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9 (1700-1725).djvu/8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曰:「我書生也,本朝何負於我,而利人之官祿哉?」大將

怒,擊折其脛,遂曳出斬之。贈濟州刺史,詔有司為立 碑云。

李復亨

按《金史李復亨傳》:「復亨,字仲脩,榮州河津人。登進士 第,調臨晉主簿,遷南和令,改陝西東路戶籍判官。貞 祐閒,歷左司員外郎、郎中,遷翰林直學士。興定三年, 置京東西、京南三路行三司,復亨攝西路治中京以 勸農有勞,遷兵部尚書,再閱月,轉吏部尚書。四年,拜 參知政事。河南雨水害稼,復亨為宣慰使,奏河南閑 田多,可招河東、河北移民耕種,被災及沿邊郡縣租 稅全免,內地半之,以救塗炭之民。」無何,被詔提控軍 興糧草。五年,廷試進士,復亨監試進士盧元謬誤,濫 放及第,罷為安國軍節度使。元光元年,城破自殺。

李獻能

按《金史李獻能傳》:「獻能字欽叔,河中人。先世有為金 吾衛上將軍者,時號李金吾家。迨獻能昆弟皆以文 學名,從兄獻卿、獻誠、從弟獻甫相繼擢第,故李氏有 四桂堂。獻能苦學博覽,於文尤長於四六。貞祐三年, 特賜詞賦進士,廷試第一人,宏詞優等,授應奉翰林 文字。在翰苑凡十年,出為鄜州觀察判官,用薦者復」 為應奉,俄遷修撰。正大末,以鎮南軍節度副使充河 中帥府經歷官。大元兵破河中,奔陝州行省,以權左 右司郎中。值趙三三軍變,遇害,年四十三。獻能為人 眇小而墨色頗有髯,善談論,每敷說今古,聲鏗亮可 聽。作詩有志於風雅,文刻意樂章,在翰院,應機敏捷, 號得體。趙秉文、李純甫嘗曰:「李獻能天生今世翰苑 材,故每薦之,不令出館。家故饒財,盡於貞祐之亂,在 京師無以自資,其母素豪奢,厚自奉,小不如意則必 訶譴,人視之殆不堪憂,獻能處之自若也。」時人以純 孝稱之。嘗謂人曰:「我幼夢官至五品,壽不至五十。」後 竟如其言。

李獻甫

按《金史李獻甫傳》:獻甫,字欽用,獻能從弟,博通書傳。 為人有幹局,心所到則絕人遠甚,故時人稱其精神 滿腹。興定五年,登進士第,歷咸陽簿,辟行臺令史。正 大初,夏使來請和,朝廷以翰林待制馮延登往議,時 獻甫為書表官從行,夏使有口辨,延登不能折,數日 不定,至以歲幣為言,獻甫進曰:「夏國與我兄弟之國, 使兄輸幣,寧有據邪?」使者曰:「兄弟且不論,宋歲輸吾 國幣二十五萬疋,君不知邪?金朝必欲修好,非此例 不可。」獻甫作色曰:「宋以歲幣餌君家而賜之姓,岸然 以君父自居,夏國君臣無一悟者。誠謂使者當以為 諱,乃今公言之。使者果能主此議以從賜姓之例,敝 邑雖歲捐五十萬,獻甫請以身任之。」夏使語塞,議乃 定。朝廷錄其功,授慶陽總帥府經歷官,入為尚書省 令史。天興元年,遷鎮南軍節度副使兼右警巡使。死 於蔡州之難。所著文章號《天倪集》,傳於世。

李經

按《金史李經傳》:「經字天英,錦州人。作詩極刻苦,喜出 奇語,不蹈襲前人。李純甫見其詩曰:『真今世太白也』。 由是名大震。再舉不第,拂衣去。南渡後,其鄉帥有表 至朝廷,士大夫識之,曰:『此天英筆也』。朝議以武功就, 命倅其州。後不知所終。」

李懋

按《金史李懋傳》:「懋不知何許人,有異術。正大閒,遊京 兆,行省完顏合達愛其術,與俱至汴京,薦於哀宗,遣 近侍密問國運否泰,言無忌避,居之繁臺寺,朝上日 走問之,懋能道隱事及吉凶之變,人以為神。帝惡其 言太洩,遣使者殺之。使者乃持酒殽入寺,懋出迎,笑 曰:『是矣』。使者曰:『何謂也』?懋曰:『我數當盡,今日復何言』。」 遂索酒痛飲就死。

李汾

按《金史李汾傳》:「汾字長源,太原平晉人。為人尚氣,跌 宕不羈,性褊躁,觸之輒怒,以是多為人所惡。喜讀史, 工詩,雄健有法。避亂入關,京兆尹子容愛其材,招致 門下。留二年,去之涇州,謁左丞相張行信,一見即以 上客禮待之。元光間,遊大梁,舉進士不中,用薦為史 館書寫。書寫特抄書小史耳。凡編修官得日錄,纂述」 既定,以槁授書寫。書寫錄潔本呈翰表,汾既為之,殊 不自聊。時趙秉文為學士,雷淵、李獻能皆在院,刊修 之際,汾在旁正襟危坐,讀太史公《左丘明》一篇,或數 百言,音吐洪暢,旁若無人。既畢,顧四坐漫為一語曰: 「看秉筆。」諸人積不平,而雷、李尤切齒,乃以嫚罵官長 訟於有司,然時論亦有不直雷、李者。尋罷入關。明年 來京師,上書言時事不合,去客唐、鄧間。恆山公武仙 署行尚書省講議官。既而仙與參知政事完顏思烈 相異同,頗謀自安,懼汾言論,欲除之。汾覺,遁泌陽。仙 令總帥王德追獲之,鎖養馬牢,絕食而死,年未四十。 汾平生詩甚多,不自收集,世所傳者,十二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