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5 (1700-1725).djvu/97

此页尚未校对

於官。」

劉觀

按《明外史劉觀傳》:「觀,雄縣人。洪武十八年進士,授太 谷縣丞。以薦擢監察御史,遷左僉都御史。坐事調嘉 興知府,丁父憂去。永樂元年,拜戶部右侍郎。二年,調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六年,擢禮部尚書,改刑部。十三 年,改左都御史。仁宗嗣位,加太子少保,出視河道。御 史交章劾觀並其子輻諸贓污不法事。帝怒,謫輻戍」 遼東,而命觀隨往,觀竟客死。

劉儁

按《明外史劉儁傳》:「儁字子士,江陵人。洪武十八年進 士。除兵部主事,歷郎中,二十八年擢右侍郎。建文時 為侍中。成祖即位,進尚書。永樂四年,大征安南,以儁 參贊沐晟軍務。六年,晟與簡定戰,敗績。儁襲賊至大 安海口,後軍不繼,賊圍之數重,被執不屈死。仁宗即 位,賜諡節愍。」

劉傑

按《萬姓統譜》:「傑,江陵人,節愍公儁之弟。幼敦行義,宗 黨咸以孝悌稱。洪武間,以經明行修,舉試優等,授吏 科給事中,論劾無避。諸有私歉者,皆畏恐其知之。陞 雲南參議,興利去弊,民夷畏服。致仕歸,甚貧。」

劉謹

按《名山藏本行記》:謹,山陰人。洪武中,父謫戍雲南,伯 兄又以督運死。謹方六歲,問家人曰:「雲南何方?」家人 告其向,輒朝夕西南遙拜。年十四,矍然曰:「雲南雖號 萬里,天下有無父之子哉!」治裝往尋,時滇夷初服,道 路梗塞,眾勸勿行,不能尼也。歷六月,至其處,遇父逆 旅舍,相持號慟,行道傷悲。俄父患瘋痹,即欲以身代 戍。而《國法》「丁壯十六歲以上,又嫡長男始得代。」於是 復歸,攜其伯兄子往。而伯兄子孱弱未能自立,又復 歸,悉鬻其家貲往,蓋三返雲南,始得歸父。父歸,家徒 四壁,力供菽水,晨昏極其歡孝。其後子孫科第相繼, 人稱天道。

劉淵然

按《明外史劉淵然傳》:「淵然,贛縣人。幼出家為祥符宮 道士,後詣雩都紫陽觀,師趙原陽傳其法,能呼召風 雷。洪武二十六年,太祖聞其名,召之,賜號高道館朝 天宮。永樂中,從駕至北京。仁宗嗣位,賜號沖虛至道 元妙無為光範衍教莊靜普濟長春真人。宣德初,進 號大真人。七年,乞骸骨,命送南京朝天宮卒。淵然有」 道術,為人清靜自守,不干世事,故為累朝所禮。

劉有年

按《萬姓統譜》:有年,沅州人。洪武中以明經為州學訓 導。當道者奇其才,薦陞監察御史,激揚有聲,擢太平 府知府。永樂中,上《儀禮逸經》十有八篇。未幾,轉交趾 按察司僉事。時黃福以尚書掌司事,重其為人,俄以 疾卒,福哭而祭之曰:「江淮胸次,洙泗規模,文希韓柳, 學祖程朱。」

劉亨

按《萬姓統譜》:「亨字嘉會,廬陵人。洪武中,授壽州訓導。 建文初,陞武進縣丞。靖難後棄官。宣德中召不起。正 統中卒。」

劉江

按《萬姓統譜》:「江桃源人。洪武中,任燕山中護衛百戶, 後從兵靖內難,累立戰功,進陞中府都督。」

劉逵

按《萬姓統譜》:「逵,項城人。性寡默,善書翰。家世以忠孝 相承,鄉邦稱之。洪武間,以人材舉薦,累官至刑部尚 書。」

劉禮

按《萬姓統譜》:「禮,臨潁人。性醇實,器量不凡,自幼嗜學, 久歷仕途,才名著稱,累官至湖廣左布政使。」

劉醇

按《萬姓統譜》:「醇,祥符人。能詩,善屬文。洪武末,以儒士 起家,累官周府長史,致仕,年九十餘,號菊莊先生,有 《菊莊集》若干卷行於世。」

劉政

按《明外史方孝孺傳》:「劉政,字仲理,長洲人。孝孺考試 所得士。燕兵起,政草《平燕策》,將上之,為家人所尼,既 聞,殺孝孺,嘔血死。」

劉端

按《萬姓統譜》:「端,南昌人,建文二年進士,遷大理寺丞, 廉明執法。靖難後,與同邑王高並坐縱方孝孺,息樹 陰,劓鼻而終。」高與端同年進士,又與端同官。或曰:「高 為刑部郎中。」

劉才

按《名山藏勳封記》:「廣恩伯劉才,霍丘人。以故元將歸 高帝,累官指揮僉事,從靖難有功。洪武三十五年,以 都督僉事封奉天翊衛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 夫、柱國侯,祿千石,子孫世襲指揮同知。洪熙中,許世 指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