。入省京營日分曹角」 藝,壯軍實,划浮偽,無敢虛尺籍者。再按順天,以疾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