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8 (1700-1725).djvu/116

此页尚未校对

殺,年三十四。睿宗立,追贈皇太子及諡。三子:光順、守 禮、守義。光順為樂安王,徙義豐,被誅,守義為犍為王, 徙封桂陽,薨。先天中,追封光順莒王,守義畢王。

李千里

按《唐書·鬱林王恪傳》:恪誅,子仁流嶺表。顯慶五年,追 王鬱林。光宅中,仁遇赦還,襲鬱林縣男,歷岳州別駕, 爵郡公。嘗使江左,州人遺以金,拒不納。武后遣使者 勞曰:「兒,吾家千里駒。」更名千里。中宗反正,改王成紀, 未幾,進王成。節愍太子誅武三思,千里與其子天水 王禧率數十人斬右延明門以入。太子敗,誅死,籍其 家,改氏蝮。睿宗立,詔還氏及官爵。仁弟瑋,早卒,中宗 追封朗陵王,子袨出繼蜀王。愔,開元中以傍繼國,改 封廣漢郡王。遷太僕卿同正員,薨。

李琨

按《唐書鬱林王恪傳》:「恪子琨,武后時歷六州刺史,皆 有名。聖曆中為嶺南招慰使,安輯反獠,甚得其宜。卒, 開元中,追封吳王。」

李沖

按《唐書越王貞傳》:「瑯琊王沖,貞長子也,好學,勇而才, 累遷博州刺史,兵敗死。二弟蒨、溫。蒨常山公,坐死。溫 以前告流嶺南。」

李晦

按《唐書河間王孝恭傳》:「孝恭子晦,乾封中為營州都 督,以治狀聞,遷右金吾將軍,檢校雍州長史。推擿姦 伏,無留隱,吏下畏之。高宗將幸洛,詔晦居守,治有異 績。武后時,遷秋官尚書,卒子榮。」

李義府

按《唐書李義府傳》:「義府,瀛州饒陽人。其祖嘗為射洪 丞,因客永泰。貞觀中,李大亮巡察劍南,表義府才,對 策中第,補門下省典儀,轉監察御史,詔侍晉王。高宗 立,遷中書舍人。為長孫無忌所惡,奏斥壁州司馬。詔 未下,義府問計於舍人王德儉,夜叩閣上表,請廢后 立武昭儀。帝悅,停司馬詔書,留復侍。武后已立,義府」 與敬宗、德儉相推轂,濟其姦。永徽六年,拜中書侍郎、 同中書門下三品。未幾,進中書令、檢校御史大夫,封 河間郡公。詔造私第,諸子雖褓負,皆補清官。母喪免, 更葬其先永康陵側,役縣人牛車,輸土築墳,公卿爭 賵遺。葬日,送車從騎相銜,帷帟奠帳,自灞橋屬三原, 七十里不絕。帝嘗從容戒義府曰:「聞卿兒子女婿撓 法,可少勗之。」義府內倚后,揣群臣無敢白其罪者,不 虞帝之知,乃勃然變色不謝,徐引去,帝由是不悅。會 倉曹參軍楊行潁白其贓,詔劉祥道與三司雜訊,李 勣監按,有狀,詔除名,流巂州。乾封元年,大赦,獨流人 不許還,義府憤恚死。

李安仁

按《唐書李綱傳》:「綱孫安仁,永徽中為太子左庶子。太 子忠廢還邸,寮屬奔散,獨安仁泣拜而去。終桓州刺 史。」

李安靜

按《唐書李綱傳》:綱孫安靜,天授中為右衛將軍。武氏 革命,群臣皆勸進,安靜獨無所請。及收繫獄,來俊臣 問狀,安靜曰:「正以我唐舊臣,殺之可也。若詰其狀,吾 誰欺?」俊臣誣殺之。會昌中,錄忠臣後,乃贈太子太師。

李敬元

按《唐書李敬元傳》:「敬元,亳州譙人。高宗在東宮,馬周 薦其材,召入崇賢館侍讀,歷西臺舍人、弘文館學士, 拜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兼檢校司列少常伯。自 永徽後,選員寖多,惟敬元居職有能稱。性彊記,雖官 萬員,遇諸道,未嘗忘姓氏。有來訴者,口諭書判參舛, 及殿累本末,無少繆,天下服其明。咸亨二年,轉中書」 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進吏部尚書。 儀鳳元年,拜中書令,封趙國公。劉仁軌討吐蕃,奏「河 西鎮將非敬元不可」,乃拜洮河道大總管,統兵十八 萬代仁軌。與吐蕃將戰青海,大敗,稱疾求罷歸,許之。 既入見,帝察實不病,貶衡州刺史。久之,遷揚州長史, 卒官。諡文憲。二子:思沖、守一。

李元素

按《唐書李敬元傳》:「敬元弟元素為武德令。刺史李文 暕橫調民黃金造常滿尊以獻,元素固爭,文暕為少 損。延載初,由文昌左丞遷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 章事,為武懿宗所搆,與綦連耀等同誅。神龍中,追洗 其辜。」

李善

按《唐書李邕傳》:「邕父善,有雅行,淹貫古今,不能屬辭, 人號書簏。顯慶中,累擢宗賢館直學士,兼沛王府侍 讀。為《文選注》,敷析淵洽,表上之。除潞王府記室參軍, 為涇城令。坐與賀蘭敏之善,流姚州,遇赦還。居汴、鄭 間講授,諸生四遠至,傳其業,號《文選》學。」

李嗣真

按《唐書李嗣真傳》:「嗣真,字承胄,趙州柏人人。舉明經, 調許州司功參軍。賀蘭敏之修撰東臺,表嗣真直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