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5 (1700-1725).djvu/101

此页尚未校对

所宜用。今四方告災,正撤樂減膳之時,豈宜為此非 法之器。」帝納之。璋廉靜持大體,給事中胡易等劾不 職大臣,誤及璋。璋憤,連疏乞休。閱十六年,卒。

劉聚

按《明外史李震傳》:「劉聚,清豐人。太監永誠從子,為金 吾指揮同知,以奪門功進都指揮僉事,超擢右都督。 成化六年,以右副總兵赴延綏,追賊出境,論功進左 都督。以內援特封寧晉伯。八年,代趙輔為將軍,總陝 西諸鎮兵。卒諡武勇。傳子祿及福。福卒,子岳嗣。卒,從 子文嗣。」

劉玉

按《明外史劉玉傳》:「玉字仲璽,磁州人。生有膂力,給侍 曹吉祥家,從征麓川,授副千戶,積功至都指揮僉事。 天順元年,以奪門功進都督僉事,充右參將,改右副 總兵,鎮守貴州。吉祥誅,謫海南副千戶。六年,復以為 都督僉事、右副總兵,鎮守涼州,進都督同知。成化四 年,滿俊亂固原,白圭舉玉為總兵官討之。賊平,進左」 都督,掌右府事。六年卒。諡《毅敏》。子文,襲指揮使。

劉健

按《明外史劉健傳》:「健字希賢,洛陽人。父亮,三原教諭, 有學行。健舉天順四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成化 中,三遷至少詹事。孝宗即位,進禮部右侍郎,入內閣, 參預機務。弘治四年進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十一 年代徐溥為首輔。健骨相奇古,學問深粹,正色敢言, 無所依違,廉靜自守,獨以身任天下之重。武宗嗣位」, 東宮舊豎劉瑾等用事,日導帝遊戲,由是怠於政事。 健懇切疏諫,帝終不能改,遂乞致仕歸。瑾憾不已,矯 旨削籍為民。瑾誅,復官致仕。世宗立,官其孫成學為 中書舍人。嘉靖五年卒。諡「文靖。」孫望之,進士。

劉大夏

按《明外史劉大夏傳》:「大夏,字時雍,華容人。父仁宅,廣 西副使。大夏登天順八年進士,改庶吉士。成化初,除 職方主事,再遷郎中。有中貴知大夏,欲薦為兵部侍 郎,遣人邀一見,㢲詞謝之。遷福建右參政,以政績聞。 聞父訃即行。弘治二年,服闋,遷廣東右布政使,改左, 移浙江。召為左副都御史,歷戶部左侍郎。移疾歸,築」 草堂東山下,讀書其中,天下稱「東山先生。」廷臣交薦, 起右都御史,總制兩廣軍務。召拜兵部尚書。武宗嗣 位,請撤四方鎮守中官,不納。正德元年又言中官貪 殘,乞按治。帝不悅。大夏自知言不見用,乃乞骸骨歸。 大夏忠誠懇篤,遇知孝宗,忘身徇國,於權倖多所裁 抑,深見疾於小人。劉瑾用事,修郄戍肅州。五年赦歸。 八年瑾誅,復官,致仕。十一年卒。諡「忠宣。」

劉銳

按《萬姓統譜》:「銳字汝忠,壽光人,文和公珝第四子。成 化癸卯,廕補中書舍人,時銳八歲,召至文華殿,起拜 如成人,帝心嘉愛。時召見,門閾限高,邃庵楊公常提 攜過之。及文和致政,奉侍養歸。家居數年,肆力經史。 弘治壬子鄉試,銳欲辭廕就科目,合各郡儒士糊名 試之,開卷第一,諸司屬望。發解意欲奏請。冢宰尹公」 與銳為通家,屢止之曰:「若子文藝,但取巍科,憲廟之 恩,不可孤也。」銳乃止。甲寅北上,除原職,終太常卿,兼 翰林院五經博士。歷仕五十餘年,進階資善大夫。著 述頗富。有《西橋文集》,藏於家。

劉宇

按《明外史劉宇傳》:「宇字志大,鈞州人。成化八年進士。 授上海知縣,累遷山東按察使。弘治中,擢右僉都御 史,巡撫大同,召為左副都御史。正德改元,進右都御 史,總督宣大、山西軍務。劉瑾用事,宇介焦芳以結瑾。 二年入為左都御史,尋轉兵部尚書。子仁應殿試,求 一甲不得,厚賄瑾,內批授庶吉士。踰年,遷編修。時許」 進為吏部尚書,宇讒於瑾,遂代其任。後瑾欲用張綵 代宇,乃令宇以原官兼文淵閣大學士。宇宴瑾閣中 極驩,大喜過望。明日將入閣辦事,瑾面詰之曰:「爾真 欲相邪?此地豈可再入?」宇不得已,乃乞省墓去。瑾誅, 科道交劾,削官。子仁黜為民。

劉戩

按《明外史章敞傳》:「劉戩者,孝宗時以侍講頌詔安南, 饋遺無所受,為交人所重。戩字景元,成化十一年進 士及第,安福人。」

劉璟

按《萬姓統譜》:「璟字德輝,鄢陵人,成化乙未進士,歷尚 書。子訒,字思存,正德丁丑進士,歷尚書。」

劉纓

按《蘇州府志》:「纓字與清,其先清江人,隸蘇州衛。成化 戊戌登進士,授武陵知縣。丁母憂,服闋,補知滕縣三 年,以治最召為河南道御史。弘治戊申,按福建守臣 妄奏俘男千數,可宮以給用者。有詔往取,鬻南海良 家子以充,腐且三百餘人。纓曰:『彼無罪而絕其世不 可,況全者無幾耶』?悉縱遣之。家人感恩,皆曰:『非劉公, 吾世殄矣』。」即以纓姓姓之。癸丑還朝。常劾外戚,語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