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5 (1700-1725).djvu/29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

 第三卷目錄

 人事總部總論一

  淮南子繆稱訓 詮言訓 說山訓 說林訓 人間訓

人事典第三卷

人事總部總論一

淮南子

《繆稱訓》

「驕溢之君,無忠臣;口慧之人,無必信。交拱之木,無把 之枝;尋常之溝,無吞舟之魚。根淺則末短,本傷則枝 枯。福生於無為,患生於多慾,害生於勿備,穢生於《弗 耨》。」聖人為善若恐不及,辟禍若恐不免,蒙塵而欲毋 眯,涉水而欲無濡,不可得也。是故知己者不怨人,知 命者不怨天。福由己發,禍由己生。聖人不求譽,不辟 誹,正身直行,眾邪自息。今釋正而追曲,倍是而從眾, 是與俗儷走,而內行無繩,故聖人反己而弗由也。道 之有篇章形埒者,非至者也。嘗之而無味,視之而無 形,不可傳於人。大戟去水,亭歷愈脹,用之不節,乃反 為病。物多類之而非,唯聖人知其微。

《詮言訓》

洞同天地,渾沌為樸。未造而成物,謂之「太一。」同出於 一,所為各異。有鳥有魚、有獸,謂之分物。方以類別,物 以群分,性命不同,皆形於有,隔而不通。分而為萬物, 莫能及宗。故動而謂之生,死而謂之窮,皆為物矣。非 不物而物物者也。物物者,亡乎萬物之中,稽古《太初》。 人生於無,形於有。有形而制於物,能反其所生,若未 有形,謂之真人。真人者,未始分於《太一》者也。聖人不 以名尸,不為謀府,不為事任,不為智主,藏無形,行無 跡,游無朕,不為福先,不為禍始,保於虛無,動於不得 已。欲福者或為禍,欲利者或離害。故無為而寧者,失 其所以寧則危;無事而治者,失其所以治則亂。星列 於天而明,故人指之;義列於德而見,故人視之。人之 所指,動則有章;人之所視,行則有跡。動有章則詞,行 有跡則議。故聖人揜明於不形,藏跡於無為。王子慶 忌死於劍,羿死於桃棓,子路葅於衛,蘇秦死於口。人 莫不貴其所有,而賤其所短,然而皆溺其所貴,而極 其所賤。所貴者有形,所賤者無朕也。故虎豹之強來 射,蝯貁之捷來措。人能貴其所賤,賤其所貴,可與言 至論矣。自信者,不可以誹譽遷也;知足者,不可以勢 利誘也。故通性之情者,不務性之所無以為;通命之 情者,不憂命之所無。柰何通於道者,物莫不足滑其 調。詹何曰:「未嘗聞身治而國亂者也,未嘗聞身亂而 國治者也。」矩不正不可以為方,規不正不可以為員。 身者「事之規矩也,未聞枉己而能正人者也。」原天命, 治心術,理好憎,適情性,則治道通矣。原天命則不惑 禍福,治心術則不妄喜怒,理好憎則不貪無用,適情 性則欲不過節,不惑禍福則動靜循理;不妄喜怒則 賞罰不阿;不貪無用則不以欲害性;欲不過節,則養 性知足。凡此四者,弗求於外,弗假於人,反「己而得矣。」 天下不可以智為也,不可以慧識也,不可以事治也, 不可以仁附也,不可以強勝也,五者皆人才也,德不 盛不能成一焉,德立則五無殆,五見則德無位矣。故 得道則愚者有餘,失道則智者不足。渡水而無游數, 雖強必沉,有游數,雖羸必遂,又況託於舟航之上乎? 為治之本,務在於安民,安「民之本,在於足用;足用之 本,在於勿奪時;《勿奪時之本,在於省事;省事之本,在 於節欲;節欲之本,在於反性;反性之本,在於去載;去 載則虛》,虛則平。」平者,道之素也;虛者,道之舍也。《能有 天下者,必不失其國;能有其國者,必不喪其家;能治 其家者,必不遺其身;能修其身者,必不忘其心;能原 其心者,必》不虧其性;能全其性者,必不惑於道。故廣 成子曰:「慎守而內周閉而外多知為敗。毋視毋聽,抱 神以靜,形將自正。」不得之己,而能知彼者,未之有也。 故《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能成霸王者,必得勝者也;能 勝敵者,必強者也;能強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 者,必得人心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能自「得者, 必柔弱也。強勝不若己者,至於與同則格。柔勝出於 己者,其力不可度,故能以眾不勝成大勝者,惟聖人 能之。善游者,不學刺舟而便用之,勁筋者,不學騎馬 而便居之,輕天下者,身不累於物,故能處之。」太王亶 父處邠,狄人攻之,事之皮幣珠玉而不聽,乃謝耆老 而徙岐周,百姓攜幼扶老而從「之,遂成國焉。」推此意, 四世而有天下,不亦宜乎!無以天下為者,必能治天 下者。霜雪雨露,生殺萬物,天無為焉,猶之貴天也。厭 文搔法,治官理民者,有司也;君無事焉,猶尊君也。辟 地墾草者,后稷也。決河濬江者,禹也。聽獄制中者,皋