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8 (1700-1725).djvu/111

此页尚未校对

至二十萬。武德二年,密歸朝廷。其地東屬海,南至江, 西直汝,北抵魏郡,勣統之,未有所屬。乃錄郡縣戶口 以啟密,請自上之。帝喜曰:「純臣也。」詔授黎州總管,封 萊國公,賜姓,附宗正屬籍,封蓋舒國公。詔勣總河南、 山東兵以拒王世充,為竇建德所陷,自拔歸。從秦王 伐東都,略地至虎牢,降沈悅。平建德,俘世充,乃振旅 還。又從破劉黑闥、徐圓朗,累遷左監門大將軍。太宗 即位,拜并州都督。貞觀三年,為通漠道行軍總管,出 雲中,與突厥戰,走之。詔拜光祿大夫,徙封英,治并州。 十六年,召為兵部尚書。晉王為皇太子,授詹事,俄同 中書門下三品。後帝自將征高麗,以勣為遼東道行 軍大總管,破蓋牟、遼東白崖等城。延陀部落亂,詔將 突厥兵討之,大戰烏德鞬山,破之,磧北遂定。改太常 卿。勣既忠力,帝謂可託大事,後留宴,顧曰:「朕思屬幼 孤,無易公者。公昔不遺李密,豈負朕哉?」乃授疊州都 督。高宗立,召授洛陽宮留守,進開府儀同三司,參掌 機密,遂為尚書左僕射。永徽四年,冊進司空。帝欲立 武昭儀為皇后,畏大臣異議,密訪勣,答曰:「此陛下家 事。」帝意遂定而王后廢,詔勣奉冊立武氏。總章二年 卒,諡貞武。勣用兵多籌,筭臨事選將,必訾相其奇龐 福艾者。或問故,答曰:「薄命之人,不足與成功名。」既沒, 士皆為流涕。弟弼,為晉州刺史。季弟感陷于世充,世 充令作書召勣,對曰:「兄尚節義,今已事主,昆弟不能 移也。」固不從,殺之。勣子震嗣,終桂州刺史。

李育德

按《唐書李育德傳》:「育德,趙州人。祖諤,仕隋通州刺史, 為名臣。天下亂,乃私嬰武陟自保,人多從之,遂為長。 隋亡,與柳燮等歸李密。密為王世充所破,以郡來降, 即拜陟州刺史。兄厚德拜殷州刺史。厚德省親,留育 德以守,引兵拔賊河內堡三十一所。世充怒,悉銳士 攻之,城陷,猶力戰,與三弟皆歿。」

李元通

按《唐書王行敏傳》:「李元通,藍田人,為隋鷹揚郎將。高 祖入關,率所部自歸,拜定州總管,為黑闥所破,愛其 才,欲以為將。元通曰:『吾當守節以報,烏能降志賊邪』? 不聽,囚之。故吏有餉飲饋者,元通曰:『諸君見哀,吾能 一醉』。遂縱飲,謂守者曰:『吾能劍舞,可借刀』。守士與之, 曲終,仰天大息曰:『大丈夫撫方面,不能保所守,尚何 視息邪』!」乃潰腹死。帝為流涕。擢其子伏護大將軍。

李公逸

按《唐書李公逸傳》:公逸與族弟善行居雍丘,以才雄 為眾所歸,始附王世充,策其必敗,乃獻款。高祖因其 地置杞州,即拜總管,封陽夏郡公,以善行為刺史。世 充遣其弟攻之,公逸使善行守身入朝言狀。至襄城, 為賊邏送洛陽,世充曰:「『君越鄭臣唐,何哉』?答曰:『我于 天下,唯聞有唐』。賊怒,斬之,善行亦死。」

李知本

按《唐書李知本傳》:「知本,趙州人,元魏洛州刺史靈六 世孫。父孝端,仕隋為獲嘉丞。知本涉經術,事親篤至, 與弟知隱雍順,子孫百餘,至貲用僮僕無間也。大業 末,盜賊過閭不入,相戒曰:『無犯義門』。往依者五百餘 室皆免。貞觀初,知隱為伊闕丞,知本夏津令。開元中, 孫瑱為給事中、揚州刺史。知隱孫顒,有文辭,至太常」 少卿。從祖兄弟位給事中,凡四人。

李綱

按《唐書李綱傳》:「綱字文紀,觀州蓨人。始名瑗,慕張綱 為人,改焉。仕周,為齊王憲參軍事。宣帝將殺憲,召僚 屬誣左其罪,綱矢死無撓辭。及憲誅,露車載尸,故吏 奔匿,綱撫棺號慟,為瘞訖,乃去。事隋,為太子洗馬,擢 尚書右丞。時楊素、蘇威用事,綱据正不詭迎隨,素等 憾之。會大將軍劉方討林邑,素言林邑非綱不可任」, 遂署行軍司馬。軍還,不得調,屏居鄠。大業末,賊帥何 潘仁劫為長史。高祖平京師,綱上謁,授丞相府錄事 參軍,封新昌縣公。受禪,拜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綱 在東宮,太子建成,尢加禮。後太子寖狎亡賴,猜間朝 廷,綱頻諫不見聽,遂乞骸骨。帝謝曰:「知公直士,幸卒 輔吾兒。」乃拜太子少保,尚書、詹事如故。綱固請老,優 詔解尚書。貞觀四年,復為少師。明年卒,贈開府儀同 三司,諡貞。孫安仁、安靜。

李突地稽

按《唐書李謹行傳》:「謹行父突地稽部酋長也。隋末,率 其屬千餘內附,居營州,授金紫光祿大夫、遼西太守。 武德初,奉朝貢,以其部為燕州,授總管。以戰功封耆 國公。貞觀初,進右衛將軍,賜氏李,卒。」

李君羨

按《唐書李君羨傳》:「君羨,洛州武安人。初事李密,後為 王世充驃騎。惡世充為人,率其屬歸高祖,授上輕車 都尉,秦王引置左右。從破宋金剛於介休,加驃騎將 軍,從討王世充,破竇建德、劉黑闥,所向必先登,摧其 鋒,累授左衛府中郎將。突厥至渭橋,君羨與尉遲敬 德擊破之,改左武候中郎將,封武連縣公,歷蘭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