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0 (1700-1725).djvu/82

此页尚未校对

者以傳劍顯,蒯瞶其後也。在秦者名錯,與張儀論伐 蜀。錯孫靳,事武安君白起。靳孫昌,為秦鐵官。昌生漢 市長無澤,無澤生五大夫喜,喜生太史公談,談生中 《書令遷》。

《廖用賢尚友錄》

司馬姓

司馬,河內徵音程伯休父為周司馬,錫以官族,因氏。

司馬姓部列傳一

司馬耕

按《尚友錄》:耕字子牛,宋人,向魋之弟也。牛多言而躁, 問仁于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訒為之難?言之得 無訒乎?」時魋作亂,入于曹以叛宋,宋景公使左師向 巢伐之,巢不能克,魋奔衛,巢奔魯,司馬牛致其邑與 珪焉而適齊。魋出于衛地,求夏后氏之璜與他玉而 奔齊,陳成子使為次卿,司馬牛又致其邑而適吳,自 吳而反,卒于魯郭門之外。阬氏葬諸丘輿。唐贈向伯, 宋加封楚丘侯。政和元年,以封爵犯宣聖諱,改封睢 陽侯。

司馬女齊

按《萬姓統譜》:「女齊,晉大夫。平公十一年,趙武會諸侯 之大夫以討衛,執甯喜,使女齊以先歸。」

司馬侯

按《山西通志》:「侯,晉人。昭公元年,秦鍼適晉,其車千乘。 司馬侯問曰:『于之車盡此乎』?對曰:『此之謂多矣。若少, 吾何以得見汝』?」叔齊以告公,且曰:「秦公子必歸。臣聞 君子能知其過,必有令圖,天所贊也。」時楚使椒舉致 命曰:「楚以歲之不易,願結懽於二三君。」晉侯欲勿許, 司馬侯曰:「不可。楚王方侈,天或者欲逞其心,以厚其 孽而降之罰,未可知也。其使能終,亦未可知也。晉、楚 惟天所相,不可爭,君其許之,而修德以待其歸。」於是 乃許。

司馬叔游

按《盂縣志》:祁勝與鄔臧通室,祁盈將執之,訪於叔游。 叔游曰:「鄭書有之,惡直醜正,實繁有徒,無道立矣。子 懼不免,姑已若何?」盈不聽,果為晉侯所殺。

司馬穰苴

按《史記司馬穰苴傳》:「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晏嬰薦 以為將軍,將兵扞燕晉之師。穰苴曰:『臣素卑賤,願得 君之寵臣,國之所尊,以監軍乃可』。於是景公使莊賈 往,穰苴與莊賈約曰:『旦日日中會於軍門』。」穰苴先馳 至軍,日中而賈不至,夕時莊賈乃至,遂斬賈以徇。三 軍之士皆振慄,士卒次舍,井竈飲食,問疾醫藥,身自 「拊循之。悉取將軍之資糧享士卒,身與士卒平分糧 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後勒兵,病者皆求行,爭奮 出為之赴戰。晉師聞之,為罷去,燕師聞之,度水而解。 於是追擊之,遂取所亡封內故境而引兵歸。」未至國, 釋兵旅,解約束,誓盟而後入邑。景公與諸大夫郊迎, 勞師成禮,然後反歸寢。既見穰苴,尊為大司馬。已而 大夫鮑氏、高、國之屬害之,譖於景公。景公退《穰苴》,苴 發疾而死。

司馬錯

按《萬姓統譜》:「錯,秦將。秦惠王欲伐蜀,張儀以為莫若 先伐韓,後伐蜀,與錯論辨,惠王卒從錯伐蜀,遂滅蜀。」

司馬乂

按《青州府志》:「乂為齊將,孔子高稱之。」

司馬竈

按《青州府志》,「竈為齊大夫。」

司馬庚

按:《史記韓世家》:「司馬庚三反于郢。」

司馬蒯瞶

按《史記太史公自序》:「司馬氏去周適晉,或在趙。在趙 者以論劍顯,蒯瞶其後也。」

司馬喜

按《定州志》:「喜中山臣托趙求為己國相公孫弘發其 奸,卒傾弘而相趙。其請蘭姬事,皆詭詐百出,語見《說 林》。」

司馬靳

按《史記》太史公自序:「錯孫靳事武安君白起與阬趙 長平軍,還而與之俱死杜郵。」

司馬尚

按《趙州志》:「尚趙將趙王遷,七年距秦師,為郭開所廢。」

司馬梗

按《通鑑綱目》:「周赧王五十六年,秦攻趙,拔武安、皮牢, 定太原、上黨。武安君分軍為三,司馬梗北定太原,盡 有上黨地。」

司馬昌

按:《史記太史公自序》:「靳孫昌為秦鐵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