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7 (1700-1725).djvu/118

此页尚未校对

畢應辰

按《歙縣志》:「應辰,字嵩陽,補郡餼,有雋望,從遊者百輩。 雅善古文詞,邑士大夫多敬禮之。著有《嵩陽集》。」

畢懋康

按《歙縣志》:「懋康,字孟侯,號東郊。弱冠即工古文詞。登 萬曆進士,授中書舍人,廣西道監察御史,巡長蘆,盡 釐鹺弊。巡按陝西,歲旱,發倉廩,全活十二萬餘人。明 年,閱視延綏固原鎮、保寧堡,諸戰皆捷,前後斬獲七 百餘級。既而復巡按山東。山東旱,視救秦饑法加詳, 所賑活饑民二百四十九萬二千七百五十有奇。旋」 以京兆丞轉鄖陽巡撫。會巨璫懷宿怒,編其名「黨人」 中。家居數年,起南京通政,陞兵部右侍郎。後起南京 總督,觸閹人,遂告歸。著《西清集》二十卷,《疏草》二十卷, 《管涔集》五卷。

畢懋襄

按《歙縣志》:「懋襄,字君平,邑人,郡諸生。好學博雅,十入 棘得一榜,遂棄舉子業,山水自娛,晚精岐黃,里中饑 疲,全活甚眾。著有《醫薈》十八卷。」

畢應福

按《衡陽縣志》:「應福,號肖松。萬曆末,一日於道拾金二 十兩,不肯自私,沿途揭帖與原緘,驗者還之,一無所 留,其人感泣而去。」

畢達

按《蒲州志》:「達,號德孚,四川華陽縣人,由舉人崇禎元 年任揚州府同知。」

畢似范

按《石埭縣志》:「似范,字一衡,邑諸生。建陵陽書院,講明 理學,寒暑弗輟。以父鏘廕,歷任戶部山西司員外,釐 剔宿弊。母邵氏病,籲天求代。母卒,哀慟成疾,七日身 殞。崇祀鄉賢。」

畢汝懋

按《石埭縣志》:「汝懋,字惟修,號守一,恭介之孫,授光祿 署正,不就。母陳氏,年百歲,色養惟謹。母歿,慟哭幾絕, 廬墓三載,年七十一卒。」

畢今梁

按《祥符縣志》,今梁西洋人,有異術,兼通曆數。崇禎初 至祥符,薦紳先生多從之遊。上官匾其門曰「西國鴻 儒。」

畢自嚴

按《濟南府志》:「自嚴字景曾,淄川人。萬曆壬辰進士,授 松江府推官,有『畢青天』之號。陞刑部主事,調都水郎 中。九年,陞淮徐參議,再補分守冀寧副使。十三年,舉 卓異,加銜右布政使。泰昌改元,擢太僕卿。踰月,以僉 都御史防海,巡撫天津,陞南京都察院,旋轉南戶部 尚書,移疾歸。崇禎初,起戶部尚書,晉太子太保。致仕。」 卒贈少保,賜祭葬,廕子。著有《石隱園藏槁》。

畢應達

按《湖廣通志》:「應達,衡陽人。母湯感心疾殆甚,達嘗糞 覺味苦,默禱願以身代,因割股煮糜進之,母疾頓起。 里人以聞,旌其門。後達舟過洞庭,風狂幾溺,望檣上 有光如燭,得抵岸免。人以為篤行之報。」

畢拱辰

按《明外史蔡懋德傳》:懋德巡撫山西,賊將犯平陽境, 懋德亟馳河上禦之。崇禎十六年十二月,岢嵐、保德 俱告警,太原洶洶,晉王手書趣懋德還,懋德不得已, 去平陽。越三日,賊即渡河,屬城盡陷,反拒官軍。懋德 乃與布政使趙建極、諸監司畢拱辰等誓以死守,而 部將張雄縋城出降,語其黨曰:「城東南角貯火器火」 藥,我下即焚樓。樓焚,守者悉走。賊乘勢登城,拱辰被 執。賊適得新刀,拱辰睨視之,問「何睨?」曰:「欲得此斫頭 耳!」賊遂取,斬之。拱辰,字星伯,掖縣人。知朝邑、鹽城二 縣,歷淮徐兵備僉事,移冀寧,抗節死。

畢姓部紀事

《唐書曹確傳》:「畢諴與確同為宰相,俱有雅望,世謂曹 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