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4 (1700-1725).djvu/2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拓跋篤

按《魏書陽平王傳》:「陽平王熙子他,他子篤,字阿成,太 子右率、北中郎將、光祿卿,出除平北將軍、幽州刺史, 卒諡曰貞。長子浩,字洪達,太尉長史。」

拓跋天琚

按《魏書陽平王傳》:「陽平王熙子比陵,比陵子天琚,襲 高祖時征鹵將軍、青州刺史。從駕南征,拜後將軍,尋 降公為侯,除西中郎將。世祖時征鹵將軍、夏州刺史。 卒贈本將軍、濟州刺史。子延伯襲,卒。」

拓跋平原

按《魏書河南王傳》,「河南王曜子提。提長子平原襲爵, 忠果有知略,顯祖時,蠕蠕犯塞,從駕擊之,平原戰功 居多,拜假節、都督齊兗二州諸軍事、鎮南將軍、齊州 刺史。善於懷撫,邊民歸附者千有餘家。高祖時,妖賊 司馬小君自稱晉後,聚黨三千餘人,屯聚平陵,號年 聖君,攻破郡縣,殺害長吏。平原身自討擊,殺七人,擒」 《小君》送京師,斬之。又有妖人劉舉,自稱「天子」,扇惑百 姓,復討斬之。時歲穀不登,齊民飢饉,平原以私米三 千餘斛為粥,以全民命。北州戍卒一千餘人,還者皆 給路糧,百姓咸稱詠之。州民韓凝之等千餘人詣闕 頌之,高祖覽而嘉歎。及還京師,每歲率諸軍屯于漠 南,以備蠕蠕。遷都督雍、秦、梁、益四州諸軍事、征南大 將軍、開府、雍州刺史,鎮長安。太和十二年薨,贈以本 官,加羽葆鼓吹,諡曰簡王。有五子,長子和為沙門,捨 其子顯,以爵讓其次弟鑒,鑒固辭,詔許鑒身終之後, 令顯襲爵,鑒乃受之。

拓跋霄

按《魏書廣平王傳》:廣平王連無子,以渾繼。渾薨,子飛 龍襲,後賜名霄。身長九尺,腰帶十圍,容貌魁偉,雅有 風則,貞白卓然,好直言正諫,朝臣憚之。高祖特垂欽 重,除宗正卿右光祿大夫。詔曰:「自今奏事,諸臣相稱 可云姓名,惟廣平王一人可直言其封。」遷左光祿大 夫。太和十七年薨。賜朝服一具,衣一襲,絹千匹。高祖 緦衰,臨霄喪,哀慟左右,讌不舉樂。贈衛將軍、定州刺 史,賜帛五百匹,諡安王。子纂襲。

拓跋新成

按《魏書陽平王傳》:「陽平王新成,太安三年封,拜征西 大將軍,後為內都大官,薨,諡曰幽。」

拓跋子推

按《魏書京兆王傳》:「京兆王子推,太安五年封,位侍中、 征南大將軍、長安鎮都大將。子推性沉雅,善於綏接, 秦雍之人,服其威惠。入為中都大官,察獄有稱。顯祖 將禪位於子推,以大臣固諫,乃傳高祖。高祖即位,拜 侍中本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青州刺史。未至道薨。」

拓跋小新成

按《魏書濟陰王傳》:「濟陰王小新成,和平二年封,頗有 武略。庫莫奚侵擾,詔新成率眾討之。新成乃多為毒 酒,賊既漸逼,便棄營而去。賊至,喜而競飲,聊無所備, 遂簡輕騎,因醉縱擊,俘馘甚多。後位外都大官,薨贈 大將軍,諡曰惠公。」

拓跋萬壽

按《魏書樂浪王傳》:「樂浪王萬壽,和平二年封,拜征東 大將軍,鎮和龍。性貪暴,徵還,道憂薨,諡曰厲王。子康 王樂平襲,薨。子長命襲,坐殺人賜死,國除。」

拓跋天賜

按《魏書汝陰王傳》,汝陰王天賜,和平三年封,拜鎮南 大將軍、虎牢鎮都大將,後為內都大官。高祖初,殿中 尚書胡莫寒簡西部敕勒豪富兼丁者為殿中武士, 而大納財貨,簡選不平,眾怒,殺莫寒及高平假鎮將 奚陵。於是諸部敕勒叛。詔天賜與給事中羅雲督諸 軍討之。前鋒敕勒詐降,雲信之。副將元伏曰:「敕勒色 動,恐將有變,今不設備,將為所圖。」雲不從。敕勒輕騎 數千襲殺雲,天賜僅得自全。後除征北大將軍、護匈 奴中郎將,累遷懷朔鎮大將。坐貪殘,恕死,削除官爵。 卒,高祖哭于思政觀。贈本爵,葬從王禮,諡曰靈王。

拓跋洛侯

按《魏書廣平王傳》:「廣平王洛侯和,平二年封。薨,諡曰 殤,無子,後以陽平幽王第五子匡後之。」

拓跋雲

按《魏書任城王傳》:任城王雲,年五歲,恭宗崩,號哭不 絕聲。世祖聞之而呼,抱之泣曰:「汝何知而有成人之 意也。」和平五年封,拜使持節、侍中、征東大將軍、和龍 鎮都大將。顯祖時,拜都督中外諸軍事。中都坐大官, 聽理民訟,甚收時譽。延興中,顯祖集群寮欲禪位于 京兆王子推,王公卿士莫敢先言。雲進曰:「天下是祖 宗之天下,而陛下輒改神器,上乖七廟之靈,下長姦 亂之道,此是禍福所由,願深思慎之。」于是傳位于高 祖。後蠕蠕犯塞,雲為中軍大都督,從顯祖討之。後仇 池氐反,以雲為征西大將軍,討平之。除都督徐兗二 州、緣淮諸軍事、征東大將軍、開府、徐州刺史。復拜侍 中、中都大官。出為冀州刺史,仍本將軍。雲留心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