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5 (1700-1725).djvu/121

此页尚未校对

病焉。此景澤公之所以譜劉氏也。劉氏系出陶唐,至 豢龍以來,遂為古今著姓。其在今日,若新安一派,世 有顯人,且多明德,我國朝稱盛族焉,而有譜,則自景 澤始。昔人云:「三世不修譜,君子謂之不孝。」景澤此舉, 蓋有六善焉:世典,是尊忠也;祭享,是崇孝也;宗派,是 嚴義也;同姓,是睦仁也;少長,是辨禮也;美惡,是傳直 也。而吾於《傳》有深感矣。古者有國乘,無家史,故不令 之民,既逃於法,又逃於理,恣睢者何懼?眉山蘇氏,有 不肖者一人,老泉詳其事,略其名,揭於亭石,隱而彰, 冥斧鉞矣。景澤之傳,惡也,彰而隱至其傳善即不溢 美,乃無微弗錄焉。家史不當如是耶?景澤平生節行, 表表數十,乃眾長無論矣,百年後誰譜?景澤能備錄 之否乎?嗟嗟!此《家譜》說也。士君子姓氏,不賴家傳,大 譜譜於天下萬世,次譜於國,又次譜於鄉鄰,賤如巢、 許,貧如顏、曾,至於今有聞焉。甚者或認為遠祖,則錫 光家史,又奚足云?今不類,當與景澤共勉之,庶無愧 於自有人時之吾身也已。

劉姓部紀事

《續文獻通考》:「王莽既篡天下,禁天下用卯金刀」,以漢 為劉姓,卯金刀其字也。

《蜀志秦宓傳》:「吳遣使張溫來聘,百官皆往餞焉。眾人 皆集,而宓未往,亮累遣使促之,溫曰:『彼何人也』?亮曰: 『益州學士也』。及至,溫問曰:『君學乎』?宓曰:『五尺童子皆 學,何必小人』?溫復問曰:『天有頭乎』?宓曰:『有之』。溫曰:『在 何方也』?宓曰:『在西方。《詩》曰:『乃眷西顧』。以此推之,頭在 西方』。溫曰:『天有耳乎』?宓曰:天處高而聽卑。《詩》云:『鶴鳴 九皋,聲聞于天』。若其無耳,何以聽之?」溫曰:「天有足乎?」 宓曰:「有。《詩》云:『天步艱難,之子不猶』。若其無足,何以步 之?」溫曰:「天有姓乎?」宓曰:「有。」溫曰:「何姓?」宓曰:「姓劉。」溫曰: 「何以知之?」答曰:「天子姓劉,故以此知之。」溫曰:「日生於 東乎?」宓曰:「雖生於東,而沒於西。」答問如響,應聲而出, 於是溫大敬服。

《晉書劉頌傳》:「頌字子雅,廣陵人,漢廣陵厲王胥之後 也。世為名族,同郡有雷、蔣、糓、魯四姓,皆出其下。時人 為之語曰:『雷、蔣、糓、魯,劉最為祖』。 頌嫁女臨淮陳矯,矯本劉氏子,與頌近親,出養於姑, 改姓陳氏。中正劉友譏之,頌曰:『舜後姚虞、陳、田,本同 根系,而世皆為婚,禮律不禁。今與此同義,為婚可也』。」 《劉聰載記》:「聰僭即皇」帝位,立其妻呼延氏為皇后。及 呼延氏死,將納其太保劉殷女,其弟乂固諫。聰更訪 之於太宰劉延年、太傅劉景。景等皆曰:「臣常聞太保 自云周劉康公之後,與聖氏本源既殊,納之為允。」聰 大悅,使其兼大鴻臚李弘拜殷二女為左右貴嬪,位 在昭儀上。又納殷女孫四人為貴人,位次貴嬪。謂弘 曰:「此女輩皆姿色超世,女德冠時。且太保於朕,實自 不同,卿意安乎?」弘曰:「太保裔自有周,與聖源實別,陛 下正以姓同為恨耳。且魏司空、東萊王基,當世大儒, 豈不達禮乎!為子納司空太原王沉女,以其姓同而 源異故也。」聰大悅,於是六劉之寵,傾於後宮。

《宋書劉延孫傳》,「延孫,彭城呂人,大明中為南徐州刺 史。先是,高祖遺詔,京口要地,去都邑密邇,自非宗室 近戚,不得居之。延孫與帝室雖同是彭城人,別屬呂 縣。劉氏居彭城縣者,又分為三里,帝室居綏興里,左 將軍劉懷肅居安上里,豫州刺史劉懷武居叢亭里, 及呂縣凡四。劉雖同出楚元王,由來不序昭穆。延孫 於帝室,本非同宗,不應有此授。時竟陵王誕為徐州, 上深相畏忌,遷之廣陵,欲使腹心為徐州,據京口以 防誕,故以南陵授延孫,而與之合族,使諸王序親。」 《唐書·劉子元傳》,「子元別撰《劉氏家史》及《譜考》,上推漢 為陸終苗裔,非堯後。彭城叢亭里諸劉,出楚孝王囂 曾孫居巢侯般,不承元王。」按據明審,議者高其博。嘗 曰:「吾若得封,必以居巢紹司徒舊邑。」後果封居巢縣 子。

《瑞安縣志》:「大羅山峰巒奇秀,不勝指屈,中有民居,唐 劉沖隱居於此,自號羅隱秀才人即名其地為秀才 垟。相傳沖係唐宗室,避亂更姓劉,以居羅山,故又稱 羅。」

《續文獻通考》:宋劉敞與弟攽、子奉世俱以文學名,人 稱「清江三劉。」

劉渙與子恕、孫壯輿三世以清節著,人稱「瑞陽三劉」, 與清江劉氏並。

劉頜諡忠簡,純諡忠烈,《韐》諡忠顯,《子羽》諡忠定,珙諡 忠肅,建人號「五忠劉氏。」

元順帝至元三年,伯顏請殺張、王、劉、李、趙五姓,帝不 許。

《明外史柯潛傳》:潛為學士,即院中後圃構清風亭,人 稱其亭為「柯亭。」院中有井,學士劉定之所浚也,稱「劉 井。」其後柯亭、劉井,翰林中以為美談云。

《江寧府志》:「劉麟,廣洋衛籍千戶蒼子。弘治丙辰進士。 外戚張氏驕橫,臺諫龐津等歷詆罪狀,上震怒,下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