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9 (1700-1725).djvu/76

此页尚未校对

州,以朝請大夫直寶謨閣致仕,卒。

李椿

按《宋史李椿傳》:「椿字壽翁,洛州永平人。父升,進士起 家。靖康之難,升翼其父,以背受刃,與長子俱卒。椿年 尚幼,槁殯佛寺,奉繼母南走,以父澤補迪功郎,歷官 至寧國軍節度推官。張浚辟為制司準備差遣,常以 自隨。隆興元年,諸將有以北討之議上聞者,事下督 府,椿方奉檄至,巢亟奏記浚曰:『藩籬不固,儲備不豐, 議論不定,縱得其地,未易守也』。」既而師出無功,浚復 除右相,椿知事不可為,勸之去。明年春,浚出視師,椿 復申前說甚苦。浚心是之,而自以宗臣任天下之重, 不忍決去,未幾果罷。椿請通判廉州以歸,未上,召對, 知鄂州,移廣西提點刑獄,召為吏部郎官。論廣西鹽 法,除樞密院檢詳,遷左司。請外,除直龍圖閣、湖南運 副,兼請十三事,同日報可。除司農卿兼臨安府,視事 三月,竟以權倖不便解去,出知婺州。除吏部侍郎,極 言閽寺之盛,最後極言當預邊備,乃除集英殿修撰、 知寧國府,改太平州,以敷文閣待制致仕,淳熙十年, 卒。朱熹銘其墓,謂其「逆知得失,不假蓍龜,不阿主好, 不詭時譽」云。

李安國

按《萬姓統譜》:「安國,豫章人。少穎悟能詩。歷官知建昌 軍,剖決精明。有兩邑賦不均,請減其多者,交訟頓息。 遷知常州,條上利害。進司農卿。開無名逋十八萬,省 楮幣百萬,三年,積緡錢斛米千百萬。淳熙初,擢戶部 侍郎。」

李祥

按《宋史李祥傳》:「祥字元德,常州無錫人。隆興元年進 士,為錢塘縣主簿,調濠州錄事參軍,主管戶部架閣 文字,太學博士,司農寺丞,樞密院編修官,兼刑部郎 官,大宗正丞、軍器少監。言忝朝蹟八年,在外賢才不 勝眾,願更出迭入由臣始。出提舉淮東常平茶鹽、淮 西運判,遷國子司業、宗正少卿、國子祭酒。丞相趙汝」 愚以言去國,祥上疏爭之,除直龍圖閣、湖南運副。言 者劾罷之,致仕,卒。

李岐

按《萬姓統譜》:「岐,字稚山,登乾道二年進士第,調德安 府應山尉,攝邑事。會歲飢,捐俸創利民倉以賑之。典 教封川,郡庠頹弊,即遷基鼎建,又增置學田,課勵諸 生,多所成就。繼宰襄陽,以己俸代五等戶輸納稅役, 民甚感之。通判金州,經、總兩司財賦實隸焉。先是,軍 餉支不以時,岐督趣勾辦,按月請給。殿帥田世卿、郭」 果等分司駐劄於此,交章上薦,特差權州兼安撫,除 知南雄州。陛辭之日,郭帥在朝而奏其事,玉音獎諭 曰:「卿在金州,清廉有聲,所宜推廣,以副朕愛養元元 之意。」岐到郡,首書「忠廉公恕」四字于州治之壁。時貧 民客戶以納丁米為苦,岐悉奏免之。官至朝散大夫。

李師愈

按《萬姓統譜》:「師愈,字好古,高安人。博學多聞,從劉子 澄講學廬山。朱文公高弟李埜嘗訪師愈,有詩稱之。 乾道間,領鄉薦,漕使舉應制科,未召而卒。」

李揆

按《萬姓統譜》:揆,瀏陽人。乾道二年領鄉薦,授寧遠尉, 獲強盜十數。或謂曰:「可用賞脫選。」揆曰:「殺人以階榮 顯,吾不為也。」後累官至中書舍人。

李舜臣

按《宋史李舜臣傳》:「舜臣字子思,隆州井研人。四歲知 讀書,八歲能屬文。少長通古今。中乾道二年進士第, 調邛州安仁縣主簿,改知饒州德興縣。專尚風化,間 詣學講說,邑士皆稱蜀先生。遷宗正寺主簿,尤邃於 《易》,著《本傳》三十三篇。朱熹晚歲,每為學者稱之。子心 傳、道傳、性傳,以性傳官二府,贈太師,追封崇國公。」

李衡

按《宋史李衡傳》:「衡字彥平,江都人。高祖昭素,仕至侍 御史。衡幼善博誦,為文操筆立就。登進士第,授吳江 主簿。有部使者怙勢作威,衡拂衣歸。後知溧陽縣,專 以誠意化民,民莫不敬。夏秋二稅,以期日榜縣門,鄉 無吏跡,而輸送先他邑辦。召入為監察御史,歷司封 郎中,樞密院檢詳,出知溫、婺、台三州,召除侍御史。會」 外戚張說以節度使掌兵柄,衡力疏其事,廷爭移時。 改除起居郎,章五上。請老,以祕撰致仕。時給事中莫 濟不書敕,翰林周必大不草制,右正言王希呂亦與 衡相繼論奏,同時去,國士為作《四賢詩》。衡後居崑山, 結茅別墅,杖屨徜徉,左右惟二蒼頭,聚書踰萬卷,號 曰「樂菴。」臨歿,沐浴冠櫛,翛然而逝。

李蘩

按《宋史李蘩傳》:「『蘩字清叔,崇慶晉原人。第進士,為隆 州判官,知永康軍,移利州,提點成都路刑獄,知興元 府,安撫利州東路,徙倉部員外郎,總領四川賦財軍 馬錢糧,陞郎中。淳熙三年,廷臣上言,四川歲糴軍糧, 名為和糴,實科糴也』。詔制置使范成大同蘩相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