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9 (1700-1725).djvu/90

此页尚未校对

仁宗加邦寧開府儀同三司,為集賢院大學士,以疾 卒。

李杲

按《元史李杲傳》:「杲字明之,鎮人,世以貲雄鄉里。杲幼 歲好醫藥,時易人張元素以醫名燕趙間,杲捐千金 從之學,不數年,盡傳其業。其學於傷寒、癰疽、眼目病 為尤良。北京人王善甫為京兆酒官,病小便不利,目 睛凸出,腹脹如鼓,膝以上堅硬欲裂,飲食且不下,甘 淡滲泄之藥皆不效。杲謂諸醫曰:『《內經》有之,膀胱者, 津液之府,必氣化乃出焉。今用滲泄之劑,而病益甚 者,是氣不化也』。」《啟元子》云:「無陽者陰無以生,無陰者 陽無以化。甘淡滲泄皆陽藥,獨陽無陰,欲化得乎?」明 日以群陰之劑投之,不再服而愈。杲之設施多類此。 當時之人,皆以神醫目之,所著書今多傳於世。

李之紹

按《元史李之紹傳》:「之紹,字伯宗,東平平陰人。從東平 李謙學,家貧,教授鄉里,學者咸集,以薦授將仕佐郎, 翰林國史院編修官。直學士姚燧欲試其才,凡翰林 應酬之文積十餘事,併以付之。之紹援筆立成,併以 稿進。燧驚喜曰:『可謂名下無虛士也』。」大德七年,遷太 常博士。九年,丁母憂,累起復,終不能奪。至大四年,陞 承直郎、翰林待制。皇慶元年,遷國子司業。延祐三年, 陞奉政大夫、國子祭酒。四年,陞同僉太常禮儀院事。 至治二年,陞翰林侍講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三年, 告老歸。泰定三年,卒。子勖,蔭父職,同知諸暨州事。之 紹性少斷,號「果齋」以自勵,有文集藏於家。

李忠

按《元史李忠傳》:「忠,晉寧人,幼孤,事母至孝。大德七年, 地大震,郇保山移,所過居民廬舍,皆摧壓傾圮。將近 忠家,分為二,行五十餘步復合,忠家獨完,人以為孝 感所致云。」

李茂

按《元史李茂傳》:「茂,大名人,徙家揚州。父興壽,臨卒語 茂曰:『吾病且死,爾善事母』。茂泣受命,奉母孟氏益謹。 母嘗病目失明,茂禱於泰安山,三年復明。又願母壽, 每夕祝天,乞損己年,益母孟氏。竟年八十四而歿,居 喪哀慟,聞者傷之。大德九年,揚州再火,延燒千餘家, 火及茂廬,皆風返而滅。事聞,旌之。」

李家奴

按《元史孝友傳》:「潭州萬戶移刺瓊子李家奴九歲,母 病,醫言不可治,李家奴刲股肉煮糜以進,病乃痊。」

李元禮

按《元史李元禮傳》:「元禮字廷訓,真定人,歷易州大都 路儒學教授,遷太常太祝,陞博士。元貞元年,擢拜監 察御史,彈劾無所回撓。二年,有旨建五臺山佛寺,皇 太后將臨幸,元禮上疏言其不可行者有五臺,臣不 敢以聞。」大德元年,侍御史萬僧與御史中丞崔彧不 合,詣架閣庫取前章封之入奏,帝大怒。平章政事不 忽朮抗言:「他御史懼不肯言,惟一御史敢言,誠可賞 也。」帝沈思良久,乃罷萬僧,復元禮職。未幾,改國子司 業,以疾卒。子端,仕至禮部尚書。

李天澤

按《廣東通志》:「天澤,從化人,大德閒進士,任新州總管 府通判。性至孝,操履清潔,居官寬而能察威以濟惠。 盜賊聞其名,不敢入新州界。在事六載,掛冠而歸,新 民思焉。」

李孟

按《元史李孟傳》,「孟字道復,潞州上黨人。曾祖執,金末 舉進士。祖昌祚,歸朝,授潞州宣撫使。父唐,歷仕秦、蜀, 因徙居漢中。孟以事至京師,中書右丞楊吉丁薦於 裕宗,得召見東宮。成宗立,首命採訪先朝聖政,以備 紀述。時武宗、仁宗皆未出,閤求名儒輔導,有薦者曰: 『李孟有宰相才,宜令為太子師傅』。」大德元年,武宗撫 軍北方,仁宗留宮中。孟日陳善言正道,多所進益,武 宗聞而嘉之。仁宗侍昭獻皇后,降居懷州,孟常單騎 以從。在懷州四年,誠節如一。成宗崩,安西王阿難答 謀繼大統,成后為之主。左丞相哈剌哈孫密使來告, 孟曰:「宗廟社稷,危疑之秋,殿下當奉太母,急還宮庭。」 仁宗猶豫未決,孟曰:「安西王即位有日,先發者制人, 後發者制於人,不可不早圖之。」仁宗振袖而起,孟及 諸臣皆步從,入自延春門,至殿廊,收首謀及同惡者, 悉送都獄,奉御璽北迎武宗。仁宗監國,使孟參知政 事。事定,乃言於仁宗曰:「執政大臣,當自天子親用。今 鑾輿載道,孟不敢冒當重任。」遂逃去。武宗即位,命搜 訪,得之許昌陘山。召見,特授中書平章政事。仁宗嗣 立,進階光祿大夫,賜爵秦國公。帝親授以印章,命學 士院降制,又圖其像,敕詞臣為之贊,及御書「秋谷」二 字,識以璽而賜之。入見必賜坐,語移時,稱其字而不 名,其見尊禮如此。延祐七年,英宗初立,太師鐵木迭 兒復相,以孟前共政時不附己,讒搆謗毀,盡收前後 封拜制命降授集賢侍講學士,度其必辭,因中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