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7 (1700-1725).djvu/107

此页尚未校对

閻文應

按《宋史閻文應傳》:「文應,開封人,給事掖庭,積遷至入 內副都知。仁宗初親政,與宰相呂夷簡謀,以張耆、夏 竦、陳堯佐、范雍、趙積、晏殊、錢惟演皆章獻后所任用, 悉罷之。退以語郭后,后曰:『夷簡獨不附太后邪』?」由是 并夷簡罷。夷簡素與文應相結,使為中詗,久之,乃知 事由郭后,夷簡遂怨后。及再相,楊尚二美人方寵尚 美人於仁宗前,有語侵后,后不勝忿,批其頰。仁宗自 起救之,誤中其頸,仁宗大怒,文應乘隙,遂與謀,廢后 為淨妃。既而仁宗悔廢郭氏,有復后之意,文應大懼。 會后有小疾,挾太醫診視,數日,乃言后暴崩,實文應 為之也。累至昭宣使、恩州團練使。時諫官劾其罪,議 并其子士良出之,以文應為秦州鈐轄,改鄆州。士良 罷御藥院,為內殿崇班。文應後徙相州鈐轄,卒。

閻詢

按《宋史閻詢傳》:「詢字議道,鳳翔天興人。少時以學問 著聞,擢進士第,又中書判拔萃科,累進集賢殿修撰, 知河中府,拜天章閣待制,知廣州,不即赴,罷職知商 州。神宗時,轉右諫議大夫,改邠、同二州,提舉上清太 平宮,卒。」

閻進

按《宋史閻進傳》:「進隸宣武。建炎初,遣使通問,進從行, 既至雲中府,金人拘留使者,散處之。進亡去,追還,留 守高慶裔,問何為亡,進曰:『思大宋爾』。又問:『郎主待汝 有恩,汝亡何故』?進曰:『錦衣玉食,亦不戀也』。慶裔義而 釋之。凡三亡,乃見殺。」

閻彥昭

按《江寧縣志》:「彥昭字德甫,世家建康之江寧,徙居溧 陽。性敏悟,善治繁劇,輕財尚義。自浙西帥司機宜監 六部門,遷太府寺丞,除倉部郎,奉使淮東,參議浙東、 江西帥幕,除兩浙運判,奉祠。乾道九年卒,年七十九。 官至右奉直大夫。子晃、昴、晟。晃子一德,歷江陰、建昌 二軍及泰、真二州太守,累官宗正寺簿。」

閻蒼舒

按《夔州府志》:「蒼舒,字惠夫,紹興中王十朋榜,進士第 二名。」

閻一德

按《萬姓統譜》:「一德嘉定初以朝請郎知真州,時兵燹 後,官民居略盡,乃創建聽事。所著有《古今政事錄》二 十卷。」觀厥撰述,蓋亦有志於及物者。

閻欽受

按《萬姓統譜》:欽受御史,宿濠州高唐館,有詩云:「借問 襄王安在哉,山川此地勝樓臺。今宵寓宿高唐館,神 女何曾入夢來。」

閻象

按《萬姓統譜》:「象知蘇州,知其風俗而揉以善政,恩涵 澤濡,民以蘇息。」

閻顯

按《山西通志》:「顯,樂平人。天會間,充義兵千戶。性剛勇, 有才聲。時干戈甫定,闢草萊,招離散,一境以安,官至 龍虎衛將軍、沁南節度使。弟甫,才智明敏,官至懷遠 大將軍、招撫副使。」

閻公貞

按《金史閻公貞傳》:「公貞字正之,大興宛平人。大定七 年,擢進士第,調朝邑主簿。由普潤令補尚書省令史, 察廉陞同知亳州防禦事,改中都左警巡使,以政績 聞,遷同知武定軍節度使。明昌初,召為大理正,累進 大理卿。承安元年,遷翰林侍讀學士。公貞居法寺幾 十年,詳慎周密,未嘗有過舉。被命校定律令,多所是」 正,金人以為法家之祖云。

閻詠

按《萬姓統譜》:「詠,高唐人。氣節豪邁,常慕張忠定公為 人。以狀元應奉翰林文字,終於河南治中。郡人祀之 於鄉賢祠。其弟子康曄,篤信好學,四方之士經其指 引,為元初名卿大夫者甚眾,與詠同登鄉賢祠。」

閻衍

按《沁源縣志》:衍沒於王事,以義稱。

閻忠

按《大名府志》:「忠,滑州人,歷開州刺史。始,賽哥叛,忠單 騎入城,縛賽哥以出,由是有聲,尋被擢用。及元人圍 城,忠督兵禦之,力戰而死。哀宗贈官如例。」

閻忠

按《山西通志》:「忠,平陽人。父衍,仕金沒於王事,忠避兵 山東,家於高唐。其子復善屬文,仕元,累官翰林學士 承旨。」

閻復

按《元史閻復傳》:「復字子靖,其先平陽和州人。祖衍,仕 金,沒王事,父忠,避兵山東之高唐,遂家焉。復性簡重, 美丰儀,七歲讀書,穎悟絕人。歲己未,掌書記於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