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0 (1700-1725).djvu/4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東野子禮

按《山東通志》:「子禮六十五代,字仲節。」

東野子寅

按《山東通志》:「子寅,字仲賓,避兵燹,流移不知所終。」

東野子儀

按《山東通志》:「子儀,字仲立,號達泉。年二十六,當天下 兵作,合族西遁,至東昌遇寇相失,自竄彰德。洪武初, 有司以雄才特薦,不欲仕,避隱開州,以明經教訓生 徒。洪武五年,還魯祭掃,睹祖廟祠林墓時皆傾圮,及 故宅恆產盡為他姓所據,遂號泣而還。居開州,因備 修譜牒,圖繪祖像,以傳來世。卒年七十有五。生子𤣱」 甫七歲,門人王政、紀振率同門數十人為治其喪,葬 於戚城。

東野𤣱

按《山東通志》:「𤣱六十六代字廷玉,號澶淵。幼失怙恃, 托居母妹之夫家,後從事於憲臺,有廉吏之稱。及聞 母妹訃,奏請守制,以報曩昔之德,獲上允其請。御史 馬文升知為周公之後,且嘉其義,為題其譜。後任廣 資宰,休致還家卒。」

東野禮

按《曲阜縣志》:「禮,六十七代,弘治二年給衣巾。」

東野興

按《曲阜縣志》,興六十八代。

東野韶

按《曲阜縣志》:「韶六十九代。」

東野義

按《曲阜縣志》義,七十代。

東野武

按《山東通志》:「武七十一代食廩,萬曆十五年承祀。」

東郭姓部彙考

廖用賢《尚友錄》。

東郭姓

東郭氏、姜姓,齊公族,桓公之後。

東郭姓部列傳

東郭垂

按《青州府志》:垂,齊處士。桓公謀伐莒,謀未發而聞于 國,以問管仲,管仲曰:「國必有聖人也。」桓公歎曰:「日者 之役,有執柘杵而上者,殆其人耶?」乃令復役。東郭垂 至,曰:「日者臣望君之在臺上也,臣言勃然充滿,此兵 革之色,君吁而不吟,所言者莒也。」君子曰:聖人之智, 聽于無聲,視于無形。東郭垂有矣,故桓公尊而禮之。

東郭偃

按《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齊棠公之妻,東郭偃之姊也。 東郭偃臣崔武子。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弔焉。見棠姜 而美之,使偃取之。」

東郭書

按《左傳,定公九年》「秋,齊侯伐晉夷儀。東郭書讓登,犁 彌從之,曰:『子讓而左,我讓而右。使登者絕而後下。書 左彌先下。齊侯賞犁彌,犁彌辭曰:『有先登者,臣從之, 晢幘而衣貍製』。公使視東郭書,曰:『乃夫子也,吾貺子』。 公賞。東郭書辭曰:『彼賓旅也』。乃賞犁彌』。」書《東郭偃 之後》。

東郭賈

按《史記齊世家》:「成子將殺大陸子方,田逆請而免之。」 《服虔》曰:「子方子,我黨大夫東郭賈。」

東郭子綦

按:《莊子寓言》篇:「顏成子遊謂東郭子綦曰:『自吾聞子 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從,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 而來,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不知 生,九年而大妙』。」

東郭順子

按《尚友錄》:順子,魏人,修道守真,田子方師事之,而為 魏文侯師。子方侍坐於文侯,文侯曰:「子師誰耶?」子方 曰:「東郭順子也。其為人也真,人貌而天虛,緣而葆真, 清而容物。物無道則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自消。」子 方出,文侯曰:「遠哉,全德之君子!吾聞子方之師,吾形 解而不欲動,口鉗而不欲言。吾所學者,直土梗耳。夫」 魏真為我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